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7年聯考

作者:趙學金

1977年,中國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對于無數年輕人來說,這也是變革的一年。

1977年聯考

8月4日上午,中央召開了科教研座談會。31歲的溫元凱是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助理,他在會上向鄧小平建議:"現在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是恢複聯考。關于恢複聯考,我提到16個字,叫做"自願考試,上司準許,嚴格考試,擇優錄取"。"

聽完他的講話,小平同志立刻對他說:"文元凱,我至少收養了你們的四分之三。"每個人都處于打嗝的狀态?你說的四分之三是什麼意思?蕭平同志接着說:"第二句話'上司認可'可以去掉。"他講完後,所有與會代表都忍不住站了起來,鼓掌了五分多鐘!"就連大廳盡頭水裡的年輕姑娘們也忍不住鼓掌。四個字的正式去掉,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1977年聯考

1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一篇題為《高校招生重大改革》的文章,宣布暫停十多年的聯考将複課,這一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年輕人歡欣鼓舞,終于有了公正的考核,不能看原點隻看學習。聯考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一種相對公平的方式。

1977年聯考

一位名叫劉雪紅的女人說,她再也不想去鄉下種了,再也不想去臭豬吧喂豬了。于是她花了5美分的報名費,決定參加聯考。不過,在兩三個月的考試中,劉雪紅平時去上班,學習時間更短,她甚至沒有參考書。這也是當時應聘者面臨的普遍問題。

1977年聯考

按照形式化流程,從造型到印刷出版,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讓參加聯考的人沒有時間複習。為了盡快拿到複習教本面試,印刷廠勞工日夜趕工,三班人不停地工作,終于在聯考前第一個月就把"數學自學系列"印出來了。

1977年聯考

但即便如此,報名參加聯考的年輕人的參考書還是很少見的,手裡有課本的人,我們會馬上向他借書。但衆所周知,複習時間緊張,聯考少一人少一人,有的書人不願意交出書。

1977年聯考

劉學紅厚臉皮借了這本書。為了更好地複習,她手工抄襲了教科書。有了手抄的教科書,終于可以晝夜不停地學習,隻希望聯考有好成績。

1977年聯考

12月,聯考複會後舉行第一次考試,藝術和曆史分為兩門科目,即政治、漢語、數學、曆史(曆史和地理),科學和工程科目是政治、中文、數學、科學和化學(實體和化學),并測試了外語。

1977年聯考是一個非常高入學率很低的聯考。1966年聯考暫停,1977年9月決定複考時,考慮了13年級2000多萬考生的可能性,計劃招生10萬人,錄取率為1%,在11年制聯考暫停後,加上1977年高中畢業生, 以及允許1978年級的優秀學生提前申請。後來,許多省市參加了區域初考,按計劃接受2~5倍的選拔人數,參加正式的聯考,加上全國一半以上的青少年根據自己的文化基礎選擇申請中學,最後參加聯考的實際學生人數為570萬。後來,由鄧小平提出,原國家計委、教育部決定擴大招生範圍,擴大招生2.3萬人,各類高校班4萬人,共計6.3萬人,擴大招生比例達到29.3%,最終錄取27.8萬人。

1977年聯考

但即便如此,按考生比例來看,是20.5:1,錄取率隻有5%左右。這是中國聯考曆史上最低的錄取率。

1977年聯考

恢複聯考對于提出問題的老師和閱讀試卷的老師來說并不容易。聯考中斷了十年,突然恢複了過來,大家都沒有經驗,每個省市出沒問題就是神。當時,聯考語言試卷滿分100分,作文占70分,文字翻譯10分,現代了解20分。是以,當時能寫出高分的作文,這種競争性考試極有可能通過。

1977年聯考

劉學紅通過高分作文,成為複考後的第一進制。當時,這幅作品也發表在《人民日報》上。沒想到在聯考中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要知道,為了參加聯考,她糾結了,努力拼命,差點放棄。終于成功考入北京大學,她的命運終于被改變了。

1977年聯考

中華暫停了十年的聯考制度得以恢複,中國迎來了尊重知識和人才的春天。正是由于這些人才,共和國在未來幾十年迅速發展。

1977年聯考

八歲時,陸思清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成為著名的小提琴家,并在意大利帕尼尼舉行的第34屆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金牌。

1977年聯考

15歲時,饒毅進入江西醫學院,後來成為北京大學理學系主任和著名生物學家。

1977年聯考

16歲的段永平被浙江大學廣播系錄取,在那裡他創立了高台階小組。

1977年聯考

19歲的劉振雲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他的小說《一萬句話》獲得毛盾文學獎。

1977年聯考

20歲的梁佐是北京大學漢語系的錄取人員。他後來寫了一部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我愛我的家人》。

1977年聯考

20歲的譚盾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2001年憑借電影《卧虎藏龍》的配樂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2008年,他還為北京奧運會創作了Logo Logo音樂和頒獎音樂。

1977年聯考

錢英義,21歲,進入清華大學主修數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2018年,他成為西湖大學理事會主席。

1977年聯考

21歲的徐小平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他後來成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

1977年聯考

26歲的劉永浩畢業于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專業。後來,他的四口之家創立了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1977年聯考

今年,一名17歲的年輕人在聯考畢業後以牙醫的身份進入醫院,但後來他以寫小說而聞名,他是《活着》和《徐三川賣血》等于華的作者。

"恢複聯考,比聯考本身要大得多!"這是電影《聯考1977》中的一句台詞。這大概是對1977年聯考最恰當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