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值得讴歌、銘記的艱苦歲月,它镌刻着中華民族百年來所遭受的苦難,也為後世人民努力奮鬥、振興中華提供了精神動力。
可革命先輩也是凡人,他們在戰争年代吃了不少苦,負了許多傷,身體早已不如年輕時那麼堅挺,先後離開了深愛着的祖國和人民。為了紀念這些對中華民族有重大貢獻的先輩,人們為他們編撰傳記、回憶錄或是建造紀念館來儲存一部分紅色文化。
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影視劇也成為了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内影視圈也湧現出了像《亮劍》《覺醒年代》等激勵人心的革命題材影視劇,其中毛主席、周總理等上司人親切和藹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在我們印象裡扮演這幾位偉人的都是男性特型演員,可有一位名叫陳燕的婦女也十分熱愛這個職業,甚至還為了扮演毛主席自行增重。
01
陳燕是一位來自四川的婦女,她并非科班出身,年輕時也未曾接受過藝術方面的教育訓練,促使她扮演毛主席的動力便是從小萌生的演員夢。小時候陳豔最大的樂趣便是和好友們去看戲劇演出,看着台上美麗動人的女演員陳燕羨慕得不行。
她也想登台演出讓人們都為自己鼓掌贊美。可惜陳燕的家庭情況不允許她學習藝術表演,她隻能乖乖聽從父母的安排生活讀書,到了一定年齡便開始張羅結婚對象,在雙方長輩的撮合下結成了夫妻,從此經營着自己的小家。
雖然陳燕一家的生活條件并不樂觀,好歹夠一家人衣食住行,陳燕也從未提起過自己的夢想。随着年齡增長,周圍街坊們見到陳燕後都會打趣地說她長得很像毛主席,這些話讓陳燕既激動又擔心。
激動是因為别人對自己的誇贊,擔心則是因為自覺壓根比不上偉人。陳燕每天站在鏡子前都會仔細打量自己,發現自己某些角度确實和毛主席有些相像,但她一次次将當演員的想法咽進肚子裡,在丈夫的提議下開了一家建材店,每天都沉浸在忙碌之中。
02
直到2006年的一天,陳燕在建材店中閑來無事便打開了電視觀看節目,一檔選秀節目吸引了她的目光。這檔節目正在全國海選熱愛表演的選手,陳燕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當即便選擇了報名參賽。
兒女們得知這消息後很是不解,他們覺得陳燕50歲了還有什麼夢想可追呢?簡直是荒謬!可這次陳燕不再選擇退縮,她自己收拾好行囊然後坐上了前往電視台的列車,她要帶着自己的夢想飛出家鄉,到适合她的土壤生根發芽,然後變成參天大樹。
來到電視台後,陳燕便被衆多才藝高超的選手吓到,她這才發現自己一沒外貌二沒才藝,想要入圍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接下來的海選也正如她所料,因為沒有演技、歌喉,陳燕很快便被節目組淘汰,心灰意冷的她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夢想,坐上了返鄉的列車。
回家後不久,陳燕都将自己關在家裡檢討,令人沒想到的是某天一群遊客将她家圍了個水洩不通,原來陳燕那酷似毛主席的外貌被觀衆們發現,他們特意前來隻為一睹陳燕的容貌。在遊客們的鼓勵下,陳燕也重拾自己,她決定要扮演好毛主席的形象。
03
為了提升自己的演技、向毛主席靠齊,陳燕先是報了一個教育訓練班,跟随導師學習表演基本功。回到家後,她對着鏡子一邊練習一邊品讀毛主席的詩歌作品,讓自己身臨其境、想象毛主席當年的形象。
可毛主席高大的身形與陳燕相差實在太大,為此她特意定制了一雙增高鞋,一有空便穿着鞋子四處走動,一天下來腳都磨出血漬。吃飯時她還會刻意多吃一些飯菜,通過這種方式來增重,短短幾個月時間便增重了30斤左右。
經過日複一日地磨煉,陳燕再度出現時比以前更加受歡迎,不光是她的外貌神似毛主席,就連神情、言語都透露着相似的魅力。
陳燕的事業越來越旺盛,可她的丈夫和子女卻對此頗為不滿,首先因為丈夫每天和陳燕同床共枕,已經分不清身旁的人究竟是妻子還是偉人。其次,遊客們經常在陳燕家門口吵鬧,一家人是以無法得到良好的休息環境,這也使得一家人的關系産生了不小的隔閡。
結語
對于家人的質疑,陳燕依舊沒有動搖自己的演藝夢,她的追夢之旅也得到了當地文化部門的鼓勵,為當地旅遊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希望陳燕能夠堅守初心,不要忘了為何扮演毛主席,不要為了金錢迷失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