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作者:夜闌先生
“巴勒斯坦的人民鬥争是正義的……但鬥争要注意政策——像‘把以色列趕到大海裡去’這樣的口号太偏激,對你們不利,最好不要提。”

一九六四年,周總理在北京接見了一名志在複國的巴勒斯坦年輕人,對談會上,年輕人姿态謙卑神情恭敬,對周總理的諄諄教誨一再點頭稱是。

這謙和有禮的樣子,任誰也想不到他就是日後有着“中東恐怖之王”之稱的阿拉法特!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阿拉法特為了帶領巴勒斯坦人拿回被以色列侵占的巴勒斯坦地區,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

但他那時候明顯還缺乏鬥争經驗,作為上司人卻放任手下的過激派系大搞恐怖活動,中東局勢為此不斷惡化更新,巴解組織一時間臭名昭著。

而阿拉法特本人,則成了以色列勢必除去的一塊心病,這一生遭到暗殺多達五十多次。

一直到晚年,阿拉法特才及時醒悟過來,對年輕時沒有真正聽進中國上司人極有遠見的勸告後悔不疊。

阿拉法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結局如何?“恐怖之王”這頂帽子是栽贓還是事實?

一、緻力于民族解放

1929年,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地區出生。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彼時,猶太人尚未建立以色列,這塊土地仍歸阿拉伯人所有,中東局勢也相對穩定。

阿拉法特的父親在這裡經商,收入不菲,一家人過得安穩且富足。

在阿拉法特年紀尚小的時候,父親便帶着全家搬去了經濟更為繁榮的埃及首都開羅。

在開羅,阿拉法特得到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他在1944年考上開羅大學。

正是在大學期間,阿拉法特接觸到了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他深深痛恨西方國家對阿拉伯人的殖民掠奪,立志貢獻自己的力量改變這一現狀。

但阿拉法特還沒來得及有什麼實際行動,巴勒斯坦就先一步陷入巨大危機。

阿拉法特此前從未當過一回事的“猶太複國主義”一下子喧嚣塵上,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猶太人找到美國華爾街大亨,不知道暗地裡達成了什麼交易,竟然說服美國政府摻和進中東事務,幫助猶太人建國。

而這建國的位址,正是屬于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地區!在美國的操縱下,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開治理。

這項決議十分離譜,占巴勒斯坦地區人口大多數的阿拉伯人隻分到小小一片土地,而占少數的猶太人則分走了大部分。

是可忍孰不可忍,阿拉伯人怒火沖天,幾大阿拉伯國家當即組成聯軍,勢要與猶太人打個你死我活。

青年阿拉法特熱血沸騰,巴勒斯坦是他的故鄉,怎麼能夠拱手讓人?

他加入埃及軍隊,與阿拉伯聯軍一起,在1948年猶太人建立以色列當天進入巴勒斯坦地區,并與之爆發激烈武裝沖突。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争,也是阿拉法特第一次參加的和以色列的戰争。

他在戰争中嶄露頭角,雖然年紀輕輕卻因為表現出色當上了埃及軍隊的一名軍官。

但這場戰争打得并不順利,阿拉伯聯軍浩浩蕩蕩勝券在握,本以為打敗以色列軍隊,阻止以色列建國隻是時間問題。

但沒成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會強勢橫插一腳,明目張膽支援以色列。

阿拉法特眼睜睜看着聯軍敗在以色列的槍炮之下,他們土地就此被猶太人侵占。

這次失敗深深刺痛了阿拉法特,他化悲憤為力量,決心一定要重振阿拉伯民族,消滅以色列,将猶太人驅趕出巴勒斯坦地區。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為着這一目标,阿拉法特去到開羅的一所軍事學院進修軍事理論,畢業後回到埃及軍隊,軍銜直接升成工兵少尉。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争爆發,英法為了從埃及手中争奪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對埃及發起襲擊,以色列打算從中分走一杯羹,也加入進英法聯軍。

阿拉法特帶領埃及的軍隊再次投入到戰争當中。

這場反殖民鬥争雖然在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死傷無數異常慘烈。

阿拉法特一次次眼見流血與犧牲,那顆心逐漸冷硬起來:要獲得最後的勝利,這一切無可避免。

次年,阿拉法特離開埃及前往科威特,來到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的大學營。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裡的巴勒斯坦年輕人都以重返祖國為目标,以打倒以色列為己任,每個人都與阿拉法特志同道合。

