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目前,國産化是國家級政策主導的戰略方向,伴随的是越來越多的國貨開始流行起來。高精尖的産品領域,技術可能落後但正在追趕,同時要求更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但前期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使用者也要慢慢習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把國産的銀河麒麟作業系統裝進U盤。

背景介紹

國産化伺服器UNIS R3800FT20 G3伺服器CPU使用的國産飛騰2000+處理器(64核心、2.2GHz),固件使用的昆侖固件V3.0。目前該固件還未內建RAID卡管理功能,隻能通過指令來手動修改RAID配置,使用的工具是storcli64工具。但是storcli64這個工具需要在Linux系統中運作,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我要裝作業系統,就要現有硬碟空間,先做RAID;但是做RAID又要在系統中操作,兩個操作沖突了。

但是也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伺服器本身區分了系統盤和資料盤,那就可以分開做兩次作業系統、做兩次RAID,看着好像挺麻煩的。但是國産作業系統銀河麒麟好像考慮到了這一點,可以在安裝作業系統過程中直接建立RAID陣列并自動分區,簡化了不少操作。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系統都有這種功能,如果有系統不支援那就可能遇到問題,比如現場是12塊同配置的硬碟做一個RAID50,系統部署過程中不能配置RAID就無從進行了。是以我的想法是把系統裝進U盤裡面,通過啟動U盤裡面的系統來管理RAID。說幹就幹!

嘗試把系統裝進16G的U盤

系統部署前面的步驟還是很簡單的,我們直接跳到磁盤分區這一步,圖中識别到的16G磁盤就是我的U盤。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選擇“分區向導”,點選繼續,再選擇“向導-使用整個磁盤并配置LVM”,使用系統工具自動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選擇要分區的磁盤,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失敗了!報錯是“可能是因為被選的驅動器或空閑空間太小,以至于無法進行自動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然後我在電腦上建立了一個CentOS的虛拟機,建立時建議的最小磁盤是20G,但是我把磁盤調增到16G也是可以的。先一起看一下系統使怎麼自動配置設定這16G磁盤空間的: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可以看到,配置設定了/boot分區1G空間,swap交換分區1638.4M空間,剩餘的13.39G留給了/目錄分區,沒有再自動生成其他類似/home的分區。後續的安裝過程也很順利,安裝完成後系統内顯示磁盤分區情況如下: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是以理論上講把系統安裝到16G的U盤是沒有問題的,那就按照自動分區大小來試一下。首先看一下銀河麒麟系統的磁盤分區目錄以及挂載點。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必須有的三個分區是/、/boot和swap分區。其中/boot用于存放啟動引導器的靜态檔案,CentOS 7的自動分區格式如下: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分區格式可以設定為xfs或者ext4。swap分區類似Windows的虛拟記憶體,分區格式為swap。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根目錄分區,系統分區,可以配置設定所有的剩餘磁盤空間。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然後參照上述的CentOS分區情況進行磁盤分區,先看一下銀河麒麟系統中“有關分區的幫助資訊”。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手動分區

接下來選擇“手動”分區方法來進行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選中識别到的U盤,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進入到分區環節,選擇“建立新分區”,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先分出1024M大小,準備給/boot分區使用,也可以使用百分比來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選擇新分區的類型為“主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新分區的位置選擇“開始”,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系統将分區格式調整為了“Ext4日志檔案系統”,如果未選擇或者其他,需要選擇此項進行調整。挂載點為“/home”,需要修改為“/boot”,選中此項,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将“此分區的挂載點”修改為“/boot”,點選“繼續”。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可選修改“辨別”等資訊,修改完的結果如下,選擇“分區設定結束”,點選“繼續”完成設定,再設定其他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重複前面的步驟,建立/分區,配置設定13G大小的磁盤空間,其他參數修改如下所示。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同理再建立swap分區,與前兩個不同,用途需要修改為“交換空間”。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分區結果如下所示,此時選擇“分區設定結束并将修改寫入磁盤”。(需要注意的是,/根目錄分區要求是第二個分區#2,不然系統會安裝失敗。)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點選“繼續”以後确認分區資訊,選擇“是”之後點選“繼續”,分區建立完成之後即會自動開始安裝系統。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小插曲:

使用16G的U盤在安裝過程中總是出現安裝失敗的報錯,我總結還是和U盤大小有關系,一些系統隐藏的分區不能正常配置設定。我還嘗試用分區工具自帶的軟RAID把兩個16G的U盤做了一個RAID0,把磁盤空間擴充到了30G,安裝過程就很順利。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系統在加載U盤的時候是分開加載的,導緻安裝的系統不能完整讀取,啟動失敗。

後來我換了一個32G的U盤來安裝,過程就很流暢了。同時使用刻錄的U盤系統啟動盤來裝系統比使用java控制台來挂載磁盤鏡像的速度差了好幾倍,建議有條件的直接刻錄系統啟動U盤。

把系統安裝到32G的U盤

換了U盤之後,選擇“向導-使用整個磁盤”,使用系統工具自動分區。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磁盤自動分區的結果如下所示,選擇“是”将改動寫進磁盤。(分區編号是1、2和5,不知道是不是有隐藏的。)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磁盤分區格式化完成後,自動開始安裝系統。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

安裝完成後斷開啟動U盤,重新開機即可正常進入系統。

把銀河麒麟裝進U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