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創時如何高效利用資訊流做前端矩陣,如何避免陷入被資訊流支配

作者:趙越工作室

昨天我寫了有關于資訊流訂閱的内容,首先是我很清楚地認知到無論是公域管道資訊流還是私域管道當中的資訊流,亦或者是在龐大的資訊流當中異軍突起的個人ip。我們先不管這些處于混沌期或者概念期的猜想。

我們先看當下。這兩年無論線上線下其實錢是不好掙的,至于原因它可能有很多種。我們也無從去判定說風險到底會出現在什麼地方,平台?還是賬号?還是整個的基礎盤?

這都是我們無法左右的。但至少我們可以左右一件事情——走量然後占領品質。

從16年到22年馬上就是23年,至少我們能捕捉到的信号是線上或者線下的生意都在更疊,以很高的頻率在更疊。今天是新零售,明天就是私域熱,後天又是直播帶貨,再過一段時間又是跨境電商。

那至少我們捕捉到了其實很多生意的更疊的底層邏輯都基于資訊差,認知差,以及貨币差,甚至是圈子的差距。

這些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甚至我們可以基于這樣的底層邏輯去分析出下一波的趨勢,但與此同時這個趨勢所攜帶的風險又是極高的。是以作為創業者,尤其是初創公司或者企業來說,生機根本不在市場當中,而是在使用者的消費習慣當中。

對于初創而言,使用者需要什麼提供什麼,因為隻有這樣我們和生存之間的關系才會變成正比。譬如說當你一開始就布局大市場,甚至想要成為市場的一部分,以平台,以管道甚至是以貨源的方式來獲得穩定的收益。這對于初創公司而言是不可能。無論從人力還是物力還是财力甚至是社會價值來說你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對于任何一家初創公司來說,隻有資訊流是公平的,因為資訊已經溢出了啊。

我們就把資訊了解成一條大河,河流生态當中會有小魚小蝦也有大魚甚至是巨大的魚以及蟒蛇。在這樣的一條既定資訊形成的資訊流當中,河流下的洶湧不會影響到這條河,甚至暗湧和突然湍急的流量都是這個生态的一部分。這個時候隻要你向河面丢進去一塊石頭。河面瞬間泛起漣漪。

這個石頭就是标簽,也是我稱之為公平的地方。但問題又出現在我們不可能依靠一個标簽就解決了自己創業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又拿什麼走下去,依舊還是标簽。但這個标簽就有大學問。

如果你是和良心商家這樣的标簽有關聯,你就别想富貴了,因為你富貴的風險遠遠大于你的收益。但相反如果你是一個好人,這就有幹頭了,衆所周知好人向來好說話,好人也向來容易吃虧。反之則會形成創業的機會的。

譬如當你們小區裡面5000人都知道你是一個好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做什麼都是可以的。并且因為你是好人,你擷取使用者信任的成本是極低的。

再具體說,譬如你是良心商家這個标簽,那不好意思,你所有的産品和經營都要對标市場頭部,在你沒有市場頭部的硬體實力的前提下,更不好意思的是你就不算是良心商家,你都不良心了,你的生意就沒法做。

那同樣的,在這個前提下從量走質不僅僅從政策角度,更是可以從商業角度解決很多問題。尤其對于創業者來說。

初創時如何高效利用資訊流做前端矩陣,如何避免陷入被資訊流支配

01标簽之下走量

至少走量這個事情對于初創公司來說,無論是業務還是人力都很重要。實際的經營當中,作為一家公司而言很難說一下子就擁有很龐大的業務來源,甚至也無法一下子就擁有很多優質的人才。畢竟沒有實力,沒有資源甚至沒有足夠的金錢來留住優質的人才。

是以,走量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人咨詢說自己的直播帶貨公司主播留不住,投手留不住,甚至就連文案寫得好的留不住,這多正常。

