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本文介紹了B站彈劾的機制,并從使用者的角度和産品的角度分析了彈劾功能的價值。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Danmaku是在網上觀看視訊時彈出的評論性字幕,現在是視訊網站的基本功能之一。

B 站作為螢幕式視訊網站,在其發展初期,各種玩梗的幕布、平移屏、劇情畫面吸引了一二次元迷入 B 站一起看動畫,引發了動畫必須拉開帷幕的現象。

彈劾不僅是内容評論功能的演變,更是一種強開放、強包容的動态溝通媒介,甚至形成了獨特的彈劾文化。

<h1頭條原産地"h2">首站和B站的彈劾機制</h1>

B站的彈劾機制主要分為三部分:使用者發送彈劾幕、彈劾監督、設定彈劾顯示界面,具體流程如下: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使用者發送彈劾:B站将彈劾級别分為正常和進階類别:

使用者可解答問題成為會員,可免費發送普通螢幕;

使用者支付UP Master 2硬币,并在通過UP Master Review後發送進階螢幕。

普通螢幕是平台預設格式,進階螢幕可以自定義螢幕顔色、字型大小、文字字型、旋轉方向、生存時間、運動模式等,具體設定界面如下: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彈劾條例:

根據算法和人工操作,攔截使用者發送的不合理畫面;

對于顯示的彈劾,全站使用者對其合理性有監督,并有權舉報不合理的彈劾;

根據彈劾池的有限數量,調整可以顯示的螢幕。彈劾池可以了解為先進先出的隊列,隊列大小是固定數量的彈劾,超過案件,第二槍的帷幕會擠出第一槍的帷幕。

使用者設定彈劾顯示界面:對于多樣化的螢幕,使用者可以按類型屏蔽,也可以設定是否防屏蔽字幕,進而減少螢幕對内容觀看體驗的負面影響。

使用者還可以調整螢幕的不透明度、顯示區域、螢幕速度、字型大小等,具體設定界面如下: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我從使用者的角度和産品的角度分析了彈劾對B站的價值。

<h1頭條起源"h2">,使用者視角</h1>

站點 B 中有兩種主要類型的使用者:

一是觀看視訊,普通使用者的消費内容;

一個是UP大師,他制作内容并要求觀衆的品質。

B站具有循環雙邊效應,即平台兩端普通使用者與UP主站之間的互動,使用者回報和規模幫助UP主站産生更好的内容,而UP主站組的擴大将吸引更多的普通使用者到B站。

彈劾在B站的雙邊效應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将兩端的使用者聯系得更緊密,加速了兩端使用者價值的轉化。

<h2 頭條原産地""h3" > 1. 普通使用者</h2>

1)解決劇情無法遵循的"共生"評論的痛點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需求層次從高到低,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嚴需求和自我實作需求。社會化是一種社會活動,它允許個人互相交流,并在物質和精神上進行交流,這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彈劾的本質是使用者群體能夠基于觀景平台(同一空間)在"同時空"内做出社交陳述,即在觀看過程中的"共時"評論。

與點贊、評論、轉發等功能相比,"共時"螢幕讓使用者不再有空間、時間限制,滿足年輕使用者在那一刻的及時互動和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彈劾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因為它遵循情節。

2) 自由發表意見

彈劾帶有匿名屬性,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更寬容的平台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評論功能可以追溯到使用者的真實資訊。當然,彈劾并不意味着對言論的内容沒有限制,而是讓使用者有了更随意和真實的,不用擔心網絡暴力和過度克制自己。

3)為内容增添樂趣

畫筆屏、全屏屏、彩屏和特效屏等子彈形式給使用者帶來視覺刺激,強化内容本身對使用者的感官沖擊。

此次彈劾的精彩程度不亞于視訊内容本身,目前B站使用者已經形成的觀看視訊必須拉開帷幕。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彈劾幕布上各種高頻詞彙,形成了年輕人的潮流文化。根據B站的2019年彈劾報告,B站使用者發送了超過14億次彈劾,其中包括329萬次最佳年度"AWSL"。

事實上,彈劾文化不僅在次元領域盛行,在綜藝、電影、遊戲視訊等領域,彈劾也逐漸成為年輕人溝通的主流方式。

4)消除孤獨

因為彈劾具有沒有時空距離的特點,是以形式豐富的彈劾營造出多人合作評論場景,具有社群氛圍。

各種"前向高能量警示""彈跳盾""保護"的畫面讓使用者仿佛有人陪伴着電影,形成群聯式電影,消除觀看影片的孤獨感。

彈劾不僅搭建了使用者與UP主站之間的雙向溝通橋梁,還激活了使用者之間的溝通。喜歡相同偏好的觀衆更有可能在彈劾的重壓下産生共鳴和分享。

<h2頭條原産地"h3">2. UP大師</h2>

1) 解決使用者回報無法可視化每個内容周期的痛點

對于 UP 所有者,單個視訊内容的核心營運名額是播放、螢幕、保留、評論、共享、硬币、收藏夾、收費。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隻有彈劾和保留的兩個名額是單個内容細分的結果,内容周期為 X 次元,數量/比例為 Y 次元。其餘名額是整個内容的最終産出結果,如下圖所示。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B 站彈幕功能有何價值?一、B 站的彈幕機制二、使用者視角三、産品視角

