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透視GoldenDB蟬聯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背後的布局

作者:暴走通信

近期,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最新釋出的《2021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行業内引起熱議。

“報告“指出,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是資料庫廠商的技術和服務從“先進”走向“成熟”的标杆。而信創目标已經成為了中國金融級資料庫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自2020年的金融信創元年,中國資料庫迎來了高速發展的三年。

“報告”還從産品功能、架構設計、運維與安全、生态建設、服務與市場、最佳案例等多元度對提供分布式資料庫及衍生服務的中國資料庫廠商進行綜合評測。評測顯示,中興通訊旗下金篆信科GoldenDB以總分28.15的成績位居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位置,這也是GoldenDB繼獲得2020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之後再次被評選為國産分布式資料庫金融行業第一位置。

透視GoldenDB蟬聯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背後的布局

(來源自《2021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市場報告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從GoldenDB分布式資料庫市場地位的奠定,到車用作業系統榮獲“2022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鍊百強”,再到伺服器與存儲、資料中心建設等硬體層面的連續市場突破,中興通訊自提出“數字經濟築路者“定位以來,不斷強化了其在數字化轉型底層能力的研發投入和市場布局,軟硬體産品能力黏性強,整體布局優勢得以顯現。

大資料與信創需求背景下 分布式資料庫需求增量顯著

伴随各類智能物聯裝置的推廣以及雲計算的進一步應用,全球資料産生量不斷上升。

IDC最新資料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産生的資料總量将達48.6ZB(澤位元組,簡稱ZB,1澤位元組約等于10萬億億位元組),占全球的27.8%。

受國内資料量需求的快速增長,與資料的存、算、管、用密不可分的資料庫市場創新加速,産業格局得以重塑。據信通院預測,中國資料庫市場2020-2025年複合增長率将高達 23.35%,2025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88億元。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考慮到目前國産資料庫市占率仍處于較低水準,未來随着大陸資料庫市場規模擴大與國産資料庫替代加速,國産資料庫有望同步擴大存量與增量市場,國産資料庫市場空間前景廣闊。

除了大資料需求之外,信創政策的推動是國産資料庫替代空間廣闊的主要原因。

2021 年 11 月,工信部相繼釋出工業綠色、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大資料産業等“十四五”發展規劃,鼓勵軟體及相關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對綠色發展、産品疊代及技術創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2 年,深圳和北京先後出台信創産業扶持政策,其中深圳市發改委釋出的《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若幹措施》就明确指出,新增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中信創産品的采購比例,國資國企不低于40%。

然而,無論是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難以打破的行業格局,還是在滿足高并發、分析等市場需求方面的力不從心,分布式資料庫憑借其有效解決現有網際網路環境下海量資料、高并發計算的資料需求特征,更好的滿足大資料分析的需求,逐漸成為國産資料庫廠商的産品發展共識。

“報告”認為,分布式改造結合國産化替代率到2025年預計将達到55%,到2030年預計将達到80%。

透視GoldenDB蟬聯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背後的布局

(來源自《2021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市場報告》)

金融行業國産資料庫格局基本顯現 GoldenDB蟬聯“報告”排名第一

正如“報告”中所指出,分布式資料庫的概念在2019年之前仍然是一個不确定的資料庫市場發展方向,中國各資料庫廠商也才方興未艾,行業終端使用者保持觀望。

然而,僅僅過去三年時間,無論是從多管道的測評結果還是行業終端應用的體驗來看,國産資料庫已經從百花齊放快速過渡到頭部市場格局基本顯現,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報告”看來,透視金融領域的客戶案例是分布式資料庫這塊“鋼鐵”淬火和回火效果的證明,也是衡量資料庫廠商的技術和服務從“先進”走向“成熟”的标杆。

一方面,在信創政策推動下,金融信創遵循“先試點後全面,由外圍到核心”的技術推廣路線,快速從單點試點擴容至全行業大規模試點應用,從開始的OA、郵件系統進行國産化切換,逐漸推進到了核心交易系統的全棧國産化切換。

另一方面,随着數字業務應用的增多和銀行IT優勢的逐漸凸顯,傳統銀行和數字銀行之間的股本回報率差異突顯。數字銀行和非銀金融科技公司進入銀行業正在刺激傳統銀行和信用社加速擁抱數字化創新,以挽回正在失去的市場佔有率。

