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900字,預計閱讀5分鐘。
一、雲存儲系統的優勢
- 雲存儲系統底層存儲基于對象存儲存儲資源
- 雲存儲資源通路完全相容原有老圖庫通路規則
- 圖檔通路資源轉換規則服務,基于動态彈性擴縮容相關部署,避免大流量通路帶來的伺服器壓力
- 雲存儲通路資源CDN資源子域名共享CDN緩存
二、雲存儲系統相關功能

三、雲存儲适用的場景
1.塊存儲
傳統的檔案系統,是直接通路存儲資料的硬體媒體的。媒體不關心也無法去關心這些資料的組織方式以及結構,是以用的是最簡單粗暴的組織方式:所有資料按照固定的大小分塊,每一塊賦予一個用于尋址的編号。
以大家比較熟悉的機械硬碟為例,一塊就是一個扇區,老式硬碟是512位元組大小,新硬碟是4K位元組大小。老式硬碟用柱面-磁頭-扇區号(CHS,Cylinder-Head-Sector)組成的編号進行尋址,現代硬碟用一個邏輯塊編号尋址(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是以,硬碟往往又叫塊裝置(Block Device),當然,除了硬碟還有其它塊裝置,例如不同規格的軟碟,各種規格的CD光牒,錄音帶等。
為了友善管理,硬碟這樣的塊裝置通常可以劃分為多個邏輯塊裝置,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硬碟分區(Partition)。反過來,單個媒體的容量、性能有限,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手段把多個實體塊裝置組合成一個邏輯塊裝置,例如各種級别的RAID,JBOD,某些作業系統的卷管理系統(Volume Manager)如Windows的動态磁盤。
在網絡存儲中,伺服器把本地的一個邏輯塊裝置——底層可能是一個實體塊裝置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多個實體塊裝置的組合,又或者多個實體塊裝置的組合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個本地檔案系統上的一個檔案——通過某種協定模拟成一個塊裝置,遠端的用戶端(可以是一台實體主機,也可以是虛拟機,某個回答所說的塊裝置是給虛拟機用是錯誤的)使用相同的協定把這個邏輯塊裝置作為一個本地存儲媒體來使用,劃分分區,格式化自己的檔案系統等等。這就是塊存儲,比較常見的塊存儲協定是iSCSI,SCSI,FC。
塊存儲讀寫速度最快,但查詢速度最慢。(錄音帶機就是一種塊儲存設備)資料管理難度最高。
塊存儲是底層存儲,直接寫入或讀取硬碟扇區(塊)。多用于硬體裝置和檔案系統直接管理存儲。優點是寫入讀取速度快(直接),缺點是管理查詢難,需要依附于上層檔案系統(如:磁盤分區表)。
适用場景:資料中心塊裝置叢集、錄音帶機存儲陣列、硬碟内部工作....塊儲存設備适合大批量冷資料快速寫入及管理。
如:資料庫系統
2.檔案存儲
把存儲媒體上的資料組織成目錄-子目錄-檔案這種形式的資料結構,用于從這個結構中尋找、添加、修改、删除檔案的程式,以及用于維護這個結構的程式,組成的系統有一個專用的名字:檔案系統(File System)。
檔案系統有很多,常見的有Windows的FAT/FAT32/NTFS,Linux的EXT2/EXT3/EXT4/XFS/BtrFS等。而在網絡存儲中,底層資料并非存儲在本地的存儲媒體,而是另外一台伺服器上,不同的用戶端都可以用類似檔案系統的方式通路這台伺服器上的檔案,這樣的系統叫網絡檔案系統。
檔案存儲讀寫速度最慢,查詢速度适中,但人可以直接使用,容易管理(直覺樹狀結構)安全性較差,價格便宜。
檔案存儲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檔案樹狀結構,友善使用者直接通路。
優點是直覺,缺點是計算機查詢檔案效率低,安全性差。是面向使用者的計算機系統裡最常見的檔案存儲方式。
使用場景:你的計算機、手機、移動硬碟、U盤、NAS、NFS存儲系統、FTP
開源的檔案系統:FastDFS,TFS
3.對象存儲
對象存儲其實介于塊存儲和檔案存儲之間。檔案存儲的樹狀結構以及路徑通路方式雖然友善人類了解、記憶和通路,但計算機需要把路徑進行分解,然後逐級向下查找,最後才能查找到需要的檔案。
對象存儲讀寫速度和塊存儲相當,查詢速度最快,擴容簡單,程式容易管理,安全性較高。
對象存儲可以了解為把檔案分解成一個個對象進行存儲,簡單說就是存儲檔案會附加一段中繼資料,查詢時尋找中繼資料然後定位到檔案即可。對象存儲相當于在塊存儲的分塊上加一個描述标簽,增強了檔案的可查詢性便于管理。
對象存儲可以說結合了檔案存儲和塊存儲的優點,是存儲的發展方向。是面向程式和系統的最優檔案存儲方式。
對象存儲就可以非常簡單的擴充到超大規模,是以非常适合資料量大、增速速度又很快的視訊、圖像等。
适用場景:各大公有雲存儲系統及網盤(OSS、S3、COS、七牛雲對象存儲),專業的存儲系統,對存儲量要求較高的大型存儲系統,對高可用要求較高的存儲系統,專業的企業網盤
目前開源的對象存儲系統:MinIO、SeaWeedfs、GlusterFS、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