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走量,人走量,然後直播間實際上也在走量,但核心的問題在于标簽不動,你就是買家具的,那你就買你的家具,你做水果的,你就放心大膽的做你的水果。記得我之前就有分享過關于方法論的一些内容,今天正好用得上。

你一個月換一個主播,換一個投手,然後相當于你這個直播間一個月内更換了一次内容,在某個标簽之下。投手包括主播每個人也是有自己舒适的領域的,職場人或者是為了穩定工資收入的人,往往會變成專才,而不是通才。

是以,你通過走量的方式在短期内高效地解決了業務運作的問題。

那這個方法在其他的賽道是否通用呢?我們就拿銷售來說。

一家主打副業教育訓練的初創公司,你最初的時候,無論是流量還是教育訓練還是從業的人員基本上很少。然後這個時候,走質是正确的選擇嗎?未必的啊。那走量呢?走量毫無疑問是可行的,因為但凡你做了這件事情,并且但凡是個有思考的人就會掌握一些方法來讓這件事情出結果。

是以這個時候,隻有在“**教育訓練”這個關鍵标簽下面不斷地豐盈内容。當然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于初創者而言是緻命的!

①你要的是在标簽下出結果還是出量?

量是可以影響結果的,但真正影響結果的是質。譬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這條廣告幾乎覆寫了當時視媒體。因為走量,并且走在了送禮這個标簽下面。那麼送禮的時候人們是不是至少有一個選擇是腦白金。

但很多的初創公司并沒有這樣的耐心讓量走在标簽之下,恨不得招來一個員工第二天就能把他自己的工資掙回來。

同樣的在這個前提下,第二個問題出現了。

②大量的人事流動,你如何保證所有的量都作用在标簽下面?

就拿上面的教育訓練來說,對于初創公司來說,解決流量問題才是關鍵,而解決流量問題的關鍵就是把量作用在标簽之下。但很多初創公司是無法保證量作用在标簽之下的。因為初創公司避無可避的會有大量的人事流動。這個時候公司收獲方法論的事情也就不現實了,解決的方法要麼成本高,要麼風險高。這個時候實際上問題的解決在員工入職之前。

員工隻是機械化執行,譬如一天更新多少篇文章。隻計量。譬如優質文章的獎勵等等。

這些解決方法完全來自于我在第一家初創公司做管理的時候積累得來的。當你真正走入員工的視角的時候大量的人事流動無可避免的時候,讓每個人員工哪怕隻工作一小時産出的也是對公司利好的。

也就是說你隻是雇傭别人幫你來幹活,而不是給别人一份工作,這在很多初創公司當中常常有的事情,因為你是雇傭别人幫你幹活,是以不要計較能力,如果你的活本身有難度,那你應該支付相對應更高的工資讓适合這份工作的人來幹。

③走量不是走質

很多初創公司的管理者都十分貪婪,他們一方面希望質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方面希望量的問題得到解決。甚至有時候也會堅信量變會引起質變。但當我們看過前面的内容,你會發現。隻有當量變在一個标簽下的時候質變才會産生。

是以要麼就走量,要麼就走質的量。這無論産品初創,還是内容初創或者是實體初創都應該意識到的問題。

初創時如何高效利用資訊流做前端矩陣,如何避免陷入被資訊流支配

02矩陣不是揮發作用,矩陣是收集作用

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當你走進一家店鋪購買産品的時候,在和店員溝通的時候,你發掘這個店員和你溝通不來,甚至有點貶低你,然後你開始不滿産品門店甚至是這個品牌。接着有一個人走了出來。長相姣好,聲音溫柔。

“你好~先生/女士,有什麼能幫你的嘛?”

