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作者:3DM遊戲網
倒鈎一時爽,一直倒鈎一直爽。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和朋友一起玩《狼人殺》的經曆。

在結束一天的課程後,我們會縮到各自的床上保持安全距離,戴上有線或無線的耳機,做好主演《貓鼠遊戲》的準備進入遊戲。距離保證着每個人的手機都不會被窺屏,耳機讓我們在聽不見周圍聲音的基礎下和遊戲内的隊友進行溝通。

每次對局結束身份揭曉後,總有一場赢家輸家全員參與的馬後炮讨論。

氛圍永遠很熱烈,但内容無外乎雞同鴨講,對話基本都是“你們怎麼不把XX歸出去啊,這麼明顯”“我從第N天就看出來你是XXX了”。

說實話,開心确實挺開心,這幾乎是唯一一個随便騙朋友,還不會影響感情的機會。但累也是真累,無論哪方陣營都得互相燒腦算計,接連玩上幾盤高品質的局,大腦多少會有點紅溫過載。

《鵝鴨殺》的爆火,将這段平時不會想起的記憶再次帶回了我的眼前。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雖然年末就已經開始有了征兆,不少人都覺得這款遊戲會火,但誰也沒想到,這款由主播們帶火的遊戲,會火爆到如今的程度。

1月2日,《鵝鴨殺》因為同時線上玩家數量過多,導緻遊戲伺服器崩潰,并是以沖上微網誌熱搜。來自國外的制作團隊Gaggle Studios向玩家們緊急道歉,表示他們根本沒準備好迎接25萬同時線上的玩家數,正在同步擴容伺服器。

但制作團隊擴容伺服器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暴漲的玩家數量。僅僅在一天之後,同樣的崩潰再次出現。

從1月2日開始,1月3日、1月4日、1月5日到1月6日,《鵝鴨殺》幾乎每天都因為伺服器崩潰登上熱搜。而1月2日在制作團隊口中才25萬的同時線上玩家數,到了1月6日,就已經漲到了56.3萬,并且數字顯然還會随熱度持續攀升。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毫無疑問,中國玩家占了《鵝鴨殺》玩家群體的大多數。

那些領域不同,但同樣具有影響力的遊戲圈KOL們,是這場“狂騙”的“罪魁禍首”。

LOL圈有老牌職業選手PDD和“馬老師”蕪湖大司馬;APEX圈的大量主播也都放着“本職工作”不幹,跑去《鵝鴨殺》搞起了副業;《王者榮耀》的KPL職業選手因為開黑《鵝鴨殺》上了熱搜“鵝鴨殺組成kpl團建”;從PUBG短視訊起家,如今坐擁抖音四千萬粉絲的“一條小團團”,也成了《鵝鴨殺》的“自來水”,和“馬老師”在遊戲中展開“激情”互動。

當《鵝鴨殺》出現在諸多不同領域主播的螢幕上,觀看主播的粉絲們自然會躍躍欲試。

一部分人想盡可能地“狙擊”主播,擁有“上電視”的機會,而另一部分人則因為單純想“玩”,叫上幾個朋友進入遊戲,兩者直接組成了數十萬線上玩家的分母。

顯然,LOL玩家、APEX玩家、PUBG玩家和《王者榮耀》的玩家們加起來,會是個無比可怕的數字。

雖然隻限于主播的粉絲群體,但除開粉絲群體本身基數已經夠大這個原因以外,社交遊戲天生具備的高傳播度,也會不斷增加“嘗鮮”玩家們的數量。

主播們紛紛加入《鵝鴨殺》的原因無他——直播效果實在是太好了。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關于《鵝鴨殺》到底怎麼玩,我們這裡不再贅述,你把它了解成一款新的“太空狼人殺”也行。我們這裡直接聊聊“新秀”《鵝鴨殺》,和國内“殺人遊戲”最火範例《狼人殺》的異同。

二者最大的差别,正是《鵝鴨殺》直播效果爆棚的原因——

近距離自由麥。

在不是元祖,但在國内影響力遠勝元祖的《狼人殺》裡,玩家發言的順序被定死,發言機會也并不多。

《狼人殺》有着簡潔純粹的行動流程,每個角色的行動輪次都有着嚴格的規則,而發言同樣有前後置位的硬性順序規定,曾經爆火的“太空狼人殺”《我們之中》就基本延續着類似的規則。

但如今爆火的《鵝鴨殺》并不是這樣。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雖然在具體的小遊戲玩法、玩家視野和行動流程上,《鵝鴨殺》和曾經的《我們之中》幾乎沒有差別,但《鵝鴨殺》有着《狼人殺》和《我們之中》都沒有的近距離自由麥,這保證了不同陣營,也即是殺手和被殺者幾乎全程的語音溝通,極大增加了局内互動的可能性。

想象一下,在《狼人殺》裡,大部分被殺者都無法和殺人者互動,無法體驗到“被殺”的過程,甚至連被誰殺了可能都不知道。

同樣,在《我們之中》裡,玩家雖然可以知道自己是被誰殺了,但依然無法和殺人者進行溝通上的互動。

《鵝鴨殺》改變了這種過程。

雖然好人陣營還是需要做各種小遊戲任務,在地圖上和敵對陣營偶遇,雖然壞人陣營還是得破壞好人陣營的任務,但《鵝鴨殺》擁有近距離自由麥,這就增加了各種殺人者和被殺者,在“殺”行為發生前的互動,也就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直播效果。

