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資料出爐!美聯儲政策拐點顯現,明年可見降息?影響大宗商品幾何?1800億“天才富豪”被捕

當地時間12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資料顯示,1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7.1%。該增速創年内最小漲幅。

資料公布後,美元指數應聲回落,主要大宗商品走升。

美股昨夜高開,之後蒸發大部分升勢。截至今晨收盤,标普500指數收漲29.09點,漲幅0.73%,報4019.6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103.60點,漲幅0.30%,報34108.6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納指)收漲113.08點,漲幅1.01%,報11256.81點。特斯拉收跌4%,盤中市值一度跌破5000億美元。

WTI1月原油期貨收漲2.22美元,漲幅3.03%,報75.39美元/桶。NYMEX 1月天然氣期貨收漲5.28%,報6.9350美元/百萬英熱機關。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2.69美元,漲幅3.45%,報80.68美元/桶。

ICE美元指數下跌1.06%,報104.015點,日内交投區間為105.095-103.586點。彭博美元指數下跌0.90%,報1254.82點,日内交投區間為1267.11-1250.53點。

重磅資料出爐!美聯儲政策拐點顯現,明年可見降息?影響大宗商品幾何?1800億“天才富豪”被捕

國内夜盤普遍翻紅,原油系品種大漲,低硫燃料油收漲3.5%,棕榈油收漲2.2%,滬金和滬銀漲幅均超1%。

CPI釋出前60秒内美債買盤暴增 當局稱不知報告被洩露

在周二美國官方CPI釋出前的幾十秒,美國國債購買量暴增。對此,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未聽聞資料被提前洩露。

在CPI資料釋出前的60秒内,3月到期的10年期國債期貨成交量達到13518張,在紐約時間上午8:30資料正式釋出前,收益率已經下跌。美國勞工統計局發言人Cody Parkinson通過電子郵件表示,雖然該機構不知道任何提前釋出的事情,但根據聯邦指引,一些政府官員确實能夠提前拿到資料。

周二尾盤,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下跌10.28個基點,報3.5085%,而美國11月CPI資料釋出時跳水至日低3.4123%。

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14.46個基點,報4.2329%,CPI資料釋出後、美股開盤前一度跌至日低4.1327%。

2年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利差漲5.078個基點,報-72.701個基點,CPI資料釋出時跌至日低-84.838個基點,随後反彈至日高-69.622個基點。

高盛大幅下調對明年上半年原油價格預期

OPEC周二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報下調了明年一季度的原油需求預期,目前預計的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較此前預期減少38萬桶/日。分析認為,這為未來該組織減産提供了進一步的理由。

同日,“大宗商品旗手”高盛大幅下調對明年上半年原油價格的預期,對明年一二季度布油的預期從110美元下調至90美元和95美元,對明年一二季度美油的預期從105美元下調至85美元和89美元。

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12月9日當周API原油庫存 +781.9萬桶,預期 -391.3萬桶,前值 -642.6萬桶。當周API庫欣原油庫存 +6.4萬桶,前值 +30萬桶。當周API汽油庫存 +87.7萬桶,前值 +593萬桶。當周API餾分油庫存 +390萬桶,前值 +355萬桶。

美國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作“淨能量增益”

當地時間13日,美國能源部官員宣布,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作“淨能量增益”,即聚變反應産生的能量大于促發該反應的鐳射能量。

據悉,實驗向目标輸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産生了3.15兆焦耳的聚變能量輸出,産生的能量比投入的能量多50%以上。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在一份聲明中稱,這一突破是一項“裡程碑式的成就”。這項成果預計将可能幫助人類在實作零碳排放能源的程序中邁出關鍵一步。

此外,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主任表示,如果想将這一成果商業化,核聚變技術仍有“重大障礙”需要克服,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和投資。

1800億“天才富豪”被捕

當地時間12月13日,路透社報道,加密貨币交易所FTX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裡德周一在巴哈馬被捕,此前他受到了美國檢察官的刑事指控。

報道稱,巴哈馬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在收到對薩姆·班克曼-弗裡德指控的正式确認後,他們開始逮捕他。并補充說,預計他将被引渡到美國。