随後你在和這個人的交流當中不但得到優惠甚至還辦了會員卡。

這個就是矩陣作用,如果當我們把這樣的場景放在資訊流當中來看的時候,你們公司的員工都通過線上的内容來獲客,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事情就不是獲客。因為你們是截然不同的矩陣。

從員工到前台主管,再到經理再到老闆。你們不可能擁有一個身份——業務員,你們應該擁有很多重身份,圍繞着你們的業務。

“**教育訓練”你是講師,你是銷售,你是社群營運,你是學員,你是課程營運,你是老闆。

這些是不是都是在一個标簽之下,無論走量或者走質,這個标簽就會像思維導圖一樣散發開來,随着數量的龐大,你再回過頭看它并不是揮發性的,而是收集性的,所有延展出去的内容幾乎都變成了唯一标簽下的話題。 你收集到的是各個層級各個認知階段的使用者人群的線索。

但相反,如果當你的矩陣,或者說你公司所有的公域或者對外的手段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看上去圍繞着一個标簽,但實際上,這個标簽之下什麼都沒有積累。

是以在起初構架業務結構的時候,就要确定好你的矩陣到底是用來幹嘛的。即便缺少資源,即便缺少人力,即便缺少财力,但是初創就是這樣,很多事情不是事情發生了出現到底問題,而是事情還沒有發生就已經有了問題的。

初創時如何高效利用資訊流做前端矩陣,如何避免陷入被資訊流支配

03線索占領

無論産品,還是其他的,你會發現我們作為業務方始終是給使用者提供選擇,提供線索,而真正轉化使用者,甚至是營銷使用者,這是另外的一套東西,甚至它就存在于我們給使用者提供線索時。

我們講了标簽化,我們講了讓矩陣為标簽服務。現在我們來講,這所有的一切如何讓初創公司生存下來。

其實80%的初創公司,沒有在解決一天掙100的問題,而是在解決一單掙100w的事情。

這種對于創業的執着,甚至是他人提供的線索影響,直接影響着初創公司的生存。

實際上真正能讓一家初創公司生存下來的,就是大量的線索,建立品牌,轉入經營,完全全鍊閉環,建構商業模式,踏入市場浪潮。

這一切顯然都是基礎的線索提供的。

使用者、合作方也是循着線索過來的。那同樣的,基于這些問題。我們如何對标簽下的線索加以完善,并且讓這種線索能夠達成占領一部分生機的重任。

第一步:完全标簽。關聯标簽

我随便拿修車舉例。“車“是不是一個标簽,随後我們根據”車“可以衍生出”高檔車、低端車。suv,越野以及商務車貨車等等的标簽。“那我們是不是還可以通過車的标簽定位到人的标簽"老闆“貨車司機”“商務人士”等等。

這個時候你的标簽群是不是就越發的多了。你要做的業務無非也就是在這些标簽之下。

第二步:矩陣标簽,并且走量。

對于一家修車店來說,營銷廣告基本上是不好使的,沒有人喜歡自己的車出問題,但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車壞了第一時間能修好。

是以把所有的标簽矩陣化,然後在這個标簽之下做大量的内容,這些内容無關緊要,因為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走量的過程當中你鋪出去的是一家免費低廉的但高效的線索網。

第三步:線索總是會被探索的。

隻要你不是奸商,隻要你不做的過分,會員制,甚至是定期保養的套餐,這些方式都是能賺錢的。因為你提供了線索,有了線索就會有人探索。随着你前面的兩步做的越來越好的時候,這個線索量也會逐漸變的大起來。

初創時如何高效利用資訊流做前端矩陣,如何避免陷入被資訊流支配

04總結

網際網路和資訊流是誰也逃不過的關卡,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你線下做的再好,你的營銷部分逃不過資訊流,甚至在龐大且泛濫的資訊流當中,創業能夠成功事實上一方面取決于你的産品和項目是否足夠好,但更大的一方面是如何在資訊流當中生存下來。

因為這真的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如果你不做好資訊流,或者在資訊流當中立足腳跟,那你真的會被9.9的酒淘汰。

以上,感謝閱讀。

公衆号

幹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