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氪 | 本地業務凸顯韌性,美團Q3扭虧為盈

作者:36氪

文 | 範亮、劉玥婷、黃豔陽、黃繹達

編輯 | 黃繹達

11月25日港股盤後,美團-W(證券代碼:3690.HK,以下簡稱:美團)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報。

财報顯示,2022年三季度美團實作營業收入626.19億元,高于彭博一緻預期的623.78億元,同期實作經調整淨利潤35.27億元,遠超彭博一緻預期的8.38億元,2021Q3為-55.27億元。

從經營資料上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美團的交易使用者數達到6.87億人,同比增長2.9%,活躍商家數為930萬戶,同比增長11.3%。在疫情反複、宏觀承壓的大背景下,美團的使用者增長已顯現出了邊際放緩的态勢。

整體來看,雖然面臨着宏觀環境以及使用者增長乏力帶來的挑戰,美團在本季度依舊實作了核心業務的穩健增長、新業務虧損收窄,在降本增效等諸多措施的助推下,美團在本季度交出了一份遠超市場預期的答卷。

那麼,美團這份财報究竟如何?美團的未來怎麼看?

01 财務綜述

美團在2022Q3単季實作營業收入626.19億元,同比與環比增速分别錄得28.24%和22.93%。在核心業務收入增長修複的助力下,美圖在本季度的收入不僅超市場預期,同期收入增長較之前兩個季度有明顯加速。

智氪 | 本地業務凸顯韌性,美團Q3扭虧為盈

美團単季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36氪

收入結構方面,從今年Q2開始,美團啟用新口徑重新劃分了業務分部,新業務口徑下包括了核心本地商業和新業務兩大業務。其中,核心本地商業包括外賣、到店、旅遊、閃購、民宿、交通票務等,新業務則包括了優選、買菜、網約車、共享單車、充電寶、餐飲管理系統等新業務。

自啟用新的業務口徑後,美團的收入結構在Q2、Q3兩季總體保持穩定,結構上則以核心本地商業為支柱。以Q3資料計,核心本地商業的收入占比約74%,新業務的收入占比約26%。

智氪 | 本地業務凸顯韌性,美團Q3扭虧為盈

美團新業務口徑下的收入結構 資料來源:wind,36氪

從美團披露的各業務分部的增長情況來看,新業務在本季度的增長相對更加強勁,在今年Q3的単季收入同比錄得39.7%,核心本地商業同期的收入同比為24.6%。從趨勢上看,核心本地商業在Q3的增長較Q2有明顯恢複,受疫情影響核心本地商業在Q2的単季收入同比僅9.2%

但從收入結構的微小變動可以看出,增長更加強勁的新業務收入占比卻環比下降了1.6pct,這主要在于:

1. 新業務的業務規模遠小于本地商業,基數效應明顯;

2. 公司收入支柱核心本地商業在本季度的增長修複,是驅動公司本季度收入超預期增長的核心力量。

費用支出方面,降本增效成果顯著,銷售費用率、一般計行政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作為費用支出大頭的銷售費用同比大幅下降,疊加收入增長,共同驅動了銷售費用率在本季度出現了約6pct的同比下降,為成本控制做出了較大貢獻。

智氪 | 本地業務凸顯韌性,美團Q3扭虧為盈

美團単季銷售費用支出及銷售費用率 資料來源:wind,36氪

利潤方面,在收入增長與降本增效的合力驅動下,美團在本季度實作經調整的淨利潤35.27億元,看同比實作了扭虧為盈,利潤數額也超過了市場預期。

從業務結構上看,核心本地商業的利潤持續增長,并連續兩個季度的利潤率均超過20%,新業務的虧損持續收窄。由此可見,兩大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是Q3淨利潤超市場預期的關鍵。

02 财報亮點解讀

核心本地商業:支柱業務強勢增長

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主要包括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和旅遊,以及美團閃購、民宿及交通票務。本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實作收入463.28億元,同比增長24.6%,環比增長26%。

