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eb3裡的人,都在忙什麼?

作者:金融界

當你對Web3的了解還處于迷惑或一片漆黑的狀态時,殊不知,曾經被投資人和創業者追捧的數字貨币、數字藏品和鍊遊或已成為過去時,而新的Web3“線下入口”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歡迎來到Web3的線下入口。”這是燃次元在加入到一個名為“宇宙中心meta space”的微信交流群後,群管理者打出的第一句話。

懷着對上述Web3“線下入口”的好奇,也為了更好地了解Web3“線下入口”的氛圍,燃次元分别在9月、10月和11月先後三次來到了這家位于北京市海澱區五道口附近的Web3咖啡廳。

盡管三次來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卻無一例外,均邂逅到了目前Web3行業的大咖人物。他們或有意在向投資者介紹Web3相關項目,或拿出“社牛”屬性和隔壁桌第一次見面的同行打成一片,亦或激烈地發表着關于剛剛發生的Web3行業大事的看法。

當然,也有“流量嘉賓”來這裡宣傳自己的産品。其中,就包括前來為兒子擔任藝術總監的Theirsverse數字藏品站台的伊能靜。當天的宣講會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以上,在Theirsverse的持有者和伊能靜展開的“Q&;;;;A”環節時,伊能靜詳細地闡述了Theirsverse的社群理念。

在現場,燃次元結識了不少Web3行業重量級“all-in”( 全職 )選手,他們或是從業者,或是投資人。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他們曾是電影明星、房産經紀人、程式員、記者或華爾街的量化分析師。他們帶着對Web2世界的批判性,在Web3的空間中尋找想象力、尋找真理、尋找自我身份的認同。

在與其中6位業内人士溝通之後,燃次元得出了當下Web3從業者的三個關鍵詞——叛逆、熱情、自我價值。

當然,Web3從業者也毋庸置疑,均在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挑戰。比如,電影相關專業畢業的“oneone”每天都在想辦法補充自己的技術知識。而媒體出身的“元宇宙公主”則需要與“社交恐懼症”抵抗,“媒體人總是圍着内容‘轉’,但在Web3的‘世界’裡,你不得不出去和很多人交談,發現新的機會。”元宇宙公主說道。

盡管面臨的困境不同,但上述從業者對Web3未來的發展,卻都一緻看好。在這種積極樂觀的态度之下,他們也都在深入地規劃自己未來的Web3之路……

與其在職場“卷”

不如在Web3中“重新開始”

伊能靜來到Web3咖啡廳宣講自己的NFT時,被在場的NFT holder以及考慮持有者層層圍住。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伊能靜的口才和美貌時,一位前排觀衆舉手問了一個頗為刁鑽的問題,“請問,您對目前NFT商業化未開放如何看待?” 問題提出的那一刻,全場寂靜了三秒鐘。

oneone就是這個直白問題的提問者,也是衆多Web3從業者口中的元老級人物。

電影相關專業畢業後,oneone先後進入了兩家與所學專業毫無關系且截然不同的企業——360和鍊家。在這一過程中,oneone認識了一位不太專業的“行家”,并在其引領下,接觸到了“币圈”。

“我第一次接觸币圈是在2013年,隻不過當時我的‘師傅’十分業餘,告訴我虛拟貨币和QQ币差不多。但當時我的QQ币時不時被盜,我也就對整個币圈的安全性産生了質疑,是以沒有馬上出手。”oneone表示,大概在四年後,也就是2017年左右,才正式接觸到了區塊鍊的概念。

也是在這個時候,oneone正式下場買入。被問及現如今,有沒有摸索出一條适合自己的币圈生存法則時,oneone苦苦地表示,“賠錢多了就知道了。”

雖然沒有所謂的生存法則,但在一次又一次地虧損中,oneone還是學習了很多知識,并總結了不少經驗,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推開了Web3的大門。

