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原标題: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在日本足球界享有盛名,被稱為日本足球之父的川淵三郎日前接受媒體采訪。

對中國的足球的評價是:目光太短淺。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曾經大膽預測

幾十年前中國和日本開啟屬于各自的足球職業聯賽之時,我确實說過中國很有可能會成為亞洲第一個拿到世界杯冠軍的國家,因為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一點就足夠了,川淵三郎說。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再次評價

但經曆了這些年之後我看到中國足球的景象收回我之前所說的話,目前中國足球的格局非常小,而且做的規劃都非常短淺

。但這不影響一些人才的出現,依然有一些年輕極具天賦的孩子展現出了不錯的技巧。但因為體系和訓練的不科學,一旦打起整體比賽看不到很好的配合,同時對于勝負欲望也比較薄弱。

如果他們能有像自己先輩那樣敢于将榮譽和困難都扛在肩上的覺悟,披荊斬棘的前進,那麼中國足球在亞洲肯定會有一席之地。

展開全文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個人建議

足球的推廣必須是從基層開始,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制定科學的架構,讓全國的孩子們都參與進來感受足球的快樂。

然後再以縣、市、省到全國梯隊,從小就培養他們的聯賽概念,在感受足球的氛圍中培養他們的榮譽感。

孩子們從小以集體的形式共同培養榮譽感,更有利于促進團隊協作的能力與配合,而通過短期将幾十名踢得不錯的球員彙集在一起集訓布置戰術,真正到了場上他們就算在技術上領先一些,但不一定能踢過前者,因為他們缺乏集體感。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留洋學習

讓孩子們留洋也許從短期來看是不錯的選擇,中國也一直都在這麼做,據我所知不僅把年輕的人才輸送到歐洲和南美洲鍛煉,甚至還和歐洲聯合建立起了足球學校。

這樣的做法也并非完全行不通,但隻能說治标不治本,因為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這樣嘗試過,但從結果上看隻能短暫的昙花一現罷了。

日本足球之父:“我本以為亞洲第一個能拿世界杯冠軍的會是中國”

體系建議

川淵三郎說,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有三個建議。

普及足球,從最底層就開始推廣,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足球的群體中,從小就開始培養興趣愛好和榮譽感。隻有這樣才能談得上從青少年培養。這注定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但卻是最有效的一條路,中國足球并不缺錢,因為像裡皮、卡馬喬等歐洲大牌教練都來執教過,但實際上都是拿錢做事,改變不了根本。(如果不能夠從模式和體系上改變,再過多久中國足球也是一樣。)

培養優秀的教練體系,這比上面這條建議更加重要,好的教練能夠以最正确的方式帶領小球員們走上正确的軌道,同時也能夠廣撒網的在中國境内發現優秀苗子,中國人口基數如此之大,沒理由找不出23個人,湊不夠23人大名單,那11個正常上場的人應該不是問題。同時這些教練員也要不斷的教育訓練學習積累自己的專業知識,再授課給這些孩子們。

做好自己的職業聯賽,職業聯賽的專業程度,決定培養出來的孩子是否能夠在良好的環境裡通過競技來測試自己的能力,修正自己的不足,同時專業的俱樂部能夠以更專業的方式把孩子們帶上職業化的道路,最終實作從小到大的培養體系,競選進入國家隊為國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