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你知道嗎?在羅湖栖息着一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它就是白刺湍蛙,2014年發現為深圳區域特有種,目前僅知主要分布在梧桐山。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今年,羅湖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記錄到103種動物、235種植物,越來越多珍稀瀕危物種頻頻現身。

成群黑鸢高空翺翔,夜行豹貓領地“巡航”,白刺湍蛙“歌聲”回蕩,擎天桫椤立地成王……這是羅湖生态環境向好的最好佐證,也是羅湖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生動注腳。

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盤旋在東湖公園上空的猛禽黑鸢(yuān)叢集

黑鸢(Milvus migrans),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鷹科、鸢屬的一種中型猛禽。上體暗褐色,下體棕褐色,均具黑褐色羽幹紋,尾較長,呈叉狀,具寬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相間排列的橫斑;飛翔時翼下左右各有一塊大的白斑。黑鸢在深圳本地有留鳥,但候鳥季也有成群結伴而來的“旅遊團”。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鳳頭䴙(pì)䴘(tì)(Podiceps cristatus),水中遊弋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布吉河中休閑覓食的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

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基本完成

羅湖坐擁“一山四湖”,享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譽,不僅為居民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環境,也為轄區動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環境。為系統掌握羅湖區物種豐富度、重點保護物種及區域特有種等物種多樣性現狀,評估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和識别保護空缺,2022年5月深圳市生态環境局羅湖管理局啟動了對羅湖轄區内梧桐山、東湖公園、深圳水庫、洪湖公園、銀湖山郊野公園等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工作,涉及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野生植物及哺乳動物、鳥類、兩栖動物、爬行動物、蝶類等多個生物類群。截至11月,首輪調查工作基本完成,且成果喜人。

生物多樣性“摸底”,用什麼樣的方法?

植物調查,采用樣方和樣線法和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哺乳動物主要采用樣點法(紅外相機等)調查,鳥類動物、蝶類采用樣線法調查,樣線涵蓋重點區域各類生境類型(同時兼日行性哺乳類和日行性爬行動物類調查);兩栖類、爬行類動物采用典型生境樣線法,主要在夜間進行。截至11月,植物樣線調查累計長度56.46km;開展了16次的動物樣線調查,其中鳥類樣線10條,累計長53.5km;兩栖、爬行動物樣線3條,累計長度8.47km;蝴蝶樣線 5條,累計長度34.57km,動物樣線調查總長度76.12km。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調查人員在梧桐山開展植物樣方、樣線調查。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調查人員在東湖公園布設紅外相機。

記錄植物235種動物103種

本次調查累計記錄植物90科173屬235種,其中野生植物79科133屬178種,栽培植物22科42屬57種,其中确認具有較大種群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為土沉香、金毛狗和桫椤。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桫椤。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土沉香。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香港雙蝴蝶(學名:Tripterospermum nienkui)多年生纏繞草本,模式标本于1930年采自香港,是深圳山野僅有的兩種龍膽科植物之一。

調查區域共記錄到動物共20目56科103種。其中,紅外相機拍攝記錄哺乳動物6目8科10種,梧桐山片區多台相機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的身影,以及“三有”保護動物鼬獾、果子狸、野豬等。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豹貓。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鼬獾。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果子狸。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野豬。

其中,樣線法共記錄到鳥類10目28科45屬5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分别為黑鸢、褐翅鴉鵑、畫眉、白胸翡翠、小鴉鵑和蛇雕。“三有”保護動物有紅耳鹎、白頭鹎、黑領噪鹛、小䴙䴘、金眶鸻、池鹭等。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褐翅鴉鵑。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畫眉。

各具特色的“三有”保護動物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自帶腮紅“南方姑娘”-紅耳鹎(bēi)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中國特有的小型鳥類-白頭鹎(bēi)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點頭翹尾-黑領噪鹛(méi)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王八鴨子”-小䴙(pì)䴘(tì)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自帶金框眼鏡的土豪-金眶鸻(héng)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高顔值的捕魚能手-池鹭

其中,共記錄兩栖類2目8科9屬9種,爬行動物3目4科4屬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為香港瘰螈。地區特有種3種,為白刺湍蛙、劉氏掌突蟾、香港後棱蛇。

香港瘰(luǒ)螈(yuán)(學名: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是蝾螈科、瘰螈屬中的一種,有“深林小精靈”之稱,是與恐龍時代同時期的物種。對生存環境有較高要求,喜歡幹淨清澈污染少的水質,有香港瘰螈生活的地方,生态環境都比較好。

白刺湍蛙Amolops albispinus

白刺湍蛙(學名:Amolops albispinus)屬兩栖動物,2014年發現為深圳區域特有種,主要分布于深圳東部山體鍊。這種蛙在繁殖期會出現一種特殊結構,即在其颞區(鼓膜除外)、頰區和唇部有圓錐狀白刺。白刺湍蛙栖息在海拔60-500米的山溪裡,目前僅知主要分布在梧桐山,排牙山分布少量。按IUCN紅色名錄的瀕危等級評估标準,符合極危(CR)等級,比瀕危級别的熊貓還“瀕危”。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斑腿泛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深圳典型的蟾蜍與蛙—黑眶蟾蜍、斑腿泛樹蛙。黑眶蟾蜍個體較大,雌蛙的體型一般比雄蛙要大,皮膚幹燥粗糙除了頭頂部無疣,其它部位全是疙瘩,俗名叫癞蛤蟆多在陸地活動,腿短體胖,攀爬能力強,隻能小跳;斑腿泛樹蛙的皮膚較濕潤,靠水邊活動,腿長體長,跳躍能力強大,既捕食小型昆蟲,也被蛇類及鳥類捕食,是維系城市生态系統動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共記錄蝴蝶1目9科27種。其中藍點紫斑蝶和小豹律蛱蝶記錄較多。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藍點紫斑蝶Euploea midamus

這種動物比熊貓還“瀕危”,就住在羅湖

小豹律蛱蝶Lexias pardalis

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基礎。接下來,羅湖區将繼續全面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漸探索生态文明建設的“羅湖模式”,持續推進轄區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進一步摸清生物物種資源特征和保護現狀,掌握本地特有物種及國家重點保護物種種類及分布狀況,有效提升生物物種保護能力,全面築牢生物安全屏障,為深圳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貢獻羅湖力量。

【記者】夏凡

【作者】 夏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