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作者:煮茶論史
煮茶論史專注故事分享,關注賬号,欣賞更多民間故事。

南宋時候,發生了一件冤案,起因是死者一句戲言,沒想到卻惹下一場禍事,自己丢了性命不說,還連累兩條無辜的生命。

劉官人家道沒落,老泰山好心資助

話說在南宋時期,都城臨安,繁華依舊,城中有個劉官人,叫劉貴。劉貴祖上也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等劉貴當家的時候,家道開始沒落了。

劉貴先是讀書,想考取一個功名,成績卻不如人意。眼看家中條件越來越差,就拿着家中僅剩的銀子做本錢去經商。劉貴從小就接觸過經商之道,結果可想而知,賠了個底朝天。家中的大房子換成小房子,最後小房子也沒有了,隻能租别人的房屋居住。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劉貴的妻子王氏,二人結婚很長時間,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為了延續香火,劉官人又娶了二夫人陳氏,因為她在家排行第二,大家都叫她陳二姐。

劉貴能娶上兩房妻子,都是在之前家境好的時候說下的親事,如今窮困潦倒,家中也隻有他們三人相依為命。

這天,劉貴老丈人王家派來仆人,前來接劉貴和王氏去參加老員外的壽宴。劉貴不好意思地說:“你看看,這天天忙得,連老丈人的生日都忘了,真是慚愧!”

說罷,就讓王氏收拾了幾件衣服,放到包袱裡,又對陳二姐說:“我和大姐去給老泰山賀壽,你留在家中看家,不要亂跑,等我們明天回來。”

陳二姐答應一聲,劉貴和王氏三人就出門趕往二十裡外的丈人家。到了王家,主賓盡歡,不在話下。

晚上,王員外專門找劉貴談心:“女婿,你這整天坐吃山空,總有一天會吃喝幹淨的。你對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劉貴老臉一紅,不好意思地說:“丈人,我之前嘗試做生意,虧得連本錢也沒有了。現在還想幹點買賣,隻是苦于沒有資金。”

王員外說:“算了,我也不想讓閨女跟着你受苦。你要是還想做生意,我就先給你十五貫錢,你就開個糧油鋪子吧,先維持住你們的生活,等賺了錢再考慮其他的。”

劉貴起身拜謝王員外,說:“感謝泰山的照顧,你的恩情沒齒難忘。”王員外擺擺手,從庫裡拿出十五貫銅錢,交給劉貴說:“好好幹吧!”

劉貴戲言陳氏,二姐信以為真

劉貴拿了銅錢,當下也顧不上留宿,想立即回家準備開店的事情。王員外說:“天色晚了,你要是回去我也不攔你了,路上小心一些。就讓你妻子住在這吧,等你的店開業的時候,我們一塊回去慶賀。”

劉貴聽後,謝過老丈人,拿布袋裝了銅錢,搭在肩上,趁着酒勁一步步向家走去。等到了家中,已經過了點燈時分,陳二姐一人坐在堂屋打盹,聽見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劉貴。

二姐問:“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不是說在那住一夜嗎?”

劉貴把布袋遞給陳二姐,說:“有點急事,辦完就直接回來了。”

陳二姐把布袋打開一看,裡面是許多銅錢,高興地問道:“官人,這是從哪裡得來的銅錢,這麼多?”

劉貴有心逗逗陳二姐,假裝嚴肅地說:“說出來,你可千萬别怪我。你看咱家現在家徒四壁,走投無路,今天我把你典當給了一個客人,得到了這些銅錢。你放心,等過段時間我賺了錢,就加倍把你贖回來。”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陳二姐一聽,起初不相信,因為劉貴這個人平時就誠實善良,不相信他會做出這樣的事。但是銅錢在眼前擺着呢,不相信也無法解釋錢财的來源。

陳二姐隻好說:“既然如此,那就先通知我爹娘一聲吧!”

