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作者:海峽網絡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江蘇省鹽城市擁有582公裡海岸線、76.97萬公頃濕地,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态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每年約有300萬隻候鳥在這裡停歇、繁殖和越冬,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2019年,位于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圖為鹽城市東台條子泥濕地日出景象。新華社記者 楊 磊攝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在江蘇鹽城濕地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内,丹頂鶴成群飛行。陳國遠攝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湖南常德全市現有濕地19.089萬公頃,其中納入保護面積13.68萬公頃,保護率達71.66%。圖為該市的穿紫河。陳君君攝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日前,在武漢參加《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的中外代表參觀中國履行《濕地公約》30周年成就展。金振強攝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抵位于湖南常德境内的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作為國際重要濕地,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圖為11月在湖南西洞庭湖濕地拍攝的小天鵝和灰雁。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

中國濕地保護之路

2005年,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開園。當時的西溪濕地保護區,總面積10.08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位于杭州西北,有“天堂綠肺”之稱,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等生态功能。今天的西溪濕地,實施保護的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裡,已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的重要資源。圖為西溪濕地的從業人員用船運送剛采摘的柿子。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中國過去30年所取得的濕地保護成就以及所設立的宏大目标和濕地保護管理方式,形成了濕地保護的“中國樣本”。

11月5日至13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湖北武漢和瑞士日内瓦同步舉行。大會以“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緻力于凝聚各方共識,推進全球濕地保護合作,譜寫人類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保護方案和經驗獲普遍稱贊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态系統,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态系統,也是人類文明孕育、傳承和發展的沃土,是地球留給人類的珍貴自然遺産。

《濕地公約》全稱為《關于特别是作為水禽栖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是最早的政府間多邊環境公約之一,緻力于全球濕地生态系統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首次承辦《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本次大會上,濕地保護的中國智慧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議題。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官員、濕地保護專家、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代表、國際組織代表等齊聚武漢,分享濕地保護案例,總結和聽取中國濕地保護的成功經驗,共同促進世界濕地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中國綠化基金會秘書長陳蓬将“濕地保護的東方智慧”總結為7個方面:自然恢複為主,人工手段為輔;優化保育措施,加大管護力度;強化專業教育訓練,壯大人才隊伍;兼顧保護與發展,促進“兩山”互動;依托科技進步,勇于開拓創新;注重開放合作,加強多方交流;廣泛組織動員,開展自然宣教。

“相較于全球其他國家,中國充分利用了傳統的東方智慧,探索出了多種多樣優秀的濕地管理方法。”《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執委辦主任孟憲林表示,從天人合一、萬物共生,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建設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中國一直在實踐中不斷思考、變革和探索。

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中國堅持生态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履行公約宗旨和義務,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保護道路。

“30年的時間并不短,我們已經目睹了中國濕地保護方面的智慧和展現出的上司力。”《濕地公約》秘書處秘書長穆松達·蒙巴說,中國過去30年所取得的濕地保護成就以及所設立的宏大目标和濕地保護管理方式,其他締約方都可以學習,不僅包括科學的方法,還包括空間布局方案以及立法架構,促進全球合作、形成合力等。

“在我們看來,中國傳統的濕地利用擁有大量的最佳實踐,例如桑基魚塘、稻鳝共作等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是在一個健康的生态系統中長久擷取物産的典型案例,也是樸素的可持續經濟模型。”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說,今天濕地保護的東方智慧,不僅僅來源于傳統的濕地利用方式,更是基于當下全球治理、經濟水準、社會現狀、技術革新中的新實踐和新思考。

孟憲林認為,中國保護濕地的智慧,不僅展現在國家在加強法治建設和戰略規劃引領上的努力,還包括依托科技進步、關鍵技術攻關、标準規範建設等,提升濕地的監測能力和保護、修複領域的科技支撐能力;始終堅持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充分借助國際組織的力量等。

《濕地保護法》為中國濕地保護築牢堅實根基

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明确:“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堅持自然恢複為主、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濕地修複工作,恢複濕地面積,提高濕地生态系統品質。”

被譽為“海岸衛士”的紅樹林,是生長于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發揮着維持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作用。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紅樹林研究中心主任廖寶文表示,中國近年出台的《濕地保護修複制度方案》《紅樹林生态修複技術指南》等檔案,大力倡導“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人工修複與自然恢複相結合”理念。經過長期實踐,中國已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紅樹林修複技術标準體系。

“以往對紅樹林的營造和修複單純注重植被本身,而現在更關注紅樹林生态系統的整體功能恢複。”廖寶文介紹,受潮汐作用影響,紅樹林是所有自然生态系統中開放程度最高的。如果過度強調紅樹林植被,可能會導緻修複工程存在生态風險;過分強調人工修複,也會壓縮紅樹林自然恢複的空間。中國本土有37種紅樹林植物種類,修複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鄉土種,減少外來種的種植。

“除了種樹,我們還應留一點潮溝、光灘和淺水水域給野生動物。比如100畝灘塗地中,種植紅樹林原則上不超過60畝,剩下40%的空間留給鳥類和其他動物栖息。”廖寶文說,“下一步,要系統全面部署紅樹林濕地生态系統保護修複工作,特别是要給紅樹林自然恢複留足生态空間。”

中國濕地類型衆多、分布面積廣,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野生動物。科學開展濕地保護修複,對着力保護恢複珍稀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11月11日,在大會日内瓦分會場,江蘇鹽城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陳志洲在論壇發言中說,鹽城濕地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濱海濕地生态系統。