“因為我之前幾乎沒有計算機基礎,是以在學習去中心化、區塊鍊等基本技術概念時,都很有難度,更别提發币的門檻了,這些都要求投資者對合約有着精準的分析。”但如今,oneone已經成了一位典型的Web3all-in從業者,從事着Web3相關項目的投資工作。

在看過了各種各樣的Web3項目後,對于何為合格的Web3項目,oneone也總結了自己的投資邏輯——“看技術、看需求、看資本”。

oneone進一步解釋道,項目開發者的從業背景、專業程度,項目能否滿足市場地真實需求還是隻是個營銷故事,以及項目之前有沒有大牌的投資人或者投資企業參與,是他判斷項目是否值得跟投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談到其問及伊能靜的“目前NFT商業化未開放”的個人看法,oneone表示,“Web3的核心概念是所有權,當持有者利用NFT進行周邊或者二次創作後,持有者就變成了創作者,也就應該對自己作品的收益有分紅的權益。而如果NFT全部的商業化還是集中于開發者,這與中心化沒什麼差別。”

從電影到Web3,盡管專業與行業跨度較大,但憑借自我學習和摸索,oneone在行業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當然,也遭到了周圍人的質疑。

但oneone對此似乎并不在意,“任何新興行業在高速發展且處于不透明的階段時,都會被人質疑,但這恰恰也是一個行業最為藍海的時候。作為一位早期參與者,我感受到了Web3對不同行業、不同專業背景的人的包容與歡迎,任何人在這裡都可以有重新開始的機會,與其在大廠‘卷’,不如在Web3中尋找機會。”

而對于想要加入Web3行業的新人,oneone直谏,“推翻自己固有的思維,先做使用者再做持有者。”

從業4年,我不斷學習Web3知識

“我錯過了網際網路時代,不想再錯過區塊鍊時代。”已經在Web3行業蟄伏四年的zhzhzh,在談到之是以會進入這個行業時直言,盡管心存質疑,但依舊毫不猶豫。

2017年之前,zhzhzh在中關村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相關工作,與oneone一樣,zhzhzh也是從币圈開始接觸到Web3的。

2018年,在一家交易所從事與Web3相關營運工作的zhzhzh,因一些不可抗力,轉而做Web3投資人。投資人所需的較高的專業水準,讓已經在Web3從業4年的zhzhzh不得不重新系統地開始學習Web3的技術理論。

“Web3行業裡,很多項目都是國際化運作,英語也是以成為了很重要的交流工具。除此之外,提高區塊鍊技術的專業知識也是必要的。”不過zhzhzh也坦言,目前國内尚未出現Web3的領軍人物,也鮮少有管道能系統性地學習相關理論。

“這就需要從業者自己不間斷地關注對Web3有深刻了解的部落客和賬号更新的内容,以及時刻關注業内新聞。将專業人士和自己的分析互相交叉,以得到專業知識地提升。”

學習之餘,zhzhzh也在從事Web3項目的投資與孵化,其中較多的就是NFT項目。而對于如何量化一個NFT項目是否優質,zhzhzh總結出了包括藝術表達、文化屬性、金融屬性、社交屬性、功能和權益屬性以及IP屬性在内的六個要素。

對于NFT項目的社交屬性、功能和權益屬性以及IP屬性,zhzhzh進一步解釋,社交屬性,即對于一個NFT項目來說,“誰會成為你的粉絲”“你的社群服務于誰至關重要”。“這有點像Web2中講到的粉絲經濟。比如,風靡全球的‘無聊猿’,聚集的就是把理想中的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态當作重要追求的打工族。當然,NFT的社交屬性是靠其文化與叙事來傳達的。”

對于産品的功能和權益屬性,zhzhzh與oneone的想法不謀而合,“内容與資料的所有權歸創作者所有,内容産生的收益亦是如此,脫離這條基本原則的産品,并不能稱之為合格的Web3産品。”zhzhzh表示,IP屬性則是NFT項目将Web3産品帶入Web2中的一個重要通道,反之亦然。

zhzhzh舉例表示,不久前運動品牌李甯在open sea( NFT交易平台 )以120以太币( 約合243萬人民币 )買下無聊猿#4102,并打造周邊T-恤,就是典型地利用無聊猿大流量的IP屬性進行Web2的延伸營銷,這就涉及Web2中IP矩陣的營運方式。