1959年,他們成立了旨在推翻以色列統治的“法塔赫”組織。

在這一時期,組織中制定的種種針對以色列的措施都還在正常範圍,最過激的行動也隻是試圖毀掉以色列的基礎設施,整體上比較溫和。

除了法塔赫,巴勒斯坦還有其他幾股民間勢力,他們也在用他們的方式為拿回故土而努力。

1964年,為了壯大力量,所有這些組織的重要成員彙聚在耶路撒冷開了一場會議。

會上,大家決定團結起來,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法塔赫是巴解組織中的最大派别,威望極高。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後來,作為法塔赫上司人的阿拉法特由此一躍成為巴解組織的主席,開始上司巴勒斯坦人民進行武裝反抗鬥争。

隻是,這場為了民族解放而展開的正義鬥争漸漸變了味,巴解組織竟然開始走上一條反社會的道路,成了“恐怖”的代名詞。

二、逐漸失控的巴解組織

原本,其他阿拉伯國家對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這事一直與巴勒斯坦人民同仇敵忾;

對于他們這些遭難的兄弟,多年來始終秉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一原則,能幫一把是一把。

可沒想到逐漸走向極端的巴解組織竟然成了白眼狼,竟想推翻收留他們的約旦,鸠占鵲巢取而代之,這實在寒了阿拉伯兄弟們的心。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事要從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争說起。

當時以色列建國已有将近20年,在美國的扶持下實力大增,這次戰争僅僅用了六天時間就大勝阿拉伯聯軍,國土面積比之前擴大了足足三倍。

而巴解組織及其旗下的遊擊隊在戰争之後元氣大傷,不得不遷到約旦休養生息。

約旦在殖民統治時期之前,便是巴勒斯坦地區的一部分,也算是巴勒斯坦人“一母同胞”的兄弟。

約旦國王侯賽因一世有情有義,當初二話不說就接收了巴勒斯坦難民。那時巴解組織無路可去時,也同意他們紮根約旦,再謀複國大事。

巴解到了約旦,是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他們以難民營為基地,不斷發展自身力量,很快内部的武裝人員就超過了一萬人。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些遊擊隊員每天拿着武器裝備到大街上巡邏,視警察為無物,盤剝平民,讓約旦苦不堪言。

不僅如此,巴解還常常派兵偷襲以色列,可以色列卻把約旦視作報複對象。

約旦才吃過敗仗根本沒有一戰之力,這個時候怕沖突更新,被以色列打了也不能還手。

對此,惹來戰火的巴解非但毫無歉意還嘲笑約旦軍無能。

此後巴解愈加變本加厲愈加嚣張,與約旦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

他們不僅将約旦的油田搶來占為己有,還在1970年6月生起暗殺約旦國王的念頭,妄圖颠覆約旦政權占領約旦國土。

當然,巴解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但這也足夠讓約旦與他們撕破臉皮。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國王侯賽因一世大為光火,可對這些武裝分子他又不能輕舉妄動,他隻能叫來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質問此事。

巴解組織不是打着解放巴勒斯坦的旗号進行正義鬥争嗎?怎麼開始用武裝力量為非作歹?對此,阿拉法特要如何解釋呢?

阿拉法特被問得啞口無言,對巴解的種種惡行他隻能無力地說一句:“巴解在失控,我毫無辦法。”

組織由好幾個派别組成,有溫和派也有激進派,阿拉法特雖說處在最高統治地位,但并不是全盤都由他說了算。

他對組織裡的“法塔赫”有絕對發言權,但是卻無法掌控其他派系,像是巴解裡的“人民陣線”,已然成了無法無天的恐怖分子的滋生地。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暗殺約旦國王的事還沒過去,在那年9月,人民陣線又以巴解的名義進行恐怖活動,幹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劫機案。

他們劫持了三架搭載三百多名西方乘客的飛機,一路飛到約旦國内的機場,以此為要挾向全世界放話:

以色列必須釋放全部巴勒斯坦囚犯,不然這300個人質都得死。

西方世界不管巴解内部如何,直接向阿拉法特對話道:“如果不能保證人質安全回家,那麼西方的軍隊将讓巴解組織從此不複存在。”

阿拉法特簡直一個頭兩個大,急忙召開記者會聲明巴解立場,最後好不容易扛住巨大壓力叫停手下的活動。

但為了證明巴解并不懼怕西方世界,巴解組織在放了人質之後仍舊炸掉了飛機。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這樣的恐怖行動不僅讓巴解在國際上人人喊打,還引來後續一連串麻煩。

三、和平建國,後悔沒聽中國勸告

劫機事件之後,美國和歐洲方面不斷向約旦施壓,如果約旦繼續放縱巴解在境内活動,極有可能遭到軍隊掃蕩,承受滅頂之災。

約旦早已恨透了巴解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早就想挖掉身上這個毒瘤。

9月15日,約旦國王趁國際上罵聲一片,果斷做出反應:将巴解清繳出境!