“在濕地生态治理方面,我們堅持基于自然的修複方案,先後實施了引水補濕、退漁還濕、蘆葦控制、互花米草控制等試點工程。”陳志洲介紹。

每年,中國約4/5以上的野生丹頂鶴在這裡越冬。近年來,保護區開展了丹頂鶴人工繁育和野化研究,今年育成丹頂鶴42隻,連續5年發現野化丹頂鶴野外自然繁育成功。

保護區總面積約24.73萬公頃,如何在修複的同時加強管控,是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課題。

“我們借助資訊化手段對濕地生态進行全時監測,配備有2輛巡護車、6架無人機、297個監控攝像頭;開展管護站職能改革,建成标準管護站4個。”陳志洲說,保護區與林業部門形成了關聯機制,共同建構生态保護和野生動物管護的條塊網絡。

“中國實踐”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廣東湛江,紅樹林茂密連片,越冬候鳥雲集。近年來,在鞏固好綠色發展态勢的基礎上,湛江着力探索推動生态資源價值化。加快推進海洋碳中和試點城市建設,湛江紅樹林項目成為中國首個藍碳碳彙項目,紅樹林正逐漸成為“金樹林”。

《濕地保護法》提出“實作生态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着力破解濕地保護與利用的沖突。如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有關專家表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出一條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高品質發展路子。

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刹,前後踵接。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浙江杭州西溪濕地将城市、人民、濕地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濕地得到修複,城市環境和功能得到改善,人民群衆的收入和幸福感也顯著提升。

西溪濕地保護的智慧展現在哪裡?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琳介紹,一方面是保護和修複,通過截污納管、引水入園、植被生态修複等方式搶救性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産,恢複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處自然人文景觀,保留西溪濕地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續性。

另一方面是實踐和利用,開發民俗節慶活動,發展生态旅遊。帶動原住民就業,從事漁耕、農耕和管理服務等工作,共享保護利用的成果和收益。據統計,自2005年開園以來,西溪濕地累計營業收入近22億元,對促進周邊地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産生較強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

湖南省常德市地處洞庭湖西岸,蘊藏城頭山稻作濕地文明。“山、水、林、田、湖等生命共同體自然融合的城市生态,形成常德濕地資源豐富、魅力獨特的格局。”常德市原副市長龔德漢介紹,全市現有濕地19.089萬公頃,其中納入保護面積13.68萬公頃,保護率達71.66%。

近年來,常德市通過健全濕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加強專項整治和系統治理,實施補水、引水清流、河湖連通工程等,城市更加宜居,市民盡享青山綠水時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點綠成金”還離不開企業、組織和社會公衆的力量。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手美樂家(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正科學、有序地推動包括海草床在内的濱海濕地保護修複和藍碳生态系統碳彙效益提升工作;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武漢光谷山水公益基金會和當地社群一起開放崗位,組建黑頸鶴監測隊伍,并嘗試種草緩解高原濕地草地退化……本次大會上,一場場邊會和分論壇,傳遞出“兩山”互動與轉化的新思考、新路徑。

“中國主張”助力全球濕地保護新發展

在濕地保護的中國實踐中,國際組織的參與和助力也功不可沒。本次大會上,多家國際組織代表和外方代表闡述了各自在中國濕地保護方面開展的工作以及中國智慧對濕地保護全球行動、國際合作的借鑒意義。

“在中國的濕地保護事業中,世界自然基金會在這其中不僅是觀察者,也是倡導者和支援者。”盧倫燕說,世界自然基金會開設長江及淡水保護項目20多年來,在濕地的在地保護、人工濕地淨化水源、社群參與等可持續濕地利用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示範;積極倡導《濕地公約》,協助保護區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協助城市申報并建設國際濕地城市。

“20多年前,我們的同僚緻力于将當時全球先進的濕地保護和管理經驗引入中國,解決淡水生态系統中出現的問題。”盧倫燕說,如今,中國在參與的多個全球保護議題中,在濕地領域的引領角色尤為明顯。是以世界自然基金會除了貢獻于濕地保護本身,更希望能夠扮演好中國與國際濕地舞台交流的“橋梁”角色。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作為全球環境基金的國際執行機構,28年來與中國各級政府合作, 共同實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項目。

“濕地保護一直是一系列實施項目支援的優先領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駐華代表馬超德說,在全球環境基金第七增資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啟動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中國候鳥保護網絡建設項目”。

“我們引進國際成功經驗,通過廣泛試驗示範,結合中國‘道法自然’的東方智慧,加強各利益相關方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全社會的生态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提升了公衆意識。”馬超德說。

“近幾年全球濕地情況不容樂觀,這對生物多樣性、鄰近生态系統的平衡和各國自身的發展都有影響。”委内瑞拉駐華大使朱塞佩·約夫雷達說,而中國在濕地保護方面取得了曆史性成就,近期施行的《濕地保護法》為各國完善相關法律提供了重要借鑒。委内瑞拉願同中國緊密合作,共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推進濕地保護全球程序作出貢獻。

中國古人曾寫下“鶴鳴于九臯,聲聞于野”。浩浩湯湯幾千年,與濕地休戚與共、和諧共生之道,融入中華文明的血脈。綿延至今,中國融入世界濕地保護大家庭,以東方智慧彰顯濕地保護修複的活力。放眼未來,中國将繼續為全球濕地保護貢獻東方力量。

鍊 接

中國的濕地保護經曆了摸清家底和夯實基礎、搶救性保護、全面保護3個階段,并随着《濕地保護法》的施行,進入了法治化發展新階段。如今,中國濕地面積達到了5635萬公頃,以占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1/5人口對濕地生産、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種需求,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記者 範昊天 強郁文 劉溫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