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中國航天員“天宮”會師創造曆史

作者:參考消息

據路透社11月30日報道,三名中國航天員周三抵達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首次人員在軌輪換。三名神舟十五号航天員受到了他們即将接替的神舟十四号乘組的熱烈擁抱。

這将建立中國空間站短期維持六名航天員生活的能力,這也是中國太空計劃的又一項紀錄。6月初抵達的神舟十四号乘組将在為期一周的交接之後傳回地球。

報道稱,中國空間站是近2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任務的高潮。中國空間站也是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對其太空事業的信心的象征。

“軌道上中國人數量超美俄”

美國太空網站11月30日報道稱,中國建立成的空間站迎來了第四批航天員。

報道稱,神舟十五号飛船乘組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在空間站受到了神舟十四号乘組的迎接,陳冬、劉洋和蔡旭哲在過去半年裡一直在太空中幫助建造空間站。

在監督了兩個新實驗艙的到來并進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和其他活動後,神舟十四号乘組将為傳回地球做準備。預計他們将于12月初傳回地球。

報道說,神舟十五号是為建造中國空間站并使之全面投入使用而進行的十多次發射任務的最後一次。第一次發射是在2021年4月,也就是不到18個月前,當時發射了天和核心艙。

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1月29日的報道則表示,随着神舟十五号飛船發射成功,近地軌道上的中國人數量超過了美國人或俄羅斯人。

神舟十五号飛行任務将三名中國航天員送向了在大約400公裡高處一條近乎圓形的軌道上繞地球運作的空間站。如此一來,太空曆史上首次出現在軌中國人數量多于美國人的情況。由美國牽頭的國際空間站内目前共有七人:三名美國宇航員,三名俄羅斯宇航員以及一名日本宇航員。

“這是非常強有力的象征。環繞地球的中國人數量超過了美國人,以及俄羅斯人。”研究中國航天計劃并發表了相關著作的專家菲利普·庫埃評論道。

報道稱,中國人在近地軌道上的這一數量優勢是中國太空實力的又一次展示。2019年,中國就成功發射了第一艘在月球背面着陸的航天器,後來又讓一個火星車成功登上火星表面。

随着中國空間站建成,中國官方表示,這一長期設施将服務于科學目的。大約1000項實驗計劃在此進行,其中北京保留了9項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處合作的國際實驗。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閃閃發亮的空間站,這裡會定期進行大掃除,這與國際空間站上的亂七八糟形成對比。

此外,庫埃指出,該空間站是中國“軟實力”的關鍵要素。它讓中國進一步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核心力量。太空讓中國得以拓展其影響力範圍。庫埃說:“預計會有其他國家的航天員被邀請到空間站上。”

“中國有遠見和能力完成壯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29日報道稱,周二,三名航天員升空前往中國幾近完工的空間站,這标志着中國在太空長期駐紮的開始。

報道稱,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一項重大成就。這一裡程碑也意味着,日漸老化的國際空間站作為人類在地球軌道上持續駐留的唯一場所而發揮的作用即将結束。

一旦建造完成,中國空間站預計将使用超過10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對于該空間站,中國計劃每年實施兩次載人任務和兩次貨運任務。

報道稱,中國空間站上進行的大多數實驗将涉及源自中國的研究,但中國已經邀請了來自國際研究人員的參與,包括癌症惡性良性腫瘤如何對零重力狀态作出反應。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專門研究中國太空計劃的博士研究員莫莉·西爾克說,她認為國際宇航員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通路中國空間站。

她說:“為了更好地與中國同行合作,一些歐洲宇航員一直在學習中文。這意味着,通路中國空間站是可能的。巴基斯坦也一直試圖與中國協調,以将他們的首位宇航員送上太空。”

她說:“這個項目向世界證明,中國有遠見和能力完成這樣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壯舉。中國空間站不僅将使中國和其他國家能在太空中進行實驗,而且将充當中國計劃中的國際月球研究基地的一個重要前哨站。”

另據《西班牙人報》網站11月30日報道,我們正處于航天業的繁榮時刻,但并非所有進步都屬于西方。中國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搭載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費俊龍、鄧清明、張陸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

随着建造的完成,中國空間站将可以在2022年底左右正式運作。該空間站設計壽命為10年,可延長至15年。中國空間站的角色非常關鍵,因為國際空間站可能在2024年後退役。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9日也報道稱,周二,20層樓高的長征火箭載着神舟十五号飛船呼嘯着沖入戈壁灘的夜空,它帶着三名航天員前往中國空間站。

這次發射是該國一系列技術成就中的最新成果。新的空間站之旅是中國快速推進的航天計劃的一個裡程碑。這是已在軌的三名航天員第一次與新來的團隊在空間站會面。中國空間站如今将與國際空間站一樣長期有人工作,這成為中國追趕美國并超越其成為太空霸主的旅程中的又一标志。

在實作空間站在近地軌道持續載人運作的同時,中國航天官員也在準備将航天員送上月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接受采訪時說,用不了很長時間,中國就可以實作載人登月的目标。

外媒:中國航天員“天宮”會師創造曆史

圖說:11月3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模拟圖像(郭中正 攝)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