劉貴說到:“先别說,說了你爹娘肯定不會同意的。等你到了人家,我再親自上門告訴你父母。”

陳二姐又問道:“姐姐怎麼沒和你一塊回來?”劉貴說:“她不願意看到你們分離,就住在王家了。”說罷,差點沒有忍住笑出來,就和衣躺在床上,沉沉地睡着了。

陳二姐見劉貴睡着了,心中卻是特别不舒服,想到:“也不知道他把我賣給了誰?事到如今,不讓爹娘知道是肯定不行了。”于是,陳二姐收拾了幾件衣裳,又把裝銅錢的布袋放到劉貴的腳底下,輕輕打開門,徑直出去了。

出了屋門,看到天色已晚,就想到隔壁鄰居朱老三家中,和朱三媽借宿一晚,等到天明再回娘家。

陳二姐對朱三媽說:“丈夫把我賣給别人了,我明天一早就回娘家,把這事告訴爹娘。麻煩三媽明天告訴丈夫,讓他到我娘家,再商量此事。”朱三媽說:“你做得對,應該這麼做。你放心吧,天亮了我就告訴劉貴。”

盜賊入室偷盜,劉貴阻止反被殺

此時劉貴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殊不知正是因為他的一句玩笑話,讓自己陷入絕境。

到了三更時分,劉貴因口渴醒來,叫陳二姐給他端水,叫了幾聲不見人影,以為她還在外面忙活,就沒有在意。劉貴起來後,找到水杯大口喝了一杯,又躺到床上睡覺去了。

還沒等睡着,聽到有人推門進來了,一陣摸索之後,感覺有人在拿腳邊的布袋,劉貴醒來一看,是個不認識的漢子,立刻罵道:“我這剛從丈人家拿回的救命錢,你卻惦記上了,還要不要臉?”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原來這個漢子是個慣偷,這天他du錢輸光了錢财,正四處閑逛想幹一筆,恰好看到劉貴家的屋門沒有關。于是就進來看看有沒有值錢的東西,結果讓他大失所望。正想轉身離開,發現床上睡着的人腳邊有個布袋,就想順手牽羊,結果驚醒了劉貴。

漢子一見人醒了過來,伸手就是一拳,劉貴身子一偏,躲了過去。漢子見一擊未中,起身就往外面跑去。

劉貴跟着追到外面,想呼叫鄰居起來捉賊。漢子見狀,拿起院裡的一把斧頭,朝着劉貴直直劈去。劉貴酒後身子不靈活,這一斧子正好砍到他的面門上。漢子見傷到了人,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又補了幾斧子,劉貴就此一命嗚呼。

漢子對劉貴的屍*體說道:“我本不想害你,隻想找點錢财,你要是不喊也不會丢了性命。”随後漢子又回到屋中,把那裝着銅錢的布袋拿上,關上門就趕緊跑路了。

次日一早,朱三娘就到劉貴家,想把陳二姐交代她的話,告訴劉貴。朱三娘見院門也沒關,就推門而進,映入眼簾的卻是躺在地上、滿身血污的劉貴的屍身。

當時就吓得朱三娘大聲呼喊起來,其他鄰居聽到聲音,紛紛過來,看到劉貴的慘狀,不免唏噓一番。

有人問道:“劉官人的兩位妻子去哪了,怎麼不見蹤影?”

朱三娘回道:“大娘子昨天到娘家住了,陳二姐昨天晚上找到我說,劉貴把他賣了,今天天不亮就回娘家了。”當下鄰居就安排人分兩下,一路去大娘子家通知王氏,另外再派兩人,前去追趕陳二姐。

陳二姐路遇後生相伴,有口說不清

王氏接到鄰居的通知,傷心大哭起來,對鄰居說:“昨天爹爹還送給他十五貫錢,讓他好好做生意,怎麼今天就丢了性命了?”

鄰居說:“昨天劉官人回去已經深夜,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錢。今天朱三娘上門通知他,陳二姐回娘家,才發現被殺死在院中。朱三娘說,昨天晚上陳二姐借宿在他家,并說劉官人把她給賣了,天明要回娘家通知爹娘,今天一早就走了。”

王員外和王氏趕緊跟着鄰居,傳回家中,商量着處理後事。

再說陳二姐這邊,天不亮的時候,就辭别朱三娘,朝着娘家走去。到了半路,感到腳疼得走不動路了,就找個地方休息一會。

這時從後面來了一個後生,一身生意人打扮,肩上挂着一個錢褡子。後生見一個貌美的婦人在歇息,就打招呼說:“娘子一人準備去哪裡?”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陳二姐看着後生也不像是壞人,就搭腔說:“我回娘家,走到半路腳疼,停下來歇歇。公子從哪裡來?”

