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新外長開啟7天非洲行,延續三十三年外交傳統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埃塞俄比亞、埃及特約特派記者 王傳軍 黃培昭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丁雅栀 牧之】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10日抵達埃塞俄比亞,開啟為期7天的非洲之行。這是中國外長連續33年在年初首訪非洲。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日宣布:為進一步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推進中非友好合作,秦剛外長于1月9日至16日應邀通路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甯、埃及和非盟總部、阿盟總部。專家指出,秦剛外長此次通路的5個非洲國家各有特點,與中方的合作也表現出不同特質。非洲媒體認為,中國新任外長此訪将進一步夯實基于平等互利、長期穩定的中非戰略夥伴關系。秦剛對非洲的通路也進一步證明,不管國際形勢如何演變,中非始終在廣泛領域強化團結與合作的方向不變。專家表示,期待秦剛外長此訪為中非在經貿、醫療衛生、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活力。突尼西亞《早報》稱,在新的一年,非洲與中國的手會握得越來越緊。

五國各有特點

據埃塞俄比亞通訊社10日報道,秦剛于當天早上抵達亞的斯亞貝巴,上午同埃塞總理阿比進行會晤,下午與埃塞副總理兼外長德梅克進行會晤和雙邊會談,并簽署中埃塞兩國外交部政治磋商諒解備忘錄。11日上午,秦剛将前往非盟總部與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會晤并進行中國-非盟戰略對話,随後将出席中國援非盟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竣工儀式。

1991年1月,時任外交部長錢其琛對埃塞俄比亞、烏幹達、肯亞和坦尚尼亞進行正式友好通路。此後,中國曆任外長在年初的通路足迹遍布非洲大陸。汪文斌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秦剛外長此次通路非洲,是其擔任中國外長後首次出訪,也是中國外長33年來堅持每年首訪非洲這一優良傳統的延續,展現了中方對中非傳統友誼以及中非關系發展的高度重視。

汪文斌介紹,訪非期間,秦剛外長将分别同往訪五國上司人和外長、非盟委員會主席會見、會談,就雙邊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中方将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确義利觀,弘揚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與非方一道推進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為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發展注入新動能。通路埃及期間,秦剛外長還将會見阿盟秘書長。中方願與阿拉伯世界一道,全力建構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維護開發中國家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

在非洲版圖上,埃塞俄比亞位于東北部,加蓬位于中部西海岸,安哥拉位于西南部,貝甯位于西部,埃及是北非阿拉伯國家。此訪五國在地域上涵蓋多個方向,在語種上包括阿拉伯語、英語、法語、葡語國家。從國家體量上看,既有大國也有小國,這凸顯中非關系發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也展現中國一貫堅持的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原則。

專家認為,秦剛此次通路的5個非洲國家各有特點,與中方的合作也表現出不同特質。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駐南非分院院長劉钊轶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非盟總部所在地,也是中非産能合作先行先試示範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安哥拉、加蓬和貝甯三國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潛力巨大,然而安哥拉和貝甯卻被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加蓬目前經濟亦呈負增長。這些國家急需擺脫西方資本的掠奪性開發,轉而在未來的中非合作中通過技術更新和結構調整,實作國家發展和經濟互利。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也是阿盟總部所在地,在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和非洲範圍内都有其獨特和重要的地位。中埃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中埃關系是中阿、中非關系的一面旗幟。

朋友越交越深

非洲媒體高度關注秦剛此次通路。埃塞通訊社評論稱,中國新任外長此訪将進一步夯實基于平等互利、長期穩定的中非戰略夥伴關系。秦剛對非洲的通路也進一步證明,不管國際形勢如何演變,全球挑戰持續上升和外部幹擾不斷發生,中非始終在廣泛領域強化團結與合作的方向不變。訪非首站選擇埃塞也表明埃塞對中國與非洲接觸的重要性。埃塞Fana廣播電台重點提及秦剛将出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竣工儀式。報道稱,該項目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将成為非洲大陸首個擁有現代化辦公和實驗條件、設施完善的疾控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疾控中心之一。項目建成後,将進一步提升非洲疾病預防、監測能力和疫情應急反應速度,增強非洲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能力。

埃及《消息報》稱,非洲之行是秦剛履新後的外交“首秀”,也是中國自1991年以來外長新年出訪選擇非洲傳統的延續,凸顯中國對非洲的重視,是以格外受到關注。突尼西亞《早報》稱,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中國新外長新年的外交新舉動,彰顯非中雙方關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意義,在新的一年,非洲與中國的手會握得越來越緊,非洲會更多地擁抱中國。

也有媒體從“中美競争”的角度解讀中國外長非洲行。美聯社9日報道稱,中國成為非洲大陸的主要貿易夥伴,以及基礎設施和礦業項目的投資者之際,美國正在與中國争奪在非洲的影響力。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羅迪倫(音)的話稱,秦剛将為中非關系帶來“新動力”,預計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将繼續超越美國。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方對非政策一貫都是口惠而實不至,以美國為例,與中國體制不同,美國要給非洲投資隻有兩條路徑,要麼号召、動員私營企業投資,要麼向國會申請,如果這兩條路都出現了障礙,那麼白宮許諾的資金援助就變成了“放空炮”。

期待中非合作新篇章

2023年是中非關系發展曆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是中國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确義利觀提出十周年。2013年3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坦尚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的演講,用“真”“實”“親”“誠”4個字全面闡述了新時期中非共謀和平、同促發展的政策主張,并指出,中方發展對非關系的力度不會削弱,隻會加強。2015年,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内斯堡峰會上,雙方同意将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18年,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雙方一緻決定建構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邁入新時代。2022年,中方提出“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率先支援非洲聯盟加入二十國集團,受到非方歡迎。

在真實親誠政策理念的指引下,中非合作不斷深化拓展、提質更新。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為非洲新增和更新鐵路超過1萬公裡;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國向非洲27國提供1.89億劑新冠疫苗;商務部資料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科特迪瓦阿比讓港第二集裝箱碼頭的開港,馬裡古伊那水電站的建成,奈及利亞拉各斯輕軌藍線項目一期工程的竣工……剛剛過去的2022年年末,中非合作頻傳捷報。

秦剛外長此訪如何具體推動中非合作譜寫新篇章值得期待。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今年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正進入新階段,中國在對非經貿合作、産業産能合作、數字經濟、“一帶一路”領域有一系列重大的項目要落實;中非還将為醫療衛生、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活力。此外,俄烏沖突、歐美“逆全球化”給非洲造成很多困擾,比如糧食危機、通貨膨脹,導緻不少非洲國家外債急劇增加,财政狀況惡化。這些問題是非洲國家特别關心的,也是今年中非合作發力的方向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