而作為基礎軟體三駕馬車中最關鍵的一環的資料庫,一直占據着金融業各類在IT基礎設施投入中不少的份額和關注度。根據沙利文的測算,銀行業資料庫投入占軟體投入的60%。

此外,“報告”将金融領域的應用作為衡量資料庫廠商成熟與否的标志,原因在于相比其他領域,金融行業對資料庫的要求無疑是最高的。

以率先在國有大中型銀行中實作了核心業務系統分布式架構轉型的中信銀行“淩雲”系統為例,為確定投産切換的順利進行,中信銀行與中興通訊雙方項目團隊整體按照3億使用者、15億賬戶、日均交易量3億筆等相關業務運作名額,前後進行了十輪的演練。該系統于2020年5月3日14點正式對外營業,投産至今運作平穩,表現優于傳統核心系統,且大幅降低了核心系統重構的成本。

淩雲工程成功實踐,為銀行業提供了核心銀行系統分布式轉型的“中信方案”,也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區域性金融機構打開了一扇通往分布式核心轉型的大門,從經濟性、方案選擇、工程實施等方面,讓開展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實施變得有章可循。

随後短短幾年間,GoldenDB在中國建設銀行新一代對私核心業務系統、中國工商銀行IPVS業務系統、國家開發銀行新核心工程以及國泰君安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統等全系列金融機構實作商用投産,引領了國有大行及頭部券商核心改造實踐。

“報告”認為,随着方案和标準成熟化,遷移改造工程工具化模闆化。經曆大型銀行的驗證和長時間的穩定投産增強信心,未來并網運作時間将趨向于0。

GoldenDB能夠在短期内實作金融領域的快速突破,很大程度歸因于其率先突破大型銀行天使客戶所建立的行業信心,而這與中興通訊20多年資料庫研發技術積累以及圍繞數字化轉型能力建設的橫向布局密不可分,這恐怕也是其能夠蟬聯“報告”國産分布式資料庫金融行業第一位置背後的深層原因。

不斷拓展橫向業務 中興通訊數字化能力整體優勢顯現

“面對目前不确定的時代,其中一個确定性的趨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

在近期舉辦的2022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中興通訊進階副總裁、首席戰略官王翔深度闡述了該公司多年來通過研發創新,與生态合作夥伴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通過對比中興通訊近三年的财務資料和産品釋出,不難發現,GoldenDB在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應用隻是其中一角。從晶片、資料庫、作業系統等底層核心技術,到網絡、算力、資料中心、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中興通訊在保持原有業務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在拓展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業務。

在實踐層面,中興通訊不僅通過自身南京濱江智能制造基地的數字化改造實踐,實作了超過100個數字化的場景應用,還将這些能力進行了子產品化、原子化封裝,與超過500家合作夥伴在工業、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開展創新實踐。

透視GoldenDB蟬聯中國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第一背後的布局

(中興通訊南京濱江智能制造基地生産場景)

觀察發現,針對不同行業需求,中興通訊還陸續成立了礦山、冶金、汽車電子、東數西算等行業特戰隊,以集中優勢資源,實作垂直領域的定點突破。

近期公布的工業和資訊化部主辦的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評選結果顯示,中興通訊助力合作夥伴在能源、工業、文旅、農業、水利等領域打造的5G賦能數字化創新項目在大賽中獲得多項最高榮譽。作為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賽事,“綻放杯”的評選認可,一定程度反映了業界對中興通訊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的認可。

而這一點在其财報資料中也得以展現。2022年中興通訊前三季度财報顯示,以伺服器及存儲、終端、5G行業應用、汽車電子、數字能源等為代表的第二曲線業務保持快速增長,第二曲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40%。

數字化能力的建設從來不是孤立的存在,從局部到整體的透視,GoldenDB蟬聯“報告”國産分布式資料庫金融行業第一位置,恰恰是其在數字化轉型能力建設上的長期堅持,整體布局優勢得以顯現的展現。面向持續加大投入的算力市場,和更廣闊的産業數字化轉型機遇,以“數字經濟築路者”為定位的中興通訊或将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