随着防疫政策的邊際放松,疊加更有效的交易使用者激勵政策,本季度美團的經營資料有明顯改善,即時配送(包括餐飲外賣及閃購業務)交易筆數錄得50.25億,同比增長16.2%;本季度美團的交易使用者數目和活躍商家分别錄得6.87億和930萬,同比分别增長2.9%和11.3%。

在各項經營資料的支撐下,本地商業下的子項收入均實作強勢增長。其中,配送服務實作收入201.07億元,同比增長30.6%,環比增長26.06%;傭金實作收入160.79億元,同比增長21.9%,環比增長28.86%;線上營銷服務實作收入86.38億元,同比增長8%,環比增長18.39%。

具體來看各業務闆塊,美團的餐飲外賣及閃購業務在2022Q3的總訂單量同比增長16.2%。餐飲外賣業務在八月初最高單日訂單量超越6000萬單,主要系美團在消費者和商戶兩端均得以優化。

消費者端,美團通過優化營銷政策、精細化營運及多樣化的活動,使得平台的交易使用者數目有所增長,且季度消費頻率創曆史新高;商戶端,美團在早餐、下午茶及宵夜品類中上線更多餐廳,增加了平台上的活躍商家數目。

本季度,美團閃購業務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态勢,使用者數量、購買頻率及留存率均同比提升,超市、鮮花、酒水飲料、非食品專賣店及寵物護理等品類持續快速增長。随着美團持續加強與主流品牌的合作,比如平台上Apple的授權經銷商覆寫擴充至200個城市以上,平台活躍商家數目及新入駐商家數目均随之同比增長30%。

在暑假旺季的加持下,本季度美團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表現穩健,年度活躍商家及季度交易使用者的數目均達曆史高位。

到店方面,美團通過疊代營運政策,提升了商家和消費者使用的便捷程度和效率,并快速捕捉消費趨勢的變化,如寵物護理及醫療服務、露營及其他時尚消費品類于季度内實作快速增長。受疫情反複的沖擊,跨城旅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本地住宿的需求相對較具韌性。美團發揮其本地服務的優勢,在部分城市推出特色本地旅遊及住宿。

盈利能力方面,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在2022Q3的經營利潤率為20.1%,同比增長8.9pct,環比下降2.4pct。主要系本季度疫情好轉後,餐飲外賣及美團閃購業務的毛利率均有所增加,以及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采取降本增效措施,而環比略有下降則是受騎手季節性補貼增加導緻利潤空間收窄。

總的來看,作為美團的業績支柱,核心本地商業的業績在本季度同比和環比兩方面均出現明顯改善。未來,餐飲外賣及閃購業務仍将是美團的基本盤,而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在發揮本地服務優勢及降本增效措施下,有望成為更強勢的業績增長點。

新業務:虧損幅度收窄

新業務主要包括美團優選、美團買菜、餐飲供應鍊(快驢)、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充電寶、餐廳管理系統及其他非核心業務。

2022年第三季度,新業務實作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39.7%,環比增長 14.8%,與一緻預期基本持平,該業務在本季度的大幅增長主要受商品零售業務的擴張推動以及其他新業務的季節性因素所緻。

盈利能力上來看,2022年第三季度,新業務實作經營虧損68億元,同比減少32.5%,環比減少 0.3%。同期新業務實作經營虧損率41.6%,同比收窄44.4pct,環比收窄6.4pct。經營虧損及經營虧損率均有所改善,一方面由于商品零售業務的經營效率有所提高,商品零售業務的經營虧損持續收窄;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及開支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提升。

具體至業務來看,季度内,公司已将美團優選品牌定位更新為“明日達超市”,截至2022年9月底,明日達超市已覆寫近3000個市縣。

在選品、定價政策、配送效率及供應鍊管理方面,美團優選試行行業領先的智能分揀系統,為消費者提升配送體驗的同時,降低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在物流方面,美團将冷鍊物流應用至包括肉類、禽類、水産及冷凍食品等更廣泛的品類,并利用全國性的物流網絡支援鄉村振興及農産品流通,帶動農産品的總銷售額貢獻日益增加。

