天天看點

冬季皮膚“下雪”苦惱萬分?專家幫你解難題!

作者:上觀新聞

冬天氣溫下降,天空還沒來得及下雪,但是脫衣服的時候,皮膚可能已經開始“電閃雷鳴”、“漫天飛雪”。甚至還會出現皮膚瘙癢、紅色的皮疹,抓撓之後,“雪”會下的更大。

洗了熱水澡後,皮膚更癢、更紅了!

這是怎麼回事?且聽中山醫院皮膚科醫生為我們解釋原因。

冬季皮膚“下雪”苦惱萬分?專家幫你解難題!

冬季氣候相對幹燥,空調、暖氣、室内外溫差大,這些都會導緻更多的經皮水分丢失,而且冬季皮膚“出油”“出汗”也會相對較少,沒有油脂的保護、汗液的滋潤,皮膚也會更易幹燥。洗熱水澡時,過熱的水不僅不能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反而帶走了皮膚上本來就缺乏的油脂,讓皮膚缺乏油脂膜的保護,水分越丢越多,讓本就幹燥的冬季皮膚,雪上加霜。

PART 01

冬季皮膚“下雪”苦惱萬分?專家幫你解難題!

其實每個人或輕或重,在秋冬都有這樣的困擾。一般來說,嬰幼兒、兒童、老年人會比青壯年更容易冬季皮膚幹燥;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冬季皮膚幹燥;幹性皮膚會比油性皮膚更容易冬季皮膚幹燥;四肢(尤其小腿)、面頸部會比軀幹部位皮膚更容易皮膚幹燥;瘦子會比胖子更容易皮膚幹燥;素食主義者會比雜食主義者更容易皮膚幹燥;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濕疹、特異性皮炎、銀屑病等皮膚病患者會比健康人群更容易皮膚幹燥;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會比健康人群更容易皮膚幹燥;冬季愛洗燙水澡和不愛塗潤膚乳人士會比“精緻護膚”人士更容易幹燥。

PART 02

冬季皮膚“下雪”苦惱萬分?專家幫你解難題!

冬天完全可以每天洗澡,但是切記水溫不要過高,一般來說以水溫37-40攝氏度,不感到冷為标準。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5-10分鐘。冬季洗澡要選擇溫和的清潔劑,例如帶滋潤效果的沐浴乳,不要用清潔力強的洗劑或者堿性的肥皂;清潔劑也不要每日使用,一般1周使用2-3次即可。如果青壯年朋友覺得前胸、後背皮膚真的很“油”,可以在軀幹部位使用清潔劑,避開四肢、頸部等部分即可。愛搓澡的朋友,要控制住想搓澡的心和手!洗澡也需要和洗臉一樣講究!洗後不緊繃、不發紅、有輕微的油光感,就是洗澡的終極奧義了!

洗澡的終極奧義掌握了,是不是就解決了冬季皮膚下雪、瘙癢問題?當然不是!

PART 03

冬季皮膚“下雪”苦惱萬分?專家幫你解難題!

1.勤用潤膚乳

洗澡後,在身體還有點微微濕潤的時候,就要用潤膚乳給全身皮膚來個“保濕”!潤膚乳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選擇,冬季可選擇偏油一些的潤膚乳,塗完後皮膚帶一點輕微的“油光感”是最佳的,一些幹性皮膚的人群,或者伴有皮膚疾病、内髒疾病的朋友,要選擇凡士林、尿素軟膏等“強效保濕劑”。如果每日用一次保濕乳,皮膚還是幹燥的話,可以用濕毛巾輕柔擦拭皮膚後再多塗幾次保濕乳。把潤膚乳放在浴室最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洗澡後立刻塗!

2.保證濕度

我們要保證室内環境的濕度。可以在空調間、暖氣房内放置幾塊濕毛巾,也可以選擇合适的加濕器。另外,睡覺時盡量不要使用“電熱毯”這個取暖神器!

3.足量飲水

每日足量飲水(飲水2L左右:适用于腎功能正常、排尿正常的普通人群),此外,均衡飲食也很重要!

4.适當運動

皮膚科醫生表示,如果您還能每日适當運動,保證一點“出汗量”,那更是極好了!冬天皮膚下雪,會徹底和我們說再見。

小提醒:如果冬季皮膚下雪反複不愈,出現各種紅色皮疹,保濕護理後無好轉,請及時到醫院就診!皮膚病人群需定期遵醫囑随訪!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請積極到相關科室就診,共同對抗冬季皮膚瘙癢!

如外塗保濕乳之後還是瘙癢,也盡量不要抓、不要撓!可以拿幹毛巾、衣物包裹冰袋,局部冰敷一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癢效果。

本文作者:胡飛飛

稽核:楊骥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

瘙癢專病門診,皮炎濕疹專病門診:

每周二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