美國曼哈頓檢察官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證明,薩姆·班克曼-弗裡德在巴哈馬被捕,但拒絕就指控内容置評。

《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弗裡德将面臨電彙欺詐、串謀電彙欺詐、證券欺詐、串謀證券欺詐和洗錢等罪名。

當地時間12月13日,美國政府指控薩姆·班克曼-弗裡德犯有一系列金融罪,稱他故意欺騙客戶和投資者,為自己和他人謀取暴利,同時在該公司的破産中發揮了核心作用。據美國檢察官發言人Nicholas Biase稱,長達13頁的起訴書中列出的指控可能會讓弗裡德在監獄裡待上幾十年,最高将面臨115年的監禁。

值得一提的是,FTX交易所是加密貨币領域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總部曾位于香港地區,但後來搬遷至巴哈馬。2022年初,FTX估值一度高達320億美元,吸引了包括軟銀集團、紅杉資本等衆多知名投資機構加持。

憑借FTX的估值,年僅30歲的薩姆·班克曼-弗裡德一度擁有26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815億元)身家,被業内稱為“币圈大佬,天才富豪”。

FTX的債務可能涉及100多萬名債權人,包括欠前50名最大債權人近31億美元、前10大債權人約14.5億美元。

貝萊德首席投資官Rieder:或使美聯儲未來幾個月暫停加息

貝萊德首席投資官Rick Rieder表示,周二釋出的通脹資料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通脹正在減速的潛在趨勢。他補充稱,如果類似或随後的資料“表明一個真實趨勢”,則美聯儲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暫停”于一個“仍屬限制性的政策利率水準”,但不是一個可能令經濟過度承壓的水準,特别是對利率敏感的行業已呈現加息效果。

美國11月CPI資料出爐 樂觀情緒升溫

随着美國本年度最後一張“通脹報告”的出爐,也迎來決定通脹“命運”的關鍵時刻。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月CPI同比增長7.1%,超預期放緩,增速低于預期值7.3%和前值 7.7%。美國11月核心CPI同比增長6%,增速也低于預期值6.1%和前值 6.3%。

機構認為,美國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的一項關鍵名額錄得一年多來最小的月度漲幅,表明通脹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并強化了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的預期。

此前,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1月CPI同比将在7.3%,雖然國際能源價格出現回落,但糧食和服務價格仍處于高位,一定程度上減緩美國通脹下行的速度。

“11月美國CPI和核心CPI均不及市場預期,主要分項當中,能源價格進一步降溫,11月全球原油價格下跌,此前11月PPI能源分項環比-0.2%,表明CPI能源分項也可能加速降溫。”光大期貨宏觀分析師于潔表示,通脹資料加速回落,尤其是二手車價格同比轉負、環比跌幅擴大,新車價格環比持平,表明供應鍊限制的進一步緩解。除房租外服務價格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至7.3%,環比持平,服務價格相對堅挺。“房租價格同比和環比漲幅均擴大,房租價格上漲在于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的快速上升導緻房屋供給減少,以及購房者轉為租房者導緻的需求增加。”

“不管是CPI還是核心CPI,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低于市場預期,這表明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得到緩解,美聯儲有可能更快達到加息的終點,将繼續減弱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恐慌。”國貿期貨宏觀分析師鄭建鑫表示。

該資料公布後,市場樂觀情緒升溫,美股和美債均大幅反彈,大宗商品也普遍出現上漲。美元指數短線下挫,美債收益率紛紛下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跳水,一度跌至3.419%,美元指數跌超100個基點,美股三大期指飙升,納指期貨漲近4%。貴金屬拉高,現貨白銀漲逾2%,呈現出典型的緊縮退坡交易。

美國通脹回落是大機率事件

美國CPI超預期回落,表明通脹壓力緩解,是否意味着通脹已見頂?