後生回到:“我在城中賣了絲綢,結了賬回家去。往褚家堂那邊去。”

陳二姐說:“我娘家就在褚家堂旁邊,不如咱倆做個伴,一塊走吧。”

後生聽了,心中十分高興,就陪着陳二姐一同往前走去。剛走了有三四裡路,就聽見後面有二人呼喊:“陳二姐慢走,家中有事。”

陳二姐聽到轉身一看,原來是家中鄰居,就問道:“家中有什麼事,讓你們過來找我?”

鄰居一看陳氏和一後生走到一塊,心中有了疑心,就說:“你們做的好事,還問我們嗎?”

陳二姐心中毫無頭緒,說道:“丈夫把我賣給别人,晚上我就借宿到朱三娘家了,我做什麼事了?”

鄰居說:“劉官人被人砍死了,銅錢也不見了,需要你趕緊回去。”

那後生一聽出了這樣的事,就對陳二姐說:“既然如此,娘子還是趕緊回家吧。”

鄰居一把抓住後生,說:“她要回去,你也要一塊跟着。”

後生解釋說:“我和她隻是在半路遇到的,這事和我有什麼關系?”

鄰居說:“有沒有關系,等回去了再說。”這時也有其他人圍觀,紛紛勸到:“後生,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你去去又何妨?”

後生沒有辦法,隻好跟着一塊到劉貴家中。

無巧不成書

陳二姐一到家中,看到躺在院中的屍*體,吓得也是手足無措。那後生一見這慘狀,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路上說了幾句話,就攤上這事,真是晦氣!”

就在這時,王員外和王氏也到了院中,王員外一見女婿的慘狀,就質問陳二姐:“你為什麼要殺害自己的丈夫?是為了那十五貫錢嗎?”

陳二姐說:“昨天丈夫是帶回來十五貫錢,說是把我賣給别人得來的。我昨天晚上走的時候,把錢放在丈夫腳邊了,後來就去朱三娘家借宿一晚,天不亮就回娘家禀告此事,誰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

大娘子王氏說道:“胡說,那十五貫錢是我爹爹資助給他做生意的,他怎麼會給你說是賣身的錢?肯定是你夥同情*夫搶走銅錢,殺人滅口,假裝回娘家,實際是同情*夫私奔,你和這後生結伴而行,就是最好的證據。”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鄰居一聽,都贊同這種說法,于是問後生:“後生,是不是你和陳氏勾結在一起,謀殺了親夫,又約好一塊私*奔的?”

那後生急忙辯解:“我叫崔甯,是這附近村中做絲綢生意的,這兩天在外面收取欠款,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娘子,因是同路就結伴而行,哪裡能勾結殺人?”

大夥根本不聽他的解釋,把他肩上的褡裢搶來,打開一看,裡面就有整整十五貫銅錢。看到這銅錢,任何辯解都是無力的。

衆人見銅錢數目就是十五貫,心想這不就是确切的證據嗎?當下就把二人綁了起來,一起來到臨安府進行告狀。

臨安府斷案無方,二人屈打成招

臨安府府尹一聽有人命官司,接到訴狀即可開堂審理。王員外說,陳氏勾結情*夫,搶走錢财,欲與情*夫私奔,現在被捉回來,請大人明斷。

府尹問陳氏:“你為何勾結他人,殺害丈夫,搶走錢财,如實招來。”

陳氏說:“昨天丈夫回家,說把妾身賣給他人得到十五貫錢,後來我借宿鄰居家,今天一早就回娘家通知此事,走到半路遇到後生,因同路就結伴而行,後來鄰居找來說丈夫丢了性命,就被帶回家裡。現在衆人污蔑我夥同情*夫,殺人滅口,拿走銅錢,請大人明察。”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府尹大聲喝道:“胡說,這分明就是你和情*夫做下的好事,還在這巧言令色,胡攪蠻纏。那錢分明是王員外送給他的,怎麼說是你的賣身錢?”