“這正好與我之前從事的網際網路營銷方向工作類似,也是非常适合我的Web3切入點。”

但zhzhzh也直言,進入Web3行業,或多或少需要對以往觀念的一些颠覆,“俗話說,‘Web3一天,人間一年’,Web3的世界瞬息萬變,很多事情的章法也并不像Web2中那樣循規蹈矩,事情的推進會更加迅速。這也促使從業者必須改變生活和工作的習慣與方式。”

“但很多時候,機會就像驚喜一樣突如其來。這也在考驗從業者是否真的是在‘時刻準備着’。”

正因如此,不斷地自我學習,對Web3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也幾乎不會徹底結束。“學習、更新、傳達,就是Web3從業者的日常。”zhzhzh如是說道。

為了系統學習Web3

我們寫了一本書

從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地鐵站下車步行5分鐘左右,便可看到一條深邃的胡同,元宇宙公主( 以下簡稱“公主” )的工作室,“公主DAO”,就在這個胡同中。也是在這裡,燃次元見到了公主和她的搭檔,蛋總。

之是以會“走進”Web3,公主表示,進這行之前,自己曾從事多年媒體相關工作,在采訪中也接觸過很多位業内人士,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在2017年夏天認識的一位“Web3紅人”,“大佬非常熱情,為我以及同僚普及了很多Web3概念。”公主回憶道,也是這次經曆,讓她對虛拟貨币、元宇宙以及Web3等概念,有了具象化的初體驗。

彼時的公主,在媒體行業、消費賽道都有過持續創業的經驗,雖然也在持續關注Web3的相關新聞和趨勢,但卻遲遲沒有邁出在Web3裡創業的這一步。

直到2021年,Web3在經過了2020年的低點後,迎來了一次階段性的爆發。也是在這個時間,轉行投入到Web3的想法,逐漸在公主的腦海中變得強烈。作為嘗試,公主拍攝并釋出了第一條和Web3概念相關的視訊。

令公主意想不到的是,該條視訊得到了網友的極大關注,而在背景收到的很多詢問具體如何參與到行業中的私信,堅定了公主全職從事Web3行業的決心。

隻不過,當用媒體人的邏輯做了一段時間Web3主播後,公主意識到,自己或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我還在用Web2的思維去做Web3。”公主直言,“起初,我的變現方式還是廣告商務與粉絲群。但慢慢地我意識到,我需要産品,和Web3有關的産品。”

于是,《Web3漫遊指南》就此誕生。

“這本書作為一個産品,讓我的Web3之路更有‘Web3的味道’。但更重要的是,在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我結識了重要的合作夥伴——蛋總。”公主介紹,蛋總曾在華爾街從事量化分析工作。2016年回國後,就一直有興趣想要找到切入點進入Web3領域。但直到其從國内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離職,蛋總才明确了自己all-in Web3的決心。

“Web3最終的叙事是想要對生産力和生産關系作出一些改變和革新。我認為這在當下是有其必然性的。”談及自己堅定地看好Web3賽道的原因,蛋總如此解釋。

而對于Web3在國内的發展,蛋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在國内從事Web3的人,都在延續國外的叙事風格,即認為Web3是從虛拟到硬體的普及,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國内Web3的發展應該從硬體延伸到虛拟世界。”

蛋總舉例道,比如pico、nreal等國内可穿戴裝置品牌的崛起,它們既符合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也與Web3的概念息息相關。“而為了擴大可穿戴裝置的應用場景,更多的虛拟内容也需要被開發。”

對于Web3的未來,公主和蛋總均表示,持續看好Web3概念的發展和其帶來的想象力。

“未來,我會發表自己的NFT,也在嘗試拿到金融牌照,努力參與到Web3行業一級市場的投資當中。”公主補充道。

本文源自燃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