比如以“大司馬”假裝好人陣營,嘴上一邊“怎麼說,你不要靠近我,你是不是想刀我,怎麼說,你不要靠近我,你是不是想刀我”擷取信任,近身之後瞬間出刀,并且依次炮制連殺數人為開頭的直播切片,就因為“直播效果拉滿”在B站收獲了近三百五十萬的播放量。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鵝鴨殺》的創作團隊深谙“自由語音”設計的獨特性,并且為了強化語音互動和多樣化玩法,還專門設計了有趣的中立角色鹈鹕——鹈鹕可以吞食(關禁閉)任何角色。而在被吞食後,這些角色原先的近距離自由麥則改為“小隊語音”,隻能和同樣被吞掉的角色以及鹈鹕語音互動。

而創作團隊有意做出差異化的語音互動玩法,則直接成了主播們最喜歡的部分——大量且直覺的語音互動機會,這是直播效果的由來。

顯然,這波熱度還會繼續攀升。《我們之中》曾經高達過兩百萬同時線上玩家,而《鵝鴨殺》目前最高的五十六萬,顯然還隻是個開端。

但問題也已經出現。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幾天前的《鵝鴨殺》Steam評論區還是“以一己之力毀滅CN APEX”的玩梗,而現在,已經出現了不少玩家之間互相攻擊的文字。

“寫給小公主們”“至所有的沸鴨鴨和美鴨鴨”“能不能别讓村長繼續制訂村規了”。

這幾乎是“殺人遊戲”類社交遊戲的通病。

随着大量“嘗鮮”玩家的不斷湧入,國内的“殺人遊戲”類社交遊戲基本都會出現這樣的沖突——“社交”和“遊戲”雖然出現在一個詞,但兩者間的差别幾乎将玩家們分成了兩批。

高情商的說法是,主要目的為“社交”的玩家,會在不怎麼在乎規則的基礎上,更在意和熟悉玩家之間的互動。

低情商的說法比較難聽,在這裡就不說了。

總之,每當這種情況發生,主要目的是“遊戲”的玩家,會成為對方玩家“遊戲”的一部分。程度輕一些還算按照規則玩遊戲的,會進行“仇殺”“貼臉”“代入上局”等“操作”,而程度離譜一些的,則甚至會進行“窺屏”“死者蘇生”等規則外的“操作”。

一位有過類似體驗的玩家,發出過很貼切的評論“我在玩遊戲,他們在玩我”。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最終,這種行為會極大降低認真遊戲玩家們的體驗,導緻那些沒有穩定隊伍的玩家逐漸退坑。而後漸漸地,“遊戲”的部分被極大程度淡化,“社交”反而成為最主要的元素。

“村規”同樣是類似的事物。

在官方提供的自定義規則之外,玩家們會根據某種玄之又玄的“經驗”,在《鵝鴨殺》中加入類似《狼人殺》等其他遊戲的規則。但這種規則,顯然未必适用于以語音系統為主,有過專門差異化設計的《鵝鴨殺》。

但如果不遵從“村規”,玩家就得被“放逐”。

雖然才火了沒多久,還處在玩家數量暴漲的“火箭式持續上升期”,但《鵝鴨殺》的遊戲環境已經逐漸出現了這些各式各樣的問題,就連“賣挂哥”都已經出現。

這其實都是《狼人殺》走過的老路。

早年間,随着線上遊戲《狼人殺》的爆火,再加上後續發力的,由各大直播平台主播以及高水準玩家對局的《Lying Man》或《Panda Kill》等視訊節目,确實給過玩家們不少精彩的回憶。諸如JY、火樹、李斯、李錦等玩家的高品質名場面,回想起來甚至仍然曆曆在目。

當時的《狼人殺》,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國内當之無愧的“社交遊戲之王”。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但最後,随着大量将遊戲規則視若無物的“社交型玩家”湧入,即使各大廠商接連入局,試圖加入新内容推出過多種版本,“狼人殺”也隻能逐漸喪失熱度,回歸到線下桌遊的“小衆範圍”。

當然,線上進行的“殺人遊戲”類社交遊戲自《狼人殺》後,從未小衆過。

随着各種強化“互動性”的作品,諸如“太空狼人殺”“雪地狼人殺”和“海上狼人殺”等遊戲,伴随着潮漲又潮落的熱度,喜歡類似遊戲的玩家們,永遠可以和自己熟悉的好友,來一場互相主演的《貓鼠遊戲》。

不過,“熟悉的好友”還要足夠數量,已經是個挺高的“軟體”配置。

最高56萬玩家線上,伺服器穩定崩潰的《鵝鴨殺》還能活多久

留給創作團隊的問題同樣艱巨。

對還在繼續擴容伺服器的他們,這款免費開玩的《鵝鴨殺》要如何利用熱度創收,如何持續推出足夠有趣的新地圖和角色,甚至是最重要的如何對抗“外挂”,都可能是還在計劃清單上,但還沒有“進行中”的問題。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如何保證比對玩家們的遊戲體驗。

而那,就是留給遊戲創作者們的“狼人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