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地球經曆的“苦難”遠比我們想象得多,地球生物同樣如此,可以這樣說,能夠成功活着的生物就已經是非常不易了。要知道,地球一共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這是目前我們能夠找到證據證明的5次,不過,一直有科學家認為地球或許不止經曆了5次。
由此看來,能夠逃過5次大滅絕的生物可以說是很幸運的了。
每一場生物大滅絕對地球生物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在大滅絕的時期裡,生物滅絕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事情,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生物滅絕,據統計,每一次生物大滅絕至少會有75%以上的生物死亡。
即便是現在,生物滅絕依舊是相對普遍的,尤其是在人類活動頻繁之後,生物滅絕也成了常态。人類活動嚴重影響了中國氣候,氣候環境的改變使得地球生物死亡率增加,很多珍貴的生物都因為人類的原因而逐漸走向死亡,甚至是滅絕,比如說白鲟。
根據研究表明,地球已經進入了第6次生物大滅絕的時期。
資料顯示:“據IPBES在2019年釋出的報告指出,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過去的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上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換句話說,地球生物的滅絕速度在人類出現之後出現飛速增長,人類的出現打破地球生物生存的安逸狀态,栖息地被破壞、食物緊缺等問題接踵而至,讓動物們生活得極其艱難,按照這樣的滅絕速度下去,說現在處在了第6次生物大滅絕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也有一些意外出現,例如早已經消失的動物突然重制人間。最近,有一種滅絕了140年的生物重制世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該生物是一種鳥類——黑枕雉鸠。
1882年,黑枕雉鸠首次發現于巴巴新幾內亞。随後的140多年裡,科學家就再也沒有看過該鳥類。仿佛就好像從未出現過一樣,昙花一現。
想要拍攝黑枕雉鸠也隻能碰運氣,科學家曾經多次在島上進行布控和監視,但是一無所獲。據了解,黑枕雉鸠的生活栖息地隻是在這座島上,其他地方的環境不太适合黑枕雉鸠的生存,是一種很特殊的鳥類。
黑枕雉鸠有着獨特的叫聲,隻要聽過黑枕雉鸠叫聲的人可能一輩子也難以忘懷,即便黑枕雉鸠的音色很有辨識度,可是在百餘年的時間裡,人們再也沒有聽到過黑枕雉鸠的叫聲,是以科學家也正是宣布黑枕雉鸠滅絕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座島本來就不大,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科學家早已經搜遍了所有角落,但始終沒有發現黑枕雉鸠的身影,是以這才給出了滅絕的結論。但是在2022年,科學家布置在島上的用于拍攝其他動物的錄影機卻意外拍攝到了身影很像黑枕雉鸠的動物,經過确認,那就是黑枕雉鸠。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另外激動萬分的時刻,誰能想到,一個早已經滅絕了140多年的生物竟然再次出現了,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有人說,滅絕生物再次出現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地球的環境有所改善了,當空氣品質變好了,河流幹淨了,樹木茂盛了,動物的生活變好之後,一些原本隐藏在暗處的動物們也會走出角落,出現在大衆視線中。
其實,這個理由是成立的,因為一種生物的演化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某一種生物滅絕了,那麼想要演化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生物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這需要結合當時的環境以及給予漫長的時間,是以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宣布滅絕,有可能是錯誤的,隻是生物隐藏之後,我們找不到罷了。
但無論如何,生物一旦真的滅絕對地球來說都是損失,同時,作為地球的統治者,我們也應當負起應有的責任,保護好動物,保護生态系統,逐漸建立一個完整的、美好的地球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