美團買菜方面,受益于産品及服務的改善以及消費者心智的加強,該業務在季度内持續保持同比強勁增長。業務新動向上,公司增加了本地及季節性産品的供應,推出了本地尖貨項目,并與地方政府及産品原産地的農民緊密合作,能使産品更有效地送達本地消費者手中。

總體來看,盡管疫情對美團的新業務帶來了短期影響,但得益于經營效率的提升,成本開支的大幅降低,新業務的盈利能力已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未來,随着業務整合的加速、經營效率的改善、供應鍊的優化,新業務的經營虧損有望進一步收窄。

03 小結與展望

疫情之後,與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相比,美團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不同于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各項業務單邊受到宏觀環境以及疫情的壓制,美團同時具備到店與到家兩個業務大類的特性,使得公司具備着獨特的逆周期能力。

到店與到家兩項具有相反性質的業務,在疫情後展開了一場拉力賽。一方面是疫情封控下,消費者出行頻率大幅下降導緻的到店業務的受損;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對外賣、閃送等到家業務需求的激增。

從本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美團業績同比及環比大幅增長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外賣、買菜等到家業務在防疫政策維持收緊下的繼續增長;二是到店業務在疫情相對Q2緩和後的弱複蘇。

就核心商業業務而言,2022Q1前,美團将外賣及到店等業務分開披露,2022Q2後,盡管上述兩項業務的财務資料被合并列示,但從趨勢上來看,我們還是可以判斷外賣、閃購等到家業務與酒店、餐飲、旅遊等到店業務的強弱勢表現。

本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實作收入463.28億元,同比增長24.6%,環比增長26%。而從背後的業務資料來看,配送服務實作收入201.07億元,同比增長30.6%,環比增長26.06%,跑赢核心商業業務整體增速。是以,我們可以推斷,本季度美團核心商業業務收入的強勁增長,主要還是外賣等到家業務貢獻所緻。

在美團優選、美團買菜、共享出行等新業務領域,受優選和買菜等到家業務的強勢拉動,美團的新業務版塊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此前,不少投資者對美團核心業務實作盈利後,新業務版塊的大幅虧損頗有微詞,從本季度新業務的盈利能力表現來看,其虧損也已經大幅收窄。是以,除了對收入增長作出貢獻外,美團的新業務版塊經營虧損的大幅收窄也成為公司經營利潤同比扭虧的主要動力來源。

随着美團優選和買菜業務在市場中逐漸站穩腳跟,預計未來新業務對美團利潤表現的掣肘将會進一步減輕。

整體來看,我們可以對美團Q3财報得出以下結論:一是防疫政策保持緊張下到家業務的強勁增長為公司整體營收增長貢獻主要動力;二是新業務在控本降費後經營虧損的大幅收窄,使得公司經營利潤同比扭虧。

不難發現,在這份還算亮眼的财報中,到店業務的存在感被大幅削弱,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可以忽略該項業務。

從利潤表現來看,由于餐旅酒店等到店業務無需履約及倉儲成本,盡管收入占比并不算高,但盈利能力卻是各業務闆塊中最強的。2021年,美團到店業務的經營利潤在公司利潤總額中的占比超60%。是以,到店業務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從美團财報釋出後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美股ADR下跌幅度達到2.95%。毫無疑問,在财報中到店業務表現并不突出,疊加近期疫情形勢的再次嚴峻,投資者對美團到店業務的表現還是表達出了擔憂。

展望未來,美團的業績表現大機率會與大陸的防疫政策高度挂鈎。如果防疫政策繼續維持收緊狀态的話,外賣、買菜等到家業務則會繼續成為美團業績增長的主力,但在高毛利的到店業務受到壓制的情況下,公司的利潤釋放則會受到影響。

如果防疫政策逐漸放松的話,那麼美團的到店業務将會逐漸開始發力,到家業務則難以再保持高增速。受兩項業務營收體量差異的影響,美團前期的營收表現可能會因到家業務的乏力增長而受到壓制,但從利潤表現來看,由于到店業務無需履約及倉儲成本,盈利能力較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會有更強勁的表現。

*免責聲明:

本文内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36氪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