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作者:電影和它背後的故事

想必很多人,今年,甚至過去三年都過得相當艱難。而艱難時刻能聊以自慰的其中一件事,或許就是看看比自己更艱難的人——沒辦法,這就是人性。

《殺死堂吉诃德的人》就是一部因為命途極度多舛,而能給很多人帶來莫名鼓勵的電影,要知道,它可是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以至它在2018年第71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式首次播放結束後,全場觀衆起立,為這部“曆盡磨難”的影片鼓掌喝彩15分鐘——是的,它能與觀衆見面,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堂·吉诃德,大家并不陌生,他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160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中的主人公,一個年過半百但仍“不着調”的小地主,因迷戀騎士小說而走火入魔,騎上一匹瘦馬,整了一身“青銅級裝備”,開啟了一段令旁人無法了解的“遊俠”冒險征程。

其實第一位向《堂·吉诃德》這部小說發起沖鋒的大導演是奧遜·威爾斯。為此,他也花了20年,拍到男主角和自己雙雙入了土,也沒有把這部電影拍完。充滿才華卻不合時宜,正如沖向風車的堂·吉诃德,也是後人對威爾斯的評價。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奧遜·威爾斯

而另一個“堂·吉诃德”,就是導出《十二隻猴子》等經典作品的吉列姆。雖然是美國人,但吉列姆卻看不慣美國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好萊塢的做派,是以選擇加入英國國籍。每拍一部電影,吉列姆幾乎都要和制片廠吵上一架。不太願意因為錢而妥協,也導緻其作品的“吸金”能力堪憂,《殺死堂吉诃德的人》也是如此——而在這部電影裡,也遍布着對資本的極盡嘲諷。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完成一部屬于自己“堂·吉诃德”,是吉列姆心目中的夢想,但他不信任好萊塢,而是在1989年項目啟動時轉向了歐洲資金,全程也在歐洲拍攝。但彼時,想在好萊塢之外完成這樣一部帶有魔幻色彩的大制作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吉列姆還找來了約翰尼·德普和他當時的女友、法國女星凡妮莎·帕拉迪絲這樣的大牌主演。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德普當時的劇照。

為了節約開支,導演本人把自己的酬勞降到了正常水準的1/4,還說服德普以半價片酬接下主角。然而,劇組接連遇到拍攝場地因臨近軍事基地導緻噪音大、現場無法收聲;狂風暴雨和泥石流沖走裝置和道具,布景泡湯;環境變化導緻素材廢棄,以及堂·吉诃德的最初演員舊傷複發、保險毀約等等一系列問題,最終,第一次拍攝就此告終,而這一停就是十年。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第一次拍攝場景。

這期間,吉列姆不僅導演了三部新電影,還拿出了一部記錄這次災難般拍攝過程的《救命呐!堂吉诃德》——因為吉列姆經常與投資人發生糾紛,是以他習慣将工作過程拍下,以便留下證據。也正是因為這部紀錄片大獲好評的,讓胎死腹中的《殺死堂吉诃德的人》有望重新啟動。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為了尋求新的機會和投資,讓電影重新開機順利,據說,吉列姆甚至跑去别的拍攝現場,對着排隊進場的觀衆舉牌募捐。然而重新選好主演後,該項目還是因為“财務上的小問題”,又拖了數年。

直到2015年7月左右,電影界的新貴亞馬遜宣布投資,資金問題終于解決。吉列姆重寫了劇本,之前設想的穿越劇情全部删掉,故事完全變成了現代戲:主人公是一位已經沒有什麼靈感和熱情的廣告導演,他來西班牙拍攝一部以堂·吉诃德為主題的廣告片,發現片場離當初讓其嶄露頭角,也就是其學生時期的畢業作品《堂·吉诃德》的拍攝地不遠,于是重溫故地,發現這裡的一切因為那部電影有了各種變化——當然,并不是什麼好的變化。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然而,新的堂·吉诃德的演員也被查出患有重病,拍攝再度停擺。期間又因為資金遲遲沒有到位而延期過一次後,直到2017年3月,電影才終于時隔17年第二次開拍,拍攝地點依然在西班牙。男主角兩次易角後變成了随後幾年大放異彩的亞當·德賴弗,堂·吉诃德的扮演者則成了時年70歲的喬納森·普雷斯——他後來因為《權力的遊戲》中的“老麻雀”被人熟識,這已是這個角色宣布的第四位人選,而前兩位都已因病先後于2017年去世。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這次拍攝相當順利,三個月後,電影就殺青了,但又因為和前投資人陷入了版權官司,影片也因法律程式被暫時當機,又過了大半年,直到2018年在戛納電影節上才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從最初籌劃到上映,吉列姆足足耗費了27年時間。27年可以改變了太多的人和事,吉列姆從正當壯年變成垂垂老矣,當年的情侶檔德普和帕拉迪絲也早已勞燕分飛,如今的男女主演27年前則還是小朋友。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雖然從結果上看,《殺死堂吉诃德》這部電影絕對算不上吉列姆職業生涯中最出彩的作品,但電影本身卻像是其拍攝過程,以及《堂·吉诃德》原著最貼切的注腳。

表面上,影片似乎在講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對人造成的傷害”的故事——無論是小說還是影片中的堂·吉诃德,在逝世那一刻終于明白了自己的荒誕,但如今,更荒誕的現實總是能讓我們感慨,有的時候,一個懷有執念,和現實世界對抗的人是多麼的不可多得。

随着電影的推進,曾經現實而功利的男主角開始了解堂·吉诃德,并不惜冒險拯救落難的女孩,最終,他也成為了堂·吉诃德,拿起劍,與幻想中的風車巨人戰鬥。

“電影史上最倒黴的一部影片”,看完,你還會抱怨生活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