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作者:閑人不自由

紹興十年(1140年),嶽飛的嶽家軍與完顔兀術率領的金兵在郾城相遇。嶽飛派兒子嶽雲率領騎兵打頭陣,嶽雲領着騎兵,奮勇沖殺,在金軍大陣中進出幾十次,殺得金兵屍橫遍野。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完顔兀術随即派出他手中的王牌軍“鐵浮圖”和“拐子馬”。“浮圖”是佛語中“塔”的意思,“鐵浮圖”就是鐵塔。完顔兀術的“鐵浮圖”是重騎兵,士兵們頭戴雙層鐵盔,人和馬都裝着厚厚的盔甲,就像現代戰争中的坦克。每三匹馬連在一起正面沖鋒。“拐子馬”是金軍主力兩側的輕騎兵,他們作戰靈活,常在戰鬥最激烈時突然出擊。宋朝軍隊無數次吃過“鐵浮圖”“拐子馬”的大虧。

嶽飛早有準備,派出訓練有素的步兵配合騎兵對抗金軍的鐵騎。嶽家軍用長杆上綁一把軍斧對付“拐子馬”,士兵用這長斧先砍馬腿,然後砍掉從馬上掉下來的金兵腦袋。對付“鐵浮圖”則用鈎鐮槍和麻劄刀。鈎鐮槍殺人,士兵先用槍上的鈎子鈎下敵人的鐵盔,然後再用彎鐮割掉敵人的腦袋;麻劄刀砍馬,士兵隻管低着頭,用長杆砍刀砍敵人的馬腳。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這一仗,完顔兀術的王牌軍“鐵浮圖”和“拐子馬”被嶽家軍打得七零八落,損失慘重。

不甘心失敗的完顔兀術又率大軍來攻打嶽家軍,結果仍然是失敗。完顔兀術率敗軍倉皇逃竄,金兵不禁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飛這次出師之前,宋高宗曾經給他寫了一封信,說:“前線的戰事,就都交給你了,我不會遙控指揮的。”嶽飛決定趁着大好形勢,乘勝追擊,就親自率主力抵達離汴京隻有20裡的朱仙鎮。此前,嶽飛派到黃河以北去偵察的将士已經把河北、河東的情況一一傳回來,北方人民抗金情緒高漲。于是,嶽飛派人與太行山一帶及河北、河東的忠義民兵約好起事日期,并召集各路将領,發出豪邁的誓言:“我們這一去,将直搗黃龍府,到那裡再和諸君開懷痛飲!”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不料就在這時,宋高宗和秦桧擔心嶽飛勢力太大難以控制,更怕他們迎回徽宗、欽宗,竟然下令嶽飛退兵回朝。他們怕嶽飛不肯回來,就把韓世忠等幾路軍隊全部撤回到淮河以南。于是,宋高宗借口“孤軍不可久留”,接連發出十二道金牌,催促嶽飛退兵。嶽飛接到這樣的指令,涕淚交流,痛心疾首地長歎道:“十年的功勞,就這樣毀掉了!”

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就将嶽飛、韓世忠等大将騙回朝廷,不再讓他們直接帶兵。為了保證議和成功,宋高宗和秦桧就捏造事實,讓人誣告嶽飛及其部将圖謀造反,将他們逮捕入獄。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審訊時,嶽飛撩起衣服,露出背脊上嶽母親手刺下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表明心迹。審理案件的官員肅然起敬。他仔細調查案卷,發現案件有許多疑點,謀反的罪名不能成立,就轉而為嶽飛鳴冤。秦桧大怒,說謀反之罪是皇上定的,不能更改。秦桧又讓其他人審訊,對嶽飛父子嚴刑拷打。在家的韓世忠聽到消息,趕去問秦桧嶽飛到底犯了什麼罪,秦桧含糊其詞地回答道:“其事體‘莫須有’。”意思是“大概有罪”。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怎麼能服天下!”

不久,宋高宗與秦桧以“莫須有”的罪名将嶽飛賜死,一代名将隕落,那一年嶽飛才39歲。

嶽飛盡忠報國為何被殺?罪名“莫須有”是什麼意思?

一名獄卒冒着生命危險,偷偷把嶽飛的遺骨埋葬了。二十年後,宋孝宗為嶽飛平反,才把忠魂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栖霞嶺下。

現在,莊嚴雄偉的嶽廟大殿裡,端坐着全身戎裝的嶽飛塑像,塑像上方懸挂着“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在嶽飛墓前,有生鐵澆鑄的四個跪像,他們是秦桧夫婦,以及張俊‬、萬俟卨‬兩個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