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技術人員該如何走出職業迷茫

年輕的技術開發者就職一兩年後,往往會面臨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困境: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升遷機會似乎不大,未來顯得十分渺茫……這該如何應對?來自酷寶資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項目總監餘波将為大家指點迷津。

  您是怎麼看待技術人員普遍面臨的職業迷茫問題?

  在我的印象當中,工作兩三年的技術人員,是最容易遭遇職業迷茫的。這個時候的技術人員,在專業上有了一些基礎,在業務上也有了一定的經驗,處理日常工作對他來講是小菜一碟,是以日子過得比較舒服。然而一個人最舒服的時候往往也是其成長最慢的時候,對于一個有上進心的技術人員來講,他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舒服了,而是沮喪。這可能是技術人員在職業發展上遭遇的第一個瓶頸,這個時候人很浮躁,對工作失去熱情,接着是産生跳槽之心。槽是跳了,沒想到半年之後又出現同樣的狀況。我不反對跳槽,但反對盲目的跳槽,如果問題在自己身上,換公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跳槽應該在職業規劃的指導下進行。

  為什麼職業規劃很重要?

  因為對于一艘沒有方向的船來說,任何一個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同樣,對于一個職業上沒有方向的人來說,他就成了無頭蒼蠅了,而職業規劃有助于這個問題的解決。一個人有明确的職業規劃,就會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夠專注于如何在現有平台上發展自己,也不再會因為職場上的一些爛事暴跳如雷了,因為那樣實在是浪費感情,還不如抓緊時間多獲得些成長,這相當于獲得了一種天然的免疫能力,這應該就傳說中的鈍感力。

  技術人員該如何選擇合适的發展方向?

  對于技術人員來說,典型的發展方向有兩個:技術路線和管理路線。前者是從工程師到科學家,是在專業上發展,後者是從工程師到CTO,是在管理上發展。具體的發展線路,各個企業大同小異。不管是技術線還是管理線,共同的要求是先把自己變成一位優秀的工程師,為什麼呢?做好工程師的過程,是尋找合适參照系的過程——我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了解目标崗位,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自己,慢慢體會到自己的優劣和愛好,然後再去做規劃,就比較切合實際了。其次,如果工程師這樣的角色都做不好,那即使你想“往上爬”,恐怕也拿不到資源。那我們如何選擇呢?最直接的建議是,對“人”的興趣多一點的,喜歡與人打交道,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較高敏感度的,可以優先選擇管理路線,反之可以選擇技術路線發展。注意,不管是什麼崗位,都沒有辦法避免和人打交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喜歡不喜歡,都應該積極地去拓展自己的人際能力。

  技術人員面臨迷惘時,哪些途徑更有利于自己擺脫困境?

  首先,最有可能幫上忙的應該是直接上司。直接上司是最了解你情況的人,他對你的職業發展會有比較全面的認知,通常能夠給出最切合實際的建議。當然,這裡有一個心理障礙要克服,就是害怕面對上司,覺得說出迷茫會影響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之類。我的看法是,幫助下屬成長是每一個上司應盡的責任,如果一個上司,因為你說出自己的迷茫,而對你“另眼相看”,那這樣的上司是不合格的,你可以考慮申請内部輪崗,或者直接跳槽。

  其次,是找資深同行請教。這個人,最好要比自己早工作三五年(如果隻是早一兩年,他自己可能都還鬧不清楚),因為沒有利益上的相關性,可能溝通時會更通達一些。

  最後,凡事靠自己。處于職業迷茫是痛苦的,消除迷茫可能更加痛苦,這種更加強烈的痛苦是必須自己去承受的,這需要勇氣和決心。我見過很多人都是說說而已,我明明給他講了好幾個具體的做法,他仍就是不作為。這種人是缺少自律的,是不願意為自己的成長承擔責任的,那麼神仙也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