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作者:鄭導的電影分享

從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到2020年的《我和我的家鄉》,再到2021年的《我和我的父親》,連續第三年在國慶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系列被網友稱為"拼盤"電影。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所謂"拼盤",是指多個導演圍繞同一主題的叙事,各自制作一部短片,最終形成一部完整的長片。其實,這種做法在電影史上并不少見,今天就挑幾部傑作來介紹一下。

< h1級"pgc-h-arrow-right">1."愛在小巷裡"</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早在1953年,費德裡科·費裡尼和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以及其他七位導演就制作了這部電影,其中包括六部短片。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城市中的愛情,有趣的是,電影中的演員都是普通公民,發生的事情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h1 類"pgc-h-right-arrow" >2</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1962年,在《小巷裡的愛情》大約十年後,費德裡科·費裡尼再次與包括盧西諾·維斯康蒂在内的四位導演合作拍攝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四位導演根據對"十天談話"的了解而制作的現代十天談話。是以這部原名《博加丘70年》的電影後來在海外上映,考慮到影片的長度,是以當時最不起眼的馬裡奧·莫尼切利的四位導演把拍攝的《倫佐和露西亞娜》段落删掉了,于是中文翻譯成《三顔希春》。

< h1 級"pgc-h-right-arrow" >3</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同年1962年,九位導演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和雅克·德姆(Jacques Demme)制作了《七宗罪》(Seven Sins),由七部短片組成,每部短片對應一部犯罪。

< h1 級"pgc-h-右箭頭 >4</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由楊德昌和其他四位導演拍攝,這四個故事代表了人生的四個階段:童年(國小)、少年(中)、青年(大學)和成年期(社會)。

< h1級"pgc-h-right-arrow" >5.四室</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1995年,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和聯合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斯(Robert Rodriguez)共同制作了四部庫爾特短片,組成了《四個房間》(Four Rooms)。四個故事由一位酒店服務員講述,他進入酒店的四個房間,所有這些都令人瞠目結舌,很有品位。

< h1 類"pgc-h-right-arrow" >6</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同樣在1995年,為了紀念這部電影誕生100周年,為了紀念這部電影的父親盧·米爾兄弟,這部電影由來自世界各地的40位導演聯合制作。每個導演都要回答三個問題:你為什麼願意參演這部電影,你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電影會不會消亡?每位導演還用世界上最古老的錄影機拍攝了一個52秒的剪輯,該錄影機最初由盧米埃爾兄弟制作,有三個規則:52秒;

來自世界各地的重量級導演出席了這部電影,如西奧·安傑洛普洛斯,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斯派克·李,維姆·文德斯,大衛·林奇和中國導演張藝謀。

<h1類"pgc-h-right-arrow" >7</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2002年,來自世界各地的15位主要導演,以"時間"為主題,每人制作了一部10分鐘的短片,以形成一部150分鐘的電影,旨在展示當代世界電影的最高藝術标準。這部電影分為接下來的兩部電影,大提琴和小提琴,導演包括Bernardo Bertolucci,Jean-Luc Godard,Volker Schrondorf,Werner Herzog,Jim Jamusch,Archie Kaurismaki,Spike Lee,Wim Wendes,Chen Kaige等。

< h1級"pgc-h-right-arrow" >8</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2004年,王家偉、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制作了一部短片,形成了一部關于"愛與性"的三集電影。其中,王家偉的短片《手》由龔俐、張震主演,索德伯格的《平衡》由小羅伯特·唐尼主演。

< h1級"pgc-h-right-arrow">9." "巴黎,我愛你"</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2006年,包括科恩兄弟、阿方索·卡隆和杜克峰在内的二十位導演制作了18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與愛情有關,故事發生在巴黎的某個地方。這部電影成為戛納電影節的年度開幕影片。

< h1級"pgc-h-arrow-right">10."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影"</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2007年為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的影片有35位導演,每位導演都用這部三分鐘的電影來表達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

導演包括西奧·安傑洛普洛斯、比利·奧古斯特、大衛·柯南伯格、科恩兄弟、戴恩兄弟、亞曆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托、阿奇·卡裡斯馬基、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北野吳、大衛·林奇、羅曼·波蘭斯基、維姆·文茲、中國導演侯孝賢、王家偉、張藝謀、陳凱明、陳明等。

< h1級"pgc-h-right-arrow">11.紐約,我愛你</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從片名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繼承了《巴黎,我愛你》的制作特點,是《愛情都市》系列的第二部。十二位導演拍攝了十二部短片,全部在紐約。2009年上映,導演包括岩井俊二、娜塔莉·波特曼和姜文。

<h1級"pgc-h-right-arrow">12.裡約,我愛你"</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愛情城市》系列的第三部電影,由2014年拍攝的11位導演拍攝短片組成,整體評分不如前兩部。導演包括費爾南多·梅裡爾和保羅·索蘭蒂諾。

該系列的下一個城市以中國上海為背景,但開啟速度很慢。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 h1 級 "pgc-h-arrow-right" >13</h1>

盤點影史上那些“拼盤”電影1.《小巷之愛》2.《三豔嬉春》3.《七宗罪》4.《光陰的故事》5.《四個房間》6.《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7.《十分鐘年華老去》8.《愛神》9.《巴黎,我愛你》10.《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11.《紐約,我愛你》12.《裡約,我愛你》13.《七人樂隊》

這部電影以《八個半》開始,由八位香港導演講述了八個故事,反映了香港從1950年代到2020年代在八個不同時代的發展,而片名則向費裡尼的《八個半》緻敬。哪個導演拍攝哪個時代是由抽簽決定的,規則都是用在電影拍攝上的,但後來因為吳玉森的身體原因退出,導緻他負責1970年代的空缺。其餘七位導演洪金寶、徐安華、譚家明、袁平、杜奇峰、林陵東、徐珂等七部短片,更名為《七人樂隊》,入圍第73屆戛納電影節。

寫這篇文章想吸引大家不要因為連續三年的國慶節看《我和我》系列而厭惡這種電影形式,多位導演完成一個主題,為觀衆可以同時看到不同導演的不同創作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