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複制的溝通力》:樊登老師的職場溝通技巧

作者:一盞茶水品人生

職場中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

準備了很久的報告,主管聽了并不滿意,讓你回去再好好想想,話裡話外還透露出你沒有認真做的意思。

同僚對上司安排的工作表示很不滿,抱怨任務繁重,你條理清晰地給他分析該怎麼解決這個難題,結果同僚的臉色更難看了。

你本想善意地對上司的方案提出改進建議,但是上司卻誤會你是愛出風頭,刻意針對他。

《可複制的溝通力》:樊登老師的職場溝通技巧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自己兢兢業業地工作,從不抱怨也不邀功,可最終還是無法獲得上司的認可,總覺得的自己不被他人了解和接受。

其實,造成你這種困惑的根源,在于你的溝通能力欠缺。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是依靠專業技術,而85%是依靠人際關系、有效說話等本領。是以,如果一個人不會溝通,不僅會導緻工作效率低,還會不受上司和同僚的喜歡,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可複制的溝通力》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技巧和方法。書中從了解需求、尊重合作、肢體語言等方面出發,通過一系列生活中的場景,給我們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解決辦法。有趣的是,書中說溝通力是可以複制的,就像修自行車的手藝一樣,光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刻意地練習。

這本書的作者是樊登老師,他在大學期間就多次獲得辯論賽冠軍,畢業後就職于中央電視台,擔任主持人工作。可以說他自己就是一個溝通能力非常強的人,他把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相關書籍中的方法原理整合起來,編寫成了《可複制的溝通力》這本書。相信你讀完這本書後,一定能發現自己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一定能掌握提升自己溝通能力的方法。

《可複制的溝通力》:樊登老師的職場溝通技巧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如何洞悉對方需求,避免溝通僵局。

洞悉對方需求,就是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并且關照對方的需求。否則的話,很可能會使對方産生負面情緒,使溝通陷入僵局。想要了解對方的需求,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溝通對象,定位需求,二是根據溝通目标,建構需求。接下來,先說根據溝通對象,定位需求。

首先,根據溝通對象,定位需求。

溝通對象也就是和我們進行溝通的另一方,他可能是你的上司、同僚或者是客戶。定位需求,則是指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對方的需求可能是什麼。

根據溝通對象定位需求有兩個方法,一是根據對方職業特點或者是性格特點等,判斷對方想要聽什麼。比如,你在介紹新産品的時候,就要知道會計最想了解的是成本,而銷售經理更關心賣點。二是溝通之前做足了解工作,以便準确判斷他的需求。比如,樊登在面對那些經常給他提建議的分銷商時,會提前了解誰需要的是安全感,誰需要被尊重,然後再針對性地給出不同的回複,這樣大家都能滿意。

其實,溝通并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難,隻要把對方的需求定位準确,就可以打開溝通的那把鎖,讓溝通變得更簡單、更高效。但是,如果對方的需求不在你可提供的層面上,就需要我們根據溝通的目标來建構需求。

《可複制的溝通力》:樊登老師的職場溝通技巧

其次,根據溝通目标,建構需求。

溝通目标就是我們本次溝通要達到的目的。比如,賣出一套護膚品、讓上司采納你的建議等。建構需求的意思是,當你提供的條件不是顧客的需求時,就需要通過溝通給他建構一個新的需求。方法是把對方的需求與自己的條件建立起新的聯系。比如“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案例。

一個銷售經理讓員工把梳子賣給和尚。很明顯,梳子并不在和尚的需求層面,但是一個銷售員卻通過自己的一番話,賣出了一萬把梳子。他建議和尚為梳子開光,這樣梳子就變成了護身符,既可積德行善又能保佑平安。然後他提醒和尚,香客們還可以為自己的親友請一把,這樣既弘揚了佛法,又能讓寺院名聲遠揚。就這樣,他成功賣出了一萬把梳子。

對和尚來說,梳子本身不是他的需求。但是為香客保佑平安、弘揚佛法可以建立起他對精神層面的需求,這是促成這次銷售的關鍵。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隻要我們能準确地把握住,就能與對方産生共鳴,促使溝通順利進行。當然,溝通是雙方的,洞悉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自己的需求,如果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很難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明天繼續為大家介紹,如何關注自己需求,做到與對方坦誠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