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故事簡介:長平之戰,趙國一敗塗地,軍隊主力幾乎被全殲,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還是長平之戰之後,第二年秦國想要借趙國元氣大傷之際,趁機撈一把。

​結果被趙國聯合魏楚兩國一頓爆捶,秦國隻能退回了函谷關休養生息了二十多年。

​趙國接連大戰,燕國也想來渾水摸魚,覺得自己能吃雞了,結果被趙國一槍爆了頭。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公元前260年,戰國末期的兩大頂級強國秦趙爆發了激烈的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軍隊全軍覆沒。

​公元前259年,秦國大軍壓境,一舉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長平之戰和邯鄲之圍沒有發生之前,趙國絕對是關東第一大國,任何意義上的。

​不過自從這兩次戰役之後,趙國可就真的不能再誇下海口了。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也是是以,最北方長期和平的燕國覺得自己又行了。

​公元前255年,燕國迎來了他們最有“爛漫主義”色彩的國王——燕王喜。

PS:就是那個害怕秦國攻打自己,親自把自己的兒子燕太子丹殺掉的那個燕王。​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這個人雖然沒什麼特殊的才能,也沒什麼過人的謀略,但他有一點和秦始皇很像:雙方都有宏偉的目标和遠大的志向。

不同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帝國。

而燕王喜則是什麼功業也沒建立,還把自己的兒子殺了。

公元前251年,趙王過生日,燕王喜派出丞相栗服給趙王賀壽。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但當時的形勢很微妙。

原先的三晉(南韓、趙國、魏國)和楚國是連在一起的兄弟,這四家人都視秦國為首要敵人。

而燕國本來是秦國的依附國,雙方關系不清不楚。

但因為當時秦國元氣大傷,隻敢龜縮在函谷關裡不出來,是以燕國隻能另尋他路。

為了示好,燕王喜特意派丞相攜帶百金的重禮,向趙王賀壽。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這一趟,燕王本來是想要求和的,畢竟自己的大哥都被打爆了;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打探一下趙國的虛實。

趙國強大,咱就獻上重禮,拍個馬屁;趙國弱小,燕國絕對趁機撈上一把,還能給大哥秦國出出氣。

為什麼派栗服去呢?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因為此人也不簡單,他在燕孝成王時期就非常出名,尤其擅長處理諜報資訊。

​他曾經按照蛛絲馬迹提取出了胡地的N多主要資訊,為燕國在北部開辟了數千裡的土地。

因為他的努力,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等地都成了燕國的控制區域。

​但是嘗到甜頭的燕國不懂得見好就收,還想在南方繼續開拓“萬裡之波濤”,于是久經沙場且剛剛元氣大傷的趙國就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這個時候,長平之戰才結束九年,邯鄲之圍結束更是隻有短短的六年,趙國的丁壯勞動力極度缺乏。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趙王壯士皆死長平,其孤未長成,可伐也。”

按照正常理論,這個時候的趙國确實戰鬥力下降極大,燕國這個時候攻打趙國雖然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但确實方案可行。

PS:因為當時的趙國幾乎清一色“童子軍”,城牆之上也是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

雖然名将樂毅的後人悅間極力反對,但是燕王喜還是聽從了栗服的意見。

于是燕國的六十萬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栗服率領,攻打鎬地;另一路由卿秦率領,攻打代地。

趙王也派出了名将廉頗和樂乘迎擊。

本來燕軍是占據優勢的,因為他們人多而且都是壯年士兵,可沒想到,戰争一打起來,卻讓人有些大跌眼鏡。

趙國“童子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将燕國來勢洶洶的六十萬大軍打了個大敗。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沒辦法,燕王喜隻能忍痛割讓了五座城池,才勉強平息了趙國的怒火。

為什麼元氣大傷的趙國仍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燕國“一槍爆頭”呢?

1.趙國軍民同仇敵忾、一緻對外。

雖然趙國在長平之戰被打的很慘,但是邯鄲之圍的時候,他們卻表現出了保家衛國的驚人團結力量。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正是因為他們的同仇敵忾,是以才能戰勝強大的秦軍,保護了自己的家園。

而反觀燕國這邊,他們本就“齊人不齊心”,在攻打趙國的意見上,朝堂上都不能統一,更何況部隊裡了。

2.趙國尚武,後生可畏。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趙國就形成了“尚武”的風氣。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正是因為這項改革,使得趙國軍隊的戰鬥力空前加強,不僅打服了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還一舉征服了中山國。​

​在這種傳統風氣之下,哪怕是趙國的“童子軍”,他們的戰鬥力都不能小觑。

​再反觀燕國,他們長期偏安一隅,國内安逸和平慣了,軍隊幾乎都是長期缺乏訓練和戰争的“驕兵”,士兵素質低下,失敗也就成了必然的情況。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3.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經過長平之戰的潰敗和邯鄲之圍的痛苦,趙王終于明白了廉頗的重要性。

是以趙王不斷提高廉頗的政治地位,還将他封為“平信君”,使得廉頗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而栗服雖然也有才能,但他的才華主要展現在情報方面,帶兵打仗能力和廉頗相比就差遠了。

還有卿秦,這個燕國将領更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因為他的錯誤指揮,燕軍在戰鬥中往往會死傷更多的軍人。

而趙軍在廉頗和樂乘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不僅擊退了燕國的侵略部隊,還大舉反攻,奪取了許多燕國土地。

4.天時不如地利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三家分晉之後,趙國獲得的土地其實并不肥沃,反而是以崇山峻嶺為主。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在不熟悉地形強行入侵,結果隻能是自取其辱。

燕軍本就是勞師遠征,又不熟悉趙國的地形,最終隻能“全力打在棉花上”,有苦說不出。

5.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雖然經過一系列戰争之後,趙國的國力到了極度衰弱時期,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的綜合國力仍然不是位于戰國七雄之末的燕國所能比的。

​趙國雖然被秦國打的很慘,但他仍然是一隻受傷的猛虎,怎麼會被燕國這隻安逸了數百年的綿羊擊敗呢?

​綜上所述,燕國打趙國隻是一群綿羊看到老虎正處于虛弱的時候,想要趁機獲利罷了,結果隻能是羊入虎口。

長平之戰被打的元氣大傷的趙國,為何扭頭就把燕國揍了一頓?

歡迎大家在螢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檔來自網絡搜集,侵删。 文:小昭 稽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戰國策》《左傳》等。

本文為一點兒曆史事作者手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