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作者:惡性良性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都說“天上龍肉,地上鵝肉”,老劉最近為了吃上一口鵝肉愁死了。

老劉,六十三歲,前不久查出了肺結節,醫生說要先觀察,如果有惡性的傾向就做手術。

全家對待這件事都非常上心,對老劉做出了各種限制,尤其是飲食,列出了一長串“發物”的黑名單。老劉心心念念的“鵝肉”就在其中,但是家人就是不讓老劉吃,覺得鵝肉會造成結節惡化。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比較喜歡曆史趣味故事的人,應該對徐達不陌生,有一個民間故事就認為朱元璋使用鵝肉“毒死”,特意賞賜鵝肉給徐達,使其背疽久不愈合複發而死。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尚不可知,但是鵝肉真的有這麼“壞”嗎?

一、鵝肉是發物?會導緻結節癌變嗎?

鵝肉是家庭常見的食材,從營養價值來看,鵝肉含有的營養不容小觑——

1、高蛋白

鵝肉中所含蛋白質達22.3%,在畜禽肉中排名較高,其中的賴氨酸含量,更是高出仔雞30%。

2、低脂肪

不少人認為鵝肉很肥,但其實它的脂肪并不高,且主要的脂肪酸還是人體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于高血壓、心髒病等人群,食用鵝肉,可有助減輕動脈硬化等病症。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3、無機鹽豐富

鵝肉的無機鹽種類豐富,鈣、鐵含量遠高于雞肉、鴨肉,對于缺鈣人群,可以通過食用鵝肉進行補充。

問題來了,如此營養豐富的鵝肉會導緻結節惡化嗎?

并不會,相反鵝肉還有利于傷口愈合。現代醫學發現,傷口的愈合是需要充足的蛋白質去保證其組織形成,收縮的,而鵝肉含有的高蛋白質,可以滿足傷口愈合所需。

二、鵝肉癌症患者也不能吃嗎?發物要理性看待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發物”一詞,即可“誘發、引發、助發”某些疾病的食物。說白了,發物就是食物,隻不過在中醫概念上,把這些容易引起發瘡、發毒、動火、動風、助濕、生痰等食物,統稱為發物。

對于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有必要忌口發物嗎?

據北京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胸外二科主任醫師楊躍、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王興介紹,在惡性良性腫瘤領域裡,西醫相當于一位200歲的大前輩,而中醫隻不過是20歲的“毛頭小子”。

中醫雖然源遠流長,但中國古代的平均壽命并不高: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古代人均還未達到40歲,反觀惡性良性腫瘤發病年齡,大多集中在60歲左右,可見中醫對惡性良性腫瘤的認識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對于中醫概念上的“發物”也無需過于忌口。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從本質上看,“發物”加重的都是過敏性疾病比如哮喘、荨麻疹、急症和肝炎等,食用“發物”,可能會誘發或加重過敏反應,但隻要不是過敏體質,也沒有上述疾病,就沒必要排斥擁有優質蛋白的動物性食物。

三、哪些食物是結節患者真正需要忌口的?

結節并不意味着癌症,但經常食用“誘癌食物”,則可能會刺激患者細胞異變,進而增加患癌的可能性。

1、黴變食物

黴變食物并不單獨指發黴的花生、大豆、玉米,還包括我們容易忽視的木制筷子、鍋鏟,切菜的砧闆,變質的植物油等,這些食物發生黴變後,可藏匿具有高緻癌性的黃曲黴毒素,而黃曲黴素不容易被殺死,一般需要280℃才能消滅,而家庭烹饪,很難達到這個溫度。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2、燒烤、油炸食物

燒烤、油炸食物,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在于容易“上火”,容易“發胖”,而是在制作過程會産生苯并芘這種緻癌性物質,該物質屬于一級緻癌物,同樣對人類健康存在威脅。

3、酒

酒精中乙醇進入人體後,由肝髒代謝轉化成乙醛,乙醛則是對人體有誘癌的作用,根據現有研究表明,酒精至少與7種癌症有相關性。

4、高雌激素食物

體内雌激素過高,也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乳腺癌發病就與高雌激素有關,是以患有結節的女性,飲食要注意避免食用可刺激性激素濃度的食物,如高糖飲料、動物内髒、蜂王漿等。

鵝肉是結節的“催化劑”嗎?提醒:不想結節癌變,少吃4種食物

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也沒有必要過于擔心。癌症是一種機制複雜的疾病,完全靠飲食預防也不可行,還有配合規律睡眠、情志調節、規律運動、定期體檢等,才能未病先防,已病防變。#頭條創作挑戰賽#

參考資料:

[1]淩轶群.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飲食莫入誤區[J].江蘇衛生保健,2017(06):21.

[2]曹宏,蔣雲升,包建忠,翟建青,韓燕,陳秀蘭.鵝肉食用前景和消費市場初探[J].安徽農業科學,2005(12):2480.

[3]街坊說的那些“術後忌口”,到底該不該信?.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08-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