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鄒煦晨 編輯/張廣凱】
主要從事錄影機晶片的安凱微将于1月13日科創闆IPO上會。
相較當初乘行業東風,昂首申請科創闆,如今的安凱微卻預計業績暴跌,其中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更是接近“腰斬”,同比下降48.40%至56.70%。在此背景下,安凱微能否以遠高于同行業均值的市盈率完成拟募資額?
另外,安凱微申報稿中公司還是無實控人,且問詢回複函顯示,胡勝發不存在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意圖。但到了上會稿中,胡勝發卻已成為了安凱微的實控人,似乎有點“打臉”。
業績遭“滑鐵盧”
安凱微在上會稿的自我介紹為,“公司主要從事物聯網智能硬體系統級晶片的研發、設計、終測和銷售,主要産品包括物聯網錄影機晶片和物聯網應用處理器晶片,産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辦公和工業物聯網等領域”。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物聯網智能硬體系統級晶片”看起來頗為高大上,但安凱微所處行業的競争對手較多,既包括海思半導體、安霸、恩智浦等國際領先半導體設計廠商,也包括富瀚微、北京君正、國科微、全志科技等國内知名的晶片設計廠商,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逐漸進入該行業,市場競争逐漸加劇。
一方面,安凱微與國際領先的晶片設計公司相比,在研發實力和産品技術水準等方面具有一定差距。以物聯網錄影機晶片領域為例,安凱微于2021年成功流片的AK39Av100系列搭載0.5 TOPS算力,采用22nm工藝制程。而國際領先半導體廠商安霸股份(AMBA.O)、恩智浦(NXPI.O)分别推出了采用5nm和14nm工藝制程的CV5晶片和i.MX 8M Plus晶片。
另一方面,2021年以來,安凱微競争對手A股上市公司富瀚微和北京君正均已募集資金投入4K、8K分辨率錄影機晶片的研發和産業化項目,預計安凱微募投項目市場競争将愈發激烈。
這裡插一個“小故事”,因安凱微競争對手要求,安凱微原主要經銷商深圳淇諾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在2018年無法再代理安凱微産品。可以看出,安凱微的競争對手甚至還可以影響其經銷商。
業績方面,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安凱微的營業收入分别為2.68億元、2.7億元、5.15億元、2.28億元,其中2021年,安凱微受益于行業景氣度較高,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0.67%。
不過,安凱微部分同行業可比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增速更快。安凱微上會稿中列舉了4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分别是富瀚微、北京君正、國科微、全志科技。這4家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速為126.82%。哪怕除去掉合并報表範圍發生變化的北京君正後,平均增速也有114.44%。其中富瀚微和國科微的增速為181.36%和217.66%。
營業收入對比摘要,資料來源:問詢回複函
另外,安凱微報告期的歸母淨利潤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稅務專業學位行業導師汪蔚青對記者表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指企業通過主營業務取得的稅後利潤,不包括投資收益等非主營業務收益。
某知名注冊會計師對記者表示,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或是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安凱微報告期内歸母淨利潤分别為2324.36萬元、1361.83萬元、5924.38萬元、1087.9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安凱微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615.85萬元、486.95萬元、4699.11萬元、542.86萬元。其中安凱微2022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扣非後“縮水”近一半。
并且,安凱微2022年業績遭遇“滑鐵盧”。安凱微在上會稿中預計,公司2022年歸母淨利潤約為3817.73萬元至4207.85萬元,同比下降28.97%至35.56%;其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為2034.66萬元至2424.78萬元,同比下降48.40%至56.70%,接近“腰斬”。另外,安凱微2022年歸母淨利潤扣非前後差異較大,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較多。
關于2022年的部分經營情況,安凱微在上會稿中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包括,受到晶片行業景氣度下降帶來的競争加劇以及公司銷售産品結構影響,公司當期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當期對某款光罩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扣非前後對比,資料來源:整理繪制
說好的不存在意圖呢
此次科創闆IPO,安凱微拟募投項目的募集資金投資額為10.06億元,發行不超過9800萬股,占發行後總股份的25%。以此計算,安凱微達到該目标的估值為40.24億元。哪怕按安凱微預計的最好成績計算,其扣非前後市盈率也達95.64倍和165.97倍。
而截至2023年1月11日,東方财富顯示,安凱微前文列舉的4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動态市盈率為56.64倍,隻有國科微超過安凱微。另外,扣非後市盈率方面,這4家公司的平均值為60.86倍,最高的也才97.29倍,遠低于安凱微的165.97倍。
在此背景下,安凱微能否以遠高于同行業均值的市盈率完成拟募資額?
市盈率摘要,資料來源:東方财富
另外,安凱微股權方面也存在看點。
安凱微2022年6月申報科創闆IPO。這份申報稿顯示,安凱微不存在控股股東、實控人。公司前三大股東安凱技術、胡勝發及其一緻行動人和 Primrose Capital 分别持有公司20.88%、19.06%和8.51%股份的表決權。公司不存在單一或合并計算持股股東能夠控制公司的情況。
另外,安凱微在深交所第一輪問詢回複函中表示,華登基金、李雪剛、胡勝發不存在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意圖。經訪談安凱技術報告期内曾經第一大股東華登基金的授權代表及目前的第一大股東李雪剛,以及安凱技術、胡勝發、XIANG WAN、XIAOMING LI的确認,自其入股安凱技術以來,華登基金、李雪剛、胡勝發不存在謀求安凱技術控制權的意圖,亦不存在謀求安凱微實控人地位的意圖。
不存在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意圖摘要,資料來源:深交所第一輪問詢回複函
而2023年1月公布的上會稿顯示,2020 年 5 月以來,通過自身持股和與安凱技術、武義凱瑞達、凱安科技和凱馳投資保持一緻行動關系,胡勝發合計控制公司46.50%-39.94%的股份表決權,其中2020年5月至2020年7月為46.50%;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為41.94%;2020年12月至今為39.94%。
原因包括,2022年11月,胡勝發與李雪剛、XIAOMING LI簽署一緻行動協定。通過與李雪剛、XIAOMING LI保持一緻行動,2022年11月至今,胡勝發可以實作對安凱技術的控制。另外,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八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胡勝發可以對安凱技術股東會、董事會的決策施加重大影響,胡勝發與安凱技術存在推定為一緻行動人的情形,安凱技術與胡勝發構成事實一緻行動關系。
實控人摘要,資料來源:上會稿
值得一提的是,安凱微子公司浙江凱宇在報告期記憶體在通過第三方“轉貸”、資金拆借等财務内控不規範情形。浙江凱宇2019年存在轉貸1000萬元;2020年,浙江凱宇存在轉貸10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