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的皿方罍、完整的青瓷對書俑、完整的千秋萬歲俑……随着一件件“文物”出土,漕河泾街道社群黨群服務中心的初心講堂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驚歎聲。作為今年寒假未成年人活動的開場,1月10日,漕河泾街道特地為社群的孩子們帶來了考古體驗箱,希望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發現,激發他們對曆史的求知欲和民族自豪感。
桌上,一個個做舊的木箱還原了真實的文物運輸箱,箱子上的封條提醒孩子們,“文物”珍貴需小心搬運。打開木箱,探方旗、工具鏟、清理刷一應俱全,一塊已經做好探方分區的網格泥塊最是吸睛。戴好手套、口罩,親臨“考古現場”的孩子們躍躍欲試。
跟随老師的指導,孩子們在桌上鋪好桌布,“保護”好自己的“考古現場”。接着用探方旗标記探方序号,用工具鏟一格格分區發掘,逐漸揭開“文物”真容。泥土太硬就用噴瓶噴上一點水,附着在“文物”上的塵土用小刷子輕輕掃下……慢慢地,銅象尊、人面紋方鼎、彩繪陶熏爐、青釉褐綠彩獅座詩文瓷枕、唐嶽州窯架鷹胡人俑的“破土而出”,為孩子們展開神秘商周、浪漫漢晉、詩意唐宋的瑰麗畫卷。
考古是發現,更是守護。主辦方表示,希望孩子們通過見證文化寶藏,能夠了解守護文物,就是守護文明,這是民族的使命也是人類的榮光,也希望他們在見證曆史的過程中,能夠厚植文化自信,增強孩子們的民族榮譽感。
來源:上海徐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