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每年都會疊代,甚至一年疊代好幾次。
既然換代,配置和技術方面就必須有所更新,否則消費者都沒有換機的動力。
如果2023年買手機的話,一定要了解一下現在的配置和技術發展到了哪個地步,你才好判斷這部手機值不值得購買。
下面小俱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選購手機能有幫助。
【螢幕】
01
三星屏和國産屏最新材料
螢幕發光材料方面,旗艦機一般都用到了最新的三星E6材料,也有用E4、E5的。
理論上來講,越新綜合體驗越好,但在日常使用上,E4、E5、E6的顯示效果差距并不大。
比如,全域最高亮度方面,E4達到了800nit,E6高達1200nit,但平時使用時,手動調亮度最高一般超不過700nit。也就是說,亮度方面的差異日常使用是感受不到的。
另外,材料隻是硬體基礎,具體顯示效果,還要看廠商調校。跟處理器是一個道理,同一個處理器在不同廠商手裡,會有不同的性能表現。
國産屏這兩年崛起的非常快,開始被用到旗艦機上。
其中,京東方Q9用在了旗艦機vivo X90、X90 Pro;維信諾VM6用在了榮耀70系列上;華星光電C6用在了Redmi K60系列上。另外,京東方、維信諾都為華為Mate50系列供貨螢幕。
02
螢幕保護玻璃哪家強
螢幕保護玻璃方面,主流旗艦使用的是康甯大猩猩Victus,今年新一代Victus2将普及。蘋果使用的是超瓷晶面闆,由康甯獨家定制。華為華為Mate50系列首發了昆侖玻璃,耐摔性是普通玻璃的10倍。從參數上看,比超瓷晶面闆還要強悍。
03
LTPO重要嗎
在旗艦機介紹中,大家常會看到LTPO,它的意思是自适應重新整理率,簡單來講,手機會自動識别螢幕顯示内容,靜态畫面時降低重新整理率,可以低至1Hz;動态畫面時提高重新整理率,主流一般最高120Hz,也有144Hz甚至更高的。
LTPO最大的意義是省電,通過自适應重新整理率來降低功耗,是以在顯示效果上,相比固定頻率的高刷并沒有多大優勢。
04
高頻PWM調光成護眼主流
護眼方面,OLED螢幕流行高頻PWM調光,已經從1440Hz到1920Hz,再到2160Hz,越高防頻閃效果越好。
【性能】
01
新一代性能鐵三角
今年的高端性能“鐵三角”為:骁龍8Gen2處理器/天玑9200,LPDDR5X運存,UFS4.0閃存,三個次元全面更新,綜合性能提升很大。
02
自研晶片
新一代性能“鐵三角”,都是面向公開市場開放的。各大手機廠商為了突出特色,打造差異化,往往會在此基礎上,搭配其他獨立晶片,或者自研晶片。
比如,OPPO的自研NPU晶片——馬裡亞納X;vivo的自研ISP晶片V2;小米自研ISP晶片澎湃C1等。這些主要是提升影像和顯示效果。
主打性能和遊戲體驗的機型,往往會搭載獨立顯示晶片,提高遊戲畫面和幀率表現,使得體驗更流暢。比如,iQOO Neo7系列和榮耀80GT等。
03
存儲方面
一般的存儲組合是8+128GB起步,如果你買手機想多用幾年,建議12+256GB起步。
除了UFS4.0這樣的硬體,還可以關注廠商帶來的新技術。
比如,華為的超空間儲存壓縮技術,通過對重複檔案去重、對不常用應用進行壓縮等方法,可以釋放更多存儲空間,256GB的手機最多可節省20GB。
小米和西部資料聯合研發的FBO煥新存儲技術,可以避免手機長期使用後性能下降問題,模拟4年使用後速度衰減幾乎為0。
【衛星通信】
2022年,華為Mate50系列、蘋果iPhone14系列已經先行推出衛星通信功能。其中,華為是單向衛星通信,支援發射,不支援接收。蘋果則是雙向微信通信。
今年更多的手機将支援雙向衛星通信。
前兩天的CES 2023上,高通正式釋出Snapdragon Satellite(骁龍衛星通信),相關功能會在下一代搭載骁龍8 Gen2的旗艦手機上出現,下半年率先在部分地區上線。高通設想,骁龍衛星通信功能今後還将擴充到手機以外的筆記本、平闆、汽車、IoT等更廣泛的裝置上。
