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fdef有大用處

#ifdef的用法

靈活使用#ifdef訓示符,我們可以區隔一些與特定頭檔案、程式庫和其他檔案版本有關的代碼。

代碼舉例:建立define.cpp檔案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ifdef DEBUG

cout<< "Beginning execution of main()";

#endif

return 0;

}

運作結果為: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改寫代碼如下:

#include "iostream.h"

#define DEBUG

int main()

{

#ifdef DEBUG

cout<< "Beginning execution of main()";

#endif

return 0;

}

運作結果為:Beginning execution of main()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更一般的情況是,#define語句是包含在一個特定的頭檔案中。

比如,建立頭檔案head.h,在檔案中加入代碼:

#ifndef DEBUG

#define DEBUG

#endif

而在define.cpp源檔案中,代碼修改如下: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head.h"

int main(){

#ifdef DEBUG

cout<< "Beginning execution of main()";

#endif

return 0;

}

運作結果如下:Beginning execution of main()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結論:通過使用#ifdef訓示符,我們可以區隔一些與特定頭檔案、程式庫和其他檔案版本有關的代碼。

#ifdef等宏

這幾個宏是為了進行條件編譯。一般情況下,源程式中所有的行都參加編譯。但是有時希望對其中一部分内容隻在滿足一定條件才進行編譯,也就是對一部分内容指定編譯的條件,這就是"條件編譯"。有時,希望當滿足某條件時對一組語句進行編譯,而當條件不滿足時則編譯另一組語句。

條件編譯指令最常見的形式為:

#ifdef 辨別符

程式段1

#else

程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當辨別符已經被定義過(一般是用#define指令定義),則對程式段1進行編譯,否則編譯程式段2。其中#else部分也可以沒有,即:

#ifdef

程式段1

#denif

這裡的"程式段"可以是語句組,也可以是指令行。這種條件編譯可以提高C源程式的通用性。如果一個C源程式在不同計算機系統上系統上運作,而不同的計算機又有一定的差異。例如,我們有一個資料類型,在Windows平台中,應該使用long類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應該使用float表示,這樣往往需要對源程式作必要的修改,這就降低了程式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條件編譯: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編譯程式,則可以在程式的開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這樣則編譯下面的指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如果在這組條件編譯指令之前曾出現以下指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則預編譯後程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這樣,源程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于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系統。當然以上介紹的隻是一種簡單的情況,可以根據此思路設計出其它的條件編譯。

例如,在調試程式時,常常希望輸出一些所需的資訊,而在調試完成後不再輸出這些資訊。可以在源程式中插入以下的條件編譯段:

#ifdef DEBUG

print ("device_open(%p)\n", file);

#endif

如果在它的前面有以下指令行:

#define DEBUG

則在程式運作時輸出file指針的值,以便調試分析。調試完成後隻需将這個define指令行删除即可。有人可能覺得不用條件編譯也可達此目的,即在調試時加一批printf語句,調試後一一将printf語句删除去。的确,這是可以的。但是,當調試時加的printf語句比較多時,修改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用條件編譯,則不必一一删改printf語句,隻需删除前面的一條"#define DEBUG"指令即可,這時所有的用DEBUG作辨別符的條件編譯段都使其中的printf語句不起作用,即起統一控制的作用,如同一個"開關"一樣。

有時也采用下面的形式:

#ifndef 辨別符

程式段1

#else

程式段2

#endif

隻是第一行與第一種形式不同:将"ifdef"改為"ifndef"。它的作用是:若辨別符未被定義則編譯程式段1,否則編譯程式段2。這種形式與第一種形式的作用相反。 以上兩種形式用法差不多,根據需要任選一種,視友善而定。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if後面的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辨別符:

#if 表達式

程式段1

#else

程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當指定的表達式值為真(非零)時就編譯程式段1,否則編譯程式段2。可以事先給定一定條件,使程式在不同的條件下執行不同的功能。 例如:輸入一行字母字元,根據需要設定條件編譯,使之能将字母全改為大寫輸出,或全改為小寫字母輸出。

#define LETTER 1

main()

{

char str[20]="C Language",c;

int i=0;

while((c=str[i])!='\0')

{

i++;

#if LETTER

if(c>='a'&&c<='z') c=c-32;

#else

if(c>='A'&&c<='Z') c=c+32;

#endif

printf("%c",c);

}

}

運作結果為:C LANGUAGE

現在先定義LETTER為1,這樣在預處理條件編譯指令時,由于LETTER為真(非零),則對第一個if語句進行編譯,運作時使小寫字母變大寫。如果将程式第一行改為:

#define LETTER 0

則在預處理時,對第二個if語句進行編譯處理,使大寫字母變成小寫字母(大寫字母與相應的小寫字母的ASCII代碼差32)。此時運作情況為:

c language

有人會問:不用條件編譯指令而直接用if語句也能達到要求,用條件編譯指令有什麼好處呢?的确,此問題完全可以不用條件編譯處理,但那樣做目标程式長(因為所有語句都編譯),而采用條件編譯,可以減少被編譯的語句,進而減少目标的長度。當條件編譯段比較多時,目标程式長度可以大大減少。

防止重複引用

如果一個檔案被别的很多檔案從此引用,此時如果在别的檔案頭都加上#include<該檔案>,編譯就會出錯,提示某人函數被多次編譯等...,利用#ifndef就可以防止該類事件,在每一個調用該檔案的檔案頭加上如下 定義就可以防止該錯誤:

#ifndef _xx_H_

#define _xx_H

#include<該檔案>

#endif

源文檔 <http://blog.163.com/w_pfwl/blog/static/71965455200841282426750/>

如果想編寫一個既可用 TC 編譯又可用 VC 編譯的程式,但不同的編譯器生成的可執行檔案的功能不同時, #ifdef 就有用了.

下面這個程式,如果用 VC 編譯,隻會顯示一句話; 但若用 TC 編譯,既顯示一句話,又把背景顔色改為藍色。

這樣做的原因是 VC 沒有 textbackground() 這個函數, 為了不改變源程式而适應不同的編譯器, 這種條件編譯(conditional compilation)的方法比較有用.

另外,有些 Windows API 對作業系統的版本有要求,這時條件編譯又可派上用場了.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fdef WIN32 /*使用 Visual C++ 6.0 作為編譯器時, "WIN32 " 自動被VC定義,*/

#define VC /*進而定義了 "VC "*/

#endif

int main(void)

{

#ifdef VC /*如果 VC 被定義, 執行下面的代碼*/

printf( "This program was compiled by VC 6.0\n ");

#else /*否則(即 VC 未被定義), 執行下面的代碼*/

/*使用 Turbo C 作為編譯器時執行*/

textbackground(BLUE); /*背景顔色改為藍色*/

clrscr();

printf( "This program was not compiled by VC 6.0\n ");

#endif /*#ifdef VC*/

/*不論用何編譯器, 以下代碼都會被編譯*/

printf( "Hello, world ");

getch();

return 0;

}

源文檔 <http://topic.csdn.net/t/20030206/11/1406539.html>

總結:

條件編譯可以用在很多有用的場合,比如剛剛說的跨平台,跨編譯環境的差異,已經debug和release的差異,還有重複包含的預防.用好這個指令,會減少許多工作,不僅如此,用這個指令在不同環境下的調試也非常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