“從11月PPI超預期表現可以看出美國國内通脹的黏性極強。”在鄭建鑫看來,11月的通脹資料公布後基本上可以表明美國國内的通脹真正開始降溫,未來随着美聯儲加息的滞後效應逐漸顯現,疊加高基數的影響,可以預見美國通脹将持續回落。

事實上,市場已預期通脹會進一步降溫。11月全球原油價格下跌,11月PPI能源分項環比-0.2%,意味着下周公布的CPI能源分項也可能加速降溫。美國PPI剔除燃料的工業品價格同美國核心CPI的相關性較高,該名額11月錄得4.4%,較10月的5.5%明顯降溫。通脹保護國債(TIPS)隐含的通脹預期在PPI資料公布後小幅回落至2.26%,表明PPI資料使得市場認為通脹會進一步降溫。

據了解,高盛、大摩分析師紛紛預測明年美國CPI或降至正常水準,其中大摩預計2023年年底将低于2%。

來自華爾街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預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明年将加速下滑,該機構分析師下調了對2023年美國CPI的預期,預計到2023年年底美國CPI同比增幅将低于2%,正式回落至美聯儲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表示,全球需求可能趨于疲軟;供應鍊的壓力要小得多;庫存似乎越來越高,這促使更多的核心商品被迫降價銷售;住房價格的風險要比此前平衡得多,同時基礎效應屆時将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大摩在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美聯儲在明年第一季度加息至4.625%這一預期區間之後,會宣布暫停加息。”

幾乎同一時間,另一華爾街大行高盛預計,到2023年年底,美國CPI将明顯下降至“低于3%的正常水準”,同時高盛還預計目前約5.1%的核心PCE屆時将大幅下降至2.9%。

Trading Economics預測資料顯示,從長期看,美國通脹率預計将在2023年年底保持在1.90%—2%,遠低于目前的高水準。

“随着近兩個月美國的産出缺口回落,同時房地産市場的降溫,美國通脹資料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但同時由于失業率仍然處于低位,其核心通脹出現反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物産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認為,美國通脹逐漸回落應是大機率事件。

美聯儲政策導向将出現拐點

紐約聯儲周一公布的最新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美國人在11月預計通脹壓力将減弱,通脹預期從10月份的5.9%降至5.2%,預計1年後通脹将出現創紀錄的環比下降;3年後的通脹預期水準從3.1%降至3%,5年後的通脹水準預期從2.4%降至2.3%。通脹預期的回落,為聯儲放緩加息步伐提供最新證據。

“美聯儲傳聲筒”Nick Timiraos稱,美聯儲進入抗通脹之戰的第二階段,加息步伐料放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面臨着制定下一階段利率政策的挑戰,主要有兩個難題:從現在開始将利率提高到多高,以及将利率維持在這一水準多長時間。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将在12月13—14日召開,會議聲明将會在中原標準時間12月15日淩晨3點公布,本次關注焦點在于美聯儲本次加息的基調、美聯儲本輪加息的終點利率水準,以及終端利率維持時間。

在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史家亮看來,美國就業資料出現明顯放緩的迹象,10月通脹降幅均超過預期,通脹見頂回落趨勢較為明顯,給美聯儲提供了放緩加息的核心依據。

“美聯儲加息放緩預期大幅升溫,政策調整将出現第一個轉向拐點,即加息幅度率先下降直至停止加息,第二拐點(降息)将會視美國經濟衰退程度和通脹回落幅度在2023年下半年實作,但整體需要關注預期的變化,政策轉向預期是市場運作的主要邏輯。”史家亮說。

“基于議息會議釋放的信号和美聯儲官員對于貨币政策的觀點,疊加通脹、就業和其他宏觀經濟資料的表現,預計美聯儲12月将放緩加息步伐,加息50個基點可能性大。”史家亮認為,2023年一季度或視通脹和經濟表現再度加息1—2次,終端利率或在4.75—5%,持續到2023年下半年,四季度将會視二三季度經濟衰退程度和通脹回落幅度降息。

在景川看來,美聯儲将在12月份加息50個基點後,2023年可能維持3—4次25個基點的加息節奏,2023年年末是否會停止加息或者進入降息周期,屆時需要在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相機抉擇。

“伴随着歐美各大央行史詩級的加息步伐,目前較多國家政策利率已逐漸逼近限制性領域或者已經進入限制性區域,與此同時各國經濟疲态盡顯,整體愈發接近衰退狀态。基于此,歐美相繼在2023年上半年結束加息的機率較高。”南華研究院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宏觀外彙分析師戴朝盛稱。

大宗商品走勢或繼續分化 内需驅動品種較強

随着11月美國通脹核心資料出爐,令市場關心的是,在外圍宏觀影響下,全球大宗商品将怎麼走?