這下,這對阿拉伯兄弟是徹底翻了臉,阿拉法特再不想與約旦起沖突,這時候也隻能迫于形勢與約旦斷交宣戰。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阿拉伯世界頓時鬧翻了天,叙利亞首先站出來為阿拉法特打抱不平,派軍隊越過邊境,支援巴解向約旦示威。

其他阿拉伯國家倒是按兵不動,但都認為是約旦倒向了西方世界,紛紛表示譴責。

而以色列也在這時候來趟渾水,空軍大搖大擺飛入戰區,為約旦站台,威脅叙利亞退兵。

這場混戰在後來被稱作“黑色九月”,叙利亞早早被打退出場,巴解與約旦在埃及的調解下表面上握手言和,但仍然沖突不斷。

到1971年時,巴解戰死兩萬五千人,再無還手之力,最終被約旦清除出境,死傷慘重顔面盡失。

走投無路的巴解最後來到黎巴嫩邊境,并以此為據點打算東山再起。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但這時候的巴解内部已然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就連領袖阿拉法特也忘記了進行鬥争的初衷,開始走上一條複仇之路。

他們以“黑色九月”為名,組織激進分子将矛頭對準以色列、約旦、美國以及英國,用報仇的名義進行恐怖活動。

在七十年代,“黑色九月”就像是一塊陰影,深深籠罩着中東地區。

他們襲擊黎巴嫩基督徒和以色列平民,在慕尼黑奧運會屠殺以色列參賽者,甚至喪心病狂到刺殺約旦總理。

所有這些遭到恐襲的國家和地區對巴解、對阿拉法特恨之入骨;

尤其是以色列,其情報組織“摩薩德”光是針對阿拉法特的暗殺就進行了57次。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而阿拉法特也屬實是個傳奇人物,次次都能在暗殺中順利躲過,就連以色列人都承認這是天意,阿拉法特是一隻“不死鳥”。

阿拉法特也滅不掉以色列,而以色列殺不死阿拉法特。

相反,阿拉法特還因為帶領巴解進行這些天怒人怨的行動,讓巴解在國際上形象大跌,成了非正義的一方。

當時間跨入80年代,逐漸蒼老的阿拉法特終于醒悟過來;

當年中國周總理的勸告是正确的,他們的方式偏激又殘暴,傷害到無辜平民,這的确對今後的鬥争極為不利。

而且那麼多年過去,以色列已經站穩腳跟,阿拉伯國家再也趕不走猶太人。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他們别無他法,隻能與以色列緩和關系,才能逐漸走出中東的混亂局勢,謀求未來的發展。

眼見各國都不想再打仗,阿拉法特也不能一直執拗于消滅以色列,他開始在國際上四處活動,用政治與外交手段争取和平建國。

終于,在1988年,巴勒斯坦國正式宣告成立,建國當天,阿拉法特向全世界宣告,巴解将不再進行任何恐怖主義行動。

40年過去,巴勒斯坦人民做過鬥争,走過彎路,曆經種種磨難,終于為自己掙回了一席之地。

而阿拉法特,因為選擇放下武力與以色列和解,還在1994年被發放了諾貝爾和平獎。

結語

巴以積怨已久,得來不易的和平并沒有維持太久。

中東阿拉法特:劫人質炸飛機,躲過57次暗殺,卻獲諾貝爾和平獎

二十一世紀初始,兩國再次因為領土、宗教等沖突發生沖突,新仇舊恨一發不可收拾。

巴勒斯坦接連被以色列軍隊進攻,而以色列則多次遭到恐怖襲擊。

阿拉法特被以色列冠上“恐怖之王”的帽子,境内凡是發生自殺或者爆炸,一律指責這是阿拉法特一手策劃。

2004年,被稱作“不死鳥”的阿拉法特因突發疾病在巴黎治療期間不幸身亡。

但他究竟是因病而死,還是被投毒暗殺一直争議不斷,至今沒有定論。

縱觀阿拉法特這一生,雖然與“恐怖”扯上關系,但不可否認,他終其一生都在為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巴勒斯坦人不會忘記他。

-完-

作者 | 羽雪

編輯 | 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