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營銷進入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汽車經銷體系,正在面臨四大挑戰。
- 1,市場波動,庫存重壓,汽車經銷門店盈利能力大降。
自2016年開始,汽車經銷商的盈利水準開始呈下降趨勢,市場銷售力也可以逐漸下降,庫存壓力加重,經銷商隻能以降價促銷來赢得生存空間,這也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導緻汽車經銷門店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
産業鍊傳導的結果是,大量4S店開始關停退網。2022年5月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了一組資料:2022年前4個月,已經有近1400家4S店退網關停,平均下來,每天約有11家4S店關停退網。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主機廠開始下調年度目标,取消或降低考核标準,并針對經銷商推出一些幫扶政策。同時,晶片短缺造成的産量受限,也為廣大經銷商消化庫存赢得了喘息機會。
但汽車經銷門店利潤下降已成為常态,再也回不到之前的那個厚利時代了。汽車經銷行業與其他很多行業一樣,從快速增量時代進入精耕細作時代,要學會向精細化營運要效益,要利潤。
- 2,帶有颠覆性的新玩家排隊進場,直營、社交等新打法讓傳統經銷商難于招架。
随着特斯拉的橫空出世,新能源汽車正燃爆整個汽車市場。做網站的,造手機的,各種新勢力排隊進入造車行列,也帶來了很多新鮮的、甚至颠覆性的打法。
蔚來、理想、小鵬,這三家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零跑、哪吒,迅速跟上,華為、小米,全線出擊,以圖後發制人。這些新勢力将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一些打法帶入汽車産業,讓傳統車商感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戰。
比如,蔚來、理想、小鵬,從認知到銷售都摒棄了傳統4S店經銷管道,轉而采用了銷售和服務線上線下分離的模式,打造了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新零售模式。
蔚來的線上線下管道均為自營自建,線上官網與APP作為唯一銷售管道,在服務新車銷售的同時,也通過綜合使用者平台将服務、社交、媒體、商場等屬性與車輛定制、管理、車友社交、使用者營運等功能進行整合,還為使用者提供休閑娛樂區域以及提車、維修保養、上門取送車、代客維修等服務。
毫無疑問,這種颠覆性的打法,為經銷商集團帶來了巨大挑戰。
- 3,汽車使用者行為的變化,讓車商迎來從産品營運向使用者營運轉型的挑戰。
随着各種造車新勢力的進入,汽車消費行為發生了變革,汽車使用者行為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就倒逼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政策也必須随之變革。
在這場變革中,汽車使用者行為,主要有以下四大變化:
- 認知年輕化。普通使用者關注汽車的時間大大提前,更多的年輕人提前介入汽車消費。
- 購車場景多樣化。使用者熟悉汽車的管道越來越多,購買汽車的管道也越來越多。
- 購買心理多樣化。決定購買的因素,從之前完全依賴于産品本身,到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轉化。
- 用車定位多元化。汽車不再僅僅是商務需要,也不再是代步需要,而是像玩手機一樣,成為一個玩伴。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汽車經銷商都必須做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從産品思維向使用者思維轉變,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使用者營運是一個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必須借助技術工具來完成。作為一家汽車産業網際網路平台,聯車會精準地把握到這一需求,迅速研發出一套超級車商系統,幫助車商私域營運,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私域營運的核心在于,要與使用者建立親密關系,擷取使用者的信任。聯車會的超級車商系統,基于企業微信開發,具有微信活碼,社群自動回複等工具,全面提高營運效率,實作從産品營運到使用者營運的數字化變革。
- 4,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車商必須直面傳統經銷模式更新的挑戰。
從産品營運到使用者營運,這隻是數字化改造汽車經銷體系的一個層面,也隻是第一步。
放眼整個汽車經銷行業,大的生态體系也在發生變革,傳統的汽車經銷體系,越來越難以為繼,必須進行新一輪的改造更新。
同時,得益于消費更新、新能源倍增和互聯智能普及這三大變化,中國乘用車市場也開始迎來新的增長機會。
資料也印證了這三大變化:
豪華車的市占率從2015年的6.1%攀升到今年的18.2%,并有望在2025年到達22.4%;新能源車今年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輛,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600萬輛大關;智能互聯的滲透率從2015年的7%躍升至現在的42%,并有望在2025年提升到85%。
汽車市場裡的這些新氣象說明,汽車産品和技術在變,市場環境與結構在變,消費者需求在變,管道也必然随之改變。無論是直營制,還是代理制,還是其他新的打法,都要求整個汽車經銷體系要擁抱變化,擁抱技術,擁抱數字化。
《聯車會汽車産業數字化白皮書》由汽車産業網際網路平台“聯車會”獨家調研釋出,聯車會專注為10萬車商提供車源與客源服務,車企、經銷商等尋求合作,請直接與聯車會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