接着,又把後生崔甯喚來,聽罷他所說,府尹也不相信天下竟有這樣巧合的事情,劉貴丢了十五貫銅錢,後生正好有十五貫,而且還和陳氏一塊遠行,這分明就是事先預謀好的。

于是,府尹下令動用大刑,陳氏和崔甯經過一番拷打,受不過隻好屈招,說是見财起意,殺害親夫,得錢十五貫,然後意圖私奔等等。

府尹将二人關進大牢,十五貫錢退還給王員外,并上報給朝廷,收到回複後,将二人押到菜市口,斬首示衆,以儆效尤。可伶二人就這樣冤死了。

王氏上山做壓寨夫人,偶爾知道事情真相

崔甯和陳氏死後,王氏在家中立起了劉貴的牌位,設了靈堂,日日守孝,而後埋葬了劉貴。一年後,王員外讓家中仆人王大到劉家,接了王氏回去商量改嫁的事情。

王氏和王大走到半路,忽然天氣驟變,下起瓢潑大雨。二人為了躲雨,走進了密林之中,時間不長就迷了路。

在林中又走了幾裡路,沒想到遇到一個打家劫舍的,王大在反抗時,被賊人砍死,王氏為了活命,隻好委身留在劫匪身邊,做了壓寨夫人。

就這樣過了半年,劫匪憑借搶來的錢财,在城中買了一處宅子,還開了一間店鋪,自此二人過起了正常的日子。

十五貫冤案:劉貴一句戲言,不僅丢了自己性命,還連累兩名無辜

有一天,劫匪對王氏說:“雖然說我是一個打家劫舍的人,但是知道冤有頭債有主,自從認識你以後,就不再做那傷天害理的事,我也一心向善,隻求老天寬恕。”

接着又說:“我這一輩子,隻殺過兩個人命,其他都是偷雞摸狗的勾當。”

王氏問道:“是哪兩個人?”

劫匪說:“一個就是和你一塊的那個仆人,另外一個人在天理上就說不過去了,還連帶兩個無辜的人。”

“說起那人,我也是無心殺他。當時我隻是想找些錢花花,看到他家門沒有關,就進屋看有沒有值錢的東西,誰知比我家還窮,就見一個喝醉的人躺在床上。我正想離開的時候,看到那人腳邊有一個布袋,還沒等把布袋拿走,那人就醒了。那人想大聲呼叫,我倆糾纏到院中,我随手拿起一把斧子,将此人砍中,卻死了過去。得到十五貫銅錢,就趕緊走了。後來打聽到還連累了他的小妻子,還有一個叫崔甯的後生。”

“我這輩子就做過這兩件命案,至今心中一直有愧,我現在一心向善,隻為能超度這二人。”

王氏一聽,心裡頓時暗暗叫苦,沒想到陳氏和崔甯真是被冤枉的。心中糾結了一晚上,第二天抽空來到臨安府,向新任府尹告狀。

新任府尹聽了王氏的陳述,就把劫匪也拘捕過來。劫匪一看竟然是王氏狀告與他,又聽說他就是那劉官人的妻子,直呼:“天意啊!天意!”當下便把所犯罪行一五一十招了,并向府尹說:“不求其他,但求速死!”

府尹上奏朝廷,得到回複:謀财害命,連累無辜,判定斬立決。原府尹玩忽職守,斷案失實,削職為民。崔甯與陳氏枉死,政府撫恤;王氏替夫申冤,将賊人家産判一半給她養老。

王氏祭奠亡夫、陳氏和崔甯後,将家産捐給了尼姑庵中,自己又削發為尼,誦經念佛,以求内心安甯。

煮茶論史:故事來源宋本《錯斬崔甯》。如果劉貴當時不口出戲言,也不至于丢了性命,連累妻子和崔甯。都說禍從口出,有些話真是不該亂說,誰也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歡迎點贊、評論,有想法請留言。

關注本賬号,後期繼續分享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