“通常來講,貨币政策加速收緊利多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利空貴金屬;美聯儲貨币政策加速收緊之際,風險類大宗商品和避險類貴金屬均表現弱勢。但當美聯儲貨币政策被市場所計價之際,貴金屬會率先表現出貨币政策收緊利空出盡影響。”史家亮表示,美聯儲貨币政策一旦出現轉向,對于大宗商品而言形成利空出盡影響。貨币政策加速收緊雖然會從需求端抑制通脹,但是對經濟亦會産生直接影響。“經濟衰退或難以避免,經濟衰退預期下,風險類大宗商品仍會表現弱勢。”

事實上,大宗商品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特征,走勢往往跟經濟周期高度一緻,在經濟下行階段表現較差,而在經濟上行階段表現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一旦開啟放緩加息或不加息,對于大宗商品而言會形成短期的利好影響,但加息放緩不意味着加息停止,對經濟的負面沖擊依然存在。

“2023年全球尤其是海外經濟下行甚至陷入衰退的風險依舊較大,商品需求将持續面臨下行壓力。不過,随着國内防疫政策進一步優化、穩增長政策加碼,國内經濟複蘇的确定性較強,或能一定程度上抵消海外經濟下行的壓力。”鄭建鑫表示,從供給端來看,近幾年在高利潤的驅動下,上遊采礦行業的資本開支增長較快,産能将在未來兩年逐漸得到釋放,大宗商品供給端面臨的限制将逐漸減弱。

在他看來,大宗商品中長期的走勢依舊較為謹慎。當然,不同品種之間的走勢将繼續分化,其中主要靠内需驅動的商品表現或強于靠外需驅動的商品。

對此,景川也認為,未來商品仍然将呈現分化的态勢。“由于美歐的持續加息,未來出現衰退以及需求回落難以避免,全球定價的商品将可能出現衰退交易。”景川表示,以原油為代表的商品将承壓下行。同時,由于中國進入階段性複蘇階段,以黑色系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定價的商品将出現一定的回升。

“近期大宗商品基差回落,顯然是市場對中國經濟複蘇的預期結果,也帶動了商品的回升,但強預期弱現實的格局是否會發生改變,則需要繼續觀察中國經濟資料的變化。”景川表示,如果美聯儲加息顯著放緩或者不加息,則市場短期内将出現回升。不過,由于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一旦預期兌現,市場的動力将減弱。

在景川看來,目前全球經濟仍然呈現錯配狀态,大宗商品價格的驅動力不足,未來分化的格局難以改變。與此同時,由于美聯儲加息後,其縮表已經在持續當中,未來一年中出現局部金融危機甚至系統性金融危機的風險仍然存在。“如果系統性風險出現,那将難以避免對國内市場帶來沖擊,市場要做好風險處置預案,防患于未然。”景川稱。

美元指數未來走向有分歧

CPI資料顯示美國11月通脹率同比放緩,而且美聯儲在周三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結束時可能會決定放緩加息步伐,美元指數仍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

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對一攬子貨币匯率變化的名額,在貨币屬性上主要受到基本面差異、利率平價和資本流動等因素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美聯儲放緩加息大勢所趨,美元指數是趨勢性下跌還是高位振蕩,目前市場中仍存在一些分歧。

“我們傾向于認為美元将維持高位振蕩,主因是美國國内基本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韌性,而歐元區所面臨的困難要比美國更大,歐洲更弱的基本面将給美元指數帶來一定的支撐。”鄭建鑫表示。

在于潔看來,美聯儲放緩加息,美元指數有一定的反彈壓力,但從基本面差異來看,美元指數仍難言到頂。“IMF最新的預測當中,2023年海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下調,歐元區和英國經濟降幅最明顯,主要由于能源價格飙升和地緣沖突導緻衰退預期最為強烈。并且歐元是美元指數權重最大的貨币,歐洲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歐元貶值也會助推美元指數走強。”于潔稱。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