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作者:流影科學喵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的環境條件非常的惡劣,人類也無法生存,例如北極的嚴寒之地,沙漠的幹燥高溫。但是一望無際的荒漠雖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生活的地方,但也不是沒有生命,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魚兒在暗中生活。2014年科學家在北美洲最熱、最幹燥的地區,發現一種名為“pupfish”的魚在美國莫哈韋和科羅拉多沙漠的交界處生存着。在這個地方與世隔絕的生活了差不多5萬年時間,僅剩38條。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這種魚在一個叫死亡谷的地方生活着,死亡谷的夏天非常炎熱,最高的溫度可以達到56℃,水分幾乎于零,不要說魚類,就算是人類,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也會被活活耗死。不過,你也别覺得奇怪,在死亡山谷中尋找魚類的科學家并非癡心妄想。俗話說,時過境遷,如今的大漠也許在數萬年前就已經變成了一個與江河相通的大湖。在更新世(2588萬年至11700年前),死亡谷并不像現在這樣,當時的死亡山谷裡到處都是河流,是魚類的樂園,雖然這裡已經變成了“閑人勿近”的樣子,但大自然并沒有讓這裡的生命滅絕。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在死亡谷内,有一處叫做“魔鬼洞穴”的地方,雖然名字聽上去并不怎麼友善,但實際上,這是一處位于死亡谷中的“生命綠洲”。惡魔的洞穴中沒有惡魔,隻有水源。這是一個22公尺、3.5公尺、最深130公尺的洞口,與外面的炎熱不同,這裡的溫度僅為32℃,被譽為“世外桃源”。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不過,32度的高溫,對大部分魚類來說,都是緻命的。令人驚訝的是,在魔鬼洞穴裡,生活着一種名叫 pupfish的魚,又稱“魔鳉”,體型和寵物金魚相當,通體銀藍,隻有魔鬼洞穴是它們生活的地方。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但由于各種原因,現在的魔鳉已經到了絕迹的邊緣。2016年,《英國皇家學報》刊登了一篇文章,稱死亡谷中的鳉魚與洪水有很大的關系,也許在10000年以前,這些鳉就會随洪水一起進入峽谷,而在這片峽谷中,魔鳉很有可能在1000多年前就與山谷中的其它鯉魚分開了,盡管生存條件艱苦,但憑借着超強的适應性,他們在洞穴中安居樂業。1930年代,美國魚學家約瑟夫·威爾士在一個魔鬼洞穴裡發現了一條魔鳉,這引起了生物界的震動,而魔鳉的平靜生活也是以而變得混亂起來。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在内華達州西南地區莫哈韋的灰色草甸地區,擁有12,000公頃的土地,開發商在70年代之後為開發一座新城做了準備。要知道,魔鳉雖然能夠适應沙漠的嚴酷環境,但也是需要水的,而人類在沙漠中也是一樣,水是必不可少的,從1968年開始,魔鬼洞的水位就一直在下降,直到70年代達到了最低,然後才慢慢恢複。這導緻魔鳉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直到70年代才有一定好轉。這還要感謝那個地産商的繼承人,在繼承了祖上的産業後,并沒有繼續發展下去,而是将這塊土地賣給了大自然保護協會。現在,它是一個國家級的灰草甸自然保護區。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另外,美國最高法院還下令,要讓魔鳉的生命所需最低水位維持住,經過各方的努力,才讓它的生命恢複了正常。如今,在魔鬼洞穴之外,科學家們已經建立了類似的環境,作為魔鳉的“庇護所”。雖然無法和它們的原生态環境一模一樣,強行改變它們的生活環境,可能給它們帶來滅頂之災,但這也是一條必走的保護之路,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魔鳉的未來将會更加美好,讓生命的奇迹得以延續。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實際上,澳洲中部的荒漠中,也有一種小型的塔氏虹銀漢魚。它的體長約9公分,一般是銀色和彩虹色(怪不得被稱為虹銀漢魚),魚鳍上有黃色或綠色花紋。塔氏虹銀漢魚一般栖息于河流、湖泊、池塘等流動較慢的地區。雖然這些沙漠中的水源,比如泉水、小溪、小溪,都是含鹽極高,溫度極高,根本不适合魚類生存和繁殖。但奇妙的是,在絕望的情況下,生物總是能找到辦法,包括那些生活在沙漠中的魚類。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為了了解沙漠魚種中的基因多樣性,以及它們是否能夠進化成适應荒漠的能力,一組科學家對澳洲塔氏虹銀漢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對其基因組進行了簡單的排序。研究發現,塔氏虹銀漢魚在幹旱環境下的基因組具有較強的自然選擇信号,即澳洲中部非正常幹旱區域的魚與半幹旱區域的魚相比,其适應性較差。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特别是,科學家通過遺傳類型-環境的聯系,發現了一些可能與幹旱有關的适應相位點。這些基因中的一種核苷酸突變,可以使塔氏虹銀漢魚在幹旱條件下,産生一種與鳥嘌呤核苷酸結合的蛋白質。鳥嘌呤核苷酸結合蛋白又叫 G蛋白,它是一種由細胞外向細胞内部傳遞信号的物質。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科學家們猜測,這種适應性的改變能夠改善魚類對周圍環境的感覺,使其更好地适應幹旱。出乎意料的是,盡管塔氏虹銀漢魚的有效種群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在這些族群中,它們卻沒有找到任何可以随意交配的證據。不僅如此,在洪災中,不同族群間的隔閡也會被沖破,族群間的基因交換也能讓族群得以維持族群的遺傳多樣性。

逆天改命!在沙漠中與世隔絕5萬年,僅剩38條,沙漠魚生存堪憂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魚類卻真實的在這種極端環境下生存繁衍了下來,盡管種群數量岌岌可危。這也意味着在我們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方一樣可能存在着我們未知的生命,往大了說,在浩瀚宇宙中,可能就存在着地外生命,它們可以适應生存的環境可能在我們人類眼中也是極端不可思議的。或許在我們努力想要登陸的火星上就生活着未知的生命,隻是我們還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