螢幕在視訊上直覺地反映了使用者的回報熱度,大量的剪輯表明使用者已經收到了大量的回報,使得建立流量變得更加容易。

UP大師可以快速定位彈劾的熱門時間段,并分析該時間段螢幕的具體内容,以便他們能夠準确了解使用者的情緒取向,然後優化後續内容。

例如,在上面的子彈熱點地圖中,00:30 和 02:30 都是 up 主可以關注的時段。前者的彈劾數量最多,代表了該期間使用者對内容關注程度最高的,而後者由于彈劾數量出現短期高峰,使用者關注度突然回流。

2)擴大内容上的資訊量

使用者通過螢幕重新制作的内容,向上呈現給使用者的主要内容不再僅僅是視訊本身,還增加了對螢幕内容的再現。

B站經常出現這樣的彈劾:"從電影院回來看銀幕版","從愛知回來看彈劾"......這就是彈劾的上訴。

B站不乏科普人才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彈劾的有效解釋和補充了資訊的内容。

另一方面,視訊内容很難讓使用者每時每刻都集中精力,導緻使用者容易陷入審美疲勞的時期。

然而,彈劾帶來的娛樂資訊與内容本身不同——它可以通過彈劾的短暫、局部和離散效應,有效地轉移使用者的注意力,調整疲勞,進而延長使用者的留存時間。

3) 增加内容的傳播屬性

每個使用者都是一個資訊傳播節點,每一次審查、轉發、喜歡實作資訊的傳播。

基于彈劾的溝通效應模型可分為認知效應、情緒效應和行為效應。

認知效應展現在使用者因彈劾而對視訊内容的第一印象。螢幕數量是衡量内容受歡迎程度的名額之一,主要是為了吸引使用者進入并觀看視訊。例如,對作品主題不感興趣的使用者選擇觀看它,因為螢幕數量巨大。

情緒層面起上下起伏的作用,這不僅說明彈劾在認知層面起着有效作用,也為行為層面奠定了基礎。其效果展現在: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彈劾引發了使用者情緒的轉變,從原本打算放棄到留下來繼續觀看,送彈劾。

行為層面的效果是使用者因為螢幕而獲得良好的觀影效果,并且可以量化傳播,如分享給朋友,獎勵UP大師。

<h1頭條原産地"h2">iii、産品前景</h1>

< h2 頭條原産地"h3" > 1. 提高使用者留存率</h2>

彈劾解決了使用者的"共同時間"評論故事,UP大師可以更準确地了解每個時間段的内容問題痛點,同時也讓平台兩端的普通使用者群和UP主群互相了解更多。

UP主站可以通過制作使用者喜歡的内容來獲利。普通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喜歡的視訊内容,滿足雙方的需求,進而增加使用者在兩端的留存時間,降低流失率。

<h2頭條原點"h3"> 2. 開發UGV-PUGV模式</h2>

在内容構成方面,B站視訊主要由專業使用者制作的内容(專業使用者生成視訊,PUGV)組成,這是UP大師的原始視訊。彈劾是使用者制作内容(UGV)的一種形式,它處理PUGV,将使用者從觀衆轉變為鏡頭螢幕的再制作人,并刺激UP大師制作更專業的内容。

根據B站2019年第三季度的業績:PUGV内容占B站整體播放量的90%。

2019年B站Q2結果顯示,平均每月有85萬名活躍的UP使用者在B站上傳240萬個視訊,平均每日在平台上觀看視訊超過5.86億次。B站有18億次反彈互動,同比增長180%。

這種UGV-PUGV模式允許站B的核心流量由廣泛的腰部内容創作者貢獻,避免了平台依賴頭部創作者的陷阱。由于内容本身的極大豐富,縮短了腰部内容與頭部内容品質之間的差距,使腰部的内容創作者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h2 頭條起源"h3" > 3. 搭建雙向情感橋梁</h2>

舉個簡單的例子:UP主要在視訊中調用使用者"在螢幕上播放保護",然後普通使用者瘋狂地輸出"保護"螢幕。結果,UP主站和普通使用者通過彈劾完成了互動交流。

B站從單向視訊播放平台,進入雙向情感連接配接平台,而幕布是連接配接雙向情感的橋梁。彈劾不再反映對電影的簡短看法,而是表達了對UP大師實作精神共鳴的情感傾向。

"在B站,每月有超過14億次彈劾和評論的互動,這些螢幕的互動實際上是心靈和情感的碰撞,"B站首席執行官陳睿說。彈劾把B站變成了一個社群,而這個社群是一個真正觸動人心、有溫度的社群。"

<h2頭條原産地"h3"> 4. 延伸支付模式管道</h2>

付費使用者可以解鎖更多的PIN螢幕,如果使用者想要發送進階螢幕,他們将需要支付UP master 2硬币。進階螢幕擴充了B站的按次付費頻道,并養成了為内容付費的習慣,幫助B站整體盈利。

本文最初由 smh.com.au 最初釋出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允許轉載。

該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