聯發科已經與英國三防手機公司Bullitt宣布合作,将在2023年一季度推出支援雙向衛星通信的手機。而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和 Bullitt已經确認,戴妃Defy系列的下一款新機将是第一款支援 Bullitt衛星資訊服務的智能手機。
此外,2022年7月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曾釋出消息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産手機廠商,聯合完成了國内首顆手機北鬥短封包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晶片研制,實作了大衆智能手機衛星通信能力。
【影像】
01
連續光學變焦
LG最新釋出的連續光學變焦鏡頭元件,可以實作4倍-9倍長焦範圍内的連續光學變焦,無縫過渡。同時,整個攝像頭子產品更加緊湊和靈活,可顯著節省空間并減少攝像頭凸起。LG已經與高通合作,預計今年将用在主流手機上。
現有的大多數手機長焦鏡頭都是定焦鏡頭,在非标定變焦倍數時,并不是純粹的光學成像,而是算法加持下的數字處理。
02
可變光圈
雖然不是首發,但華為Mate50 Pro支援10檔可變光圈,可能讓這一技術重煥生命力。
通過光圈變化,可以控制鏡頭進光量,适應不同的光線環境,同時,影響快門速度和背景虛化效果。
03
光譜技術
OPPO Find X5 Pro行業首發了13通道光譜傳感器,大幅度提升了色彩采樣與分析能力,能夠更加精準感覺環境光與主體的發射與反射色彩。也就是說,色彩顯示更加準确。新近釋出的一加11也用上了13通道光譜傳感器。
vivo X90用上了VCS仿生光譜技術,與傳感器的定制濾光片結合,可以進一步保證傳感器接收到的資訊盡可能靠近人眼。
華為XMAGE影像技術中也重點突出了超光譜影像、超感光傳感器、多光譜傳感器。
04
一英寸傳感器
小米12S Ultra首發了索尼一英寸傳感器IMX989,标志着智能手機CMOS傳感器邁進單反門檻。一英寸傳感器已開始成為高端旗艦标配,目前,vivo X90 Pro、vivo X90 Pro+、小米13 Pro均已搭載。
05
旗艦算法
旗艦手機和普通手機在影像方面的差別,除了硬體之外,還有至關重要的軟體算法。
【續航】
01
5000mAh電池開始常見
主流手機的電池容量已經來到了4500-5500mAh,5000mAh越來越常見。
除了電池容量,還要看DOU續航測試成績,1即代表1天。
目前,續航最長的是小米13,搭載了矽氧負極電池,具有更高的電池密度,4500mAh的容量跑赢了整個安卓陣營,DOU達到1.37天。
02
200W快充
2022年,手機快充正式邁入200W時代。
- iQOO 10 Pro首發了200W快充,10分鐘充滿4700mAh電池;
- Redmi Note 12探索版支援210W快充,9分鐘充滿4300mAh電池。
- realme釋出了240W閃充技術,更是達到了PD3.1協定的功率極限。
更高的快充功率,還是更大的電池?就看你怎麼選了。
以上就是小俱總結的當今手機各次元的高配參考線。通常來講,一部手機不可能同時滿足以上條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适合自己的配置。
最最重要的,購買前建議到線下體驗真機,并且和競品進行體驗對比。
覺得内容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能一鍵三連就更好了。
(圖檔源自所涉品牌官方網站,僅為傳播更多資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