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作者:熱點我見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臨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國土面積278.04萬平方公裡,是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斯)組成的總統聯邦共和制國家。2022年,阿根廷總人口為4732萬人。

阿根廷16世紀前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中葉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5月革命,1816年7月9日,阿根廷宣布獨立,1853年建立聯邦共和國,1994年第四次修憲後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

阿根廷是拉美地區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工業門類較齊全,農牧業發達。2022年3月,阿根廷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就償還450億美元債務達成協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釋出的官方經濟資料顯示,2020年阿根廷經濟總量為3830億美元,同比下降9.9%,人GDP為8524美元。

阿根廷主要以白人和印歐混血人種為主,大部分為西班牙後裔。阿根廷原來是當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家園,但是目前阿根廷的印第安人隻有約100萬人。大航海時代以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侵入美洲,葡萄牙人占據巴西,西班牙則占據了從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區。

阿根廷的地理環境十分優越,首先、阿根廷大體位于南緯21度到南緯55度之間,主要分為三大氣候類型,最北部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阿根廷的熱帶領土較少,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其次,阿根廷降水豐沛,水資源非常豐富,主要河流有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這條河流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流經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國,最後注入大西洋。該河進入阿根廷後,流經潘帕斯草原地區,為阿根廷帶來了充足的淡水,沿岸地區成為阿根廷的農牧業基地。

再者,地形條件不錯,有利于農牧業發展。阿根廷地勢西高東低,從西到東,海拔逐漸降低。阿根廷西部和智利邊界地區屬于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西部,呈南北走向,全長8900公裡,平均海拔3660米。

阿根廷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海拔逐漸降低,還擁有非常廣闊的平原。阿根廷北部地區屬于格蘭查科平原,中部和東部地區屬于潘帕斯平原,南部地區屬于巴塔哥尼亞平原。

阿根廷是一個畜牧業大國,畜牧業主要分布在潘帕斯草原,據統計這片草原的牛達到了6000萬頭,發達的畜牧業使得阿根廷的牛肉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被稱為世界肉庫。

此外,潘帕斯草原還是阿根廷的種植業基地,是世界主要的黑土分布區之一,土地非常肥沃,廣泛種植着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擁有優越地理條件和豐富自然資源的阿根廷,早在20世紀初就已成為全球排名前10的經濟強國,20世紀70年代曾達到中等收入水準。然而,此後雖然經過近幾十年來的發展,但阿根廷經濟卻始終沒有太大起色,處于停滞不前的狀态,截至目前,人均GDP仍未突破1萬美元,成為一個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那麼,導緻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問題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過度幹預經濟,政策失敗後又轉向徹底自由主義的極端

按照經濟學原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認真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二者之間的關系。在各國的經濟管理實踐過程中,絕大多數國家都采取了政府和市場兼而有之、互為補充的方式,不同點在于:”是市場多一點,還是政府多一點。“

20世紀80年代末期,阿根廷政府強勢幹預經濟,實行保護主義發展模式。然而,無論是阿根廷軍政府,還是以梅内姆為代表的民主政權以及新的改革派,都未能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同時兼顧二者的發展。

以至于出現了為了主張社會公平而忽略了經濟發展目标,為了解決經濟發展問題而又忽略了社會公平,而社會發展失衡又反過來加劇了經濟動蕩,形成惡性循環,進而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一項重要名額,就是看社會發展水準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是否改善。資料顯示,阿根廷1970-2009年這40年間,有15年人均GDP指數出現負增長,而且平均5年發生一次經濟危機。

社會經濟發展嚴重滞後,貧困化程度很高,收入配置設定失衡,社會階層固化,中産階級萎縮,官場腐敗現象嚴重。資料顯示,阿根廷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大約是最貧窮人群收入的120倍。在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排行榜中,阿根廷除了1995年得分為5.24分以外,其餘年份的得分從未超過3.5分,屬于全球腐敗比較嚴重的國家。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實際上,從曆史上來看,阿根廷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曆史太短,國家制度建設不成熟且不完善,以至于中央政府的許多政策難以落到實處。而且阿根廷政府更疊速度太快,缺乏基于從長遠發展考慮的經濟政策。

對于經濟改革沒有采取平穩、漸進式的方式,而是采取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冒險激進方式,是以導緻阿根廷的經濟發展缺乏社會環境的穩定性和政策的連續性,進而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結構性難題無法得到解決,國家由此長期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二、金融政策失誤,長期依賴外債來發展本國經濟

一直以來,阿根廷經濟發展長期依賴外債,以至于債務無限度地擴張導緻阿根廷于1982年和2001年曾爆發過兩次債務危機。阿根廷政府盲目對外大量舉債以彌補國内巨大的财政赤字,最終導緻國家債務破産和信用破産。

在上世紀80年代,阿根廷每年的還本付息占出口的比例基本上都超過了50%,外債總額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在1987年達到了717%的曆史高點,大量的外債與其償付能力完全不比對,以至于2001年阿根廷經濟危機爆發後,政府不得不宣布暫停支付1321億美元的政府債務,國家信用嚴重受挫,進一步加劇了資本外逃,促使其國内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阿根廷央行對于金融政策的掌控存在問題,常年濫發貨币,本國貨币比索匯率經常出現大幅波動,國際市場對于阿根廷比索普遍缺乏信心,而本國企業和群眾也都養成了儲蓄美元的習慣。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應對通脹居高不下,匯率頻繁波動的局面,阿根廷政府采取了本國貨币與美元挂鈎的匯率制度。但是,聯系匯率制度的實施是要以充足的外匯存底為基礎的。而阿根廷出口創彙能力低下,最終外匯存底耗盡,導緻聯系匯率制度崩潰,投資者信心喪失,大量外資出逃。

另一方面,阿根廷政府在政府幹預政策失敗後,又盲目轉向徹底自由主義。對外資不加限制地徹底開放和貿易自由化,導緻國家經濟命脈落入外國資本手中。

梅内姆政府執政後大力推行貿易自由化政策,大幅降低進口關稅和數量限制,而對出口稅收的減免卻中止實施。這就對民族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導緻外資基本上控制阿根廷的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

三、産業結構單一,工業發展停滞不前

阿根廷長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農業和畜牧業一直在阿根廷經濟發展中占有主導地位,其對外貿易主要依賴于農牧業初級産品的出口。雖然阿根廷已經建立起自身的工業體系,但工業發展水準滞後,制造業不發達,未能完成産業更新,與發達國家仍然有着較大差距,工業制成品依然大量依賴進口。

事實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應該全面綜合發展,畢竟目前全球經濟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體,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利益關系和競争關系。

國家經濟過于依賴于某些單一産業的發展,不僅容易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而且難以保證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經濟高度于能源出口的弊端就已經暴露無遺。

結語

總之,一個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後,要想爬出來的希望雙十分渺茫,未來成為發達國家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自二戰結束77年來,僅有13個國家由中等收入國家進入到發達國家行列,其中亞洲隻有4個國家,即日本、新加坡、南韓和以色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