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走停,沿着少年漂流的小徑,走出車站的那一刻,有些猶豫。
- "風在吹"
我覺得這句歌詞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尤其是那種青春堅定,當然也有一定的凄美和無奈。千萬萬風帆都别說,歸來還是少年,人們的生活,都在江裡洶湧澎湃,在江海中寄生了餘生。

我沒有去看電影,因為不知道什麼電影好看,但我最近看了高虎和黃偉主演的《上車吧,我們走吧》。觸發的是我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1998年7月4日,兩個山東年輕人,渴望北京的繁榮,不願生活在無能的山澗裡,偷偷溜出家門,來到了夢想的地方。剛到北京時,他們一無所知,但福利卻由他們的朋友建剛照顧,建剛是軟哥,開着小巴賺錢。情節曲折,篇幅有限,我不贅述,我就說我的感受!
陌生的城市,無人陪伴,也是田野裡的它們,到處都是被人霸淩和虐待,尤其是地域歧視,讓他們苦不堪言。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先進河湖不懂,年輕時,有時壓抑憤怒發作心,會赤裸着胸膛,拳頭和人一頓幹飯,是以也吃了很多苦澀,走了很多彎路。怎麼說,人的生活都是那麼一步一步地走出來,沒有人會比誰更聰明。
衆所周知,二十歲那年,愛情很容易點燃他們即将燃起的火焰,也很容易反手放下。家庭差異大,志向不同,很容易讓人走開,留下隻是短暫的幸福或痛苦。最後,有些人受盡折磨,會選擇離開,回到曾經熟悉的地方,娶妻生子,有些人還是有理想,選擇繼續奮鬥,雖然未來并不光明。
我對這部劇最有印象的是,他的結局相當平淡,沒有什麼是平淡無奇的,也沒有跌到谷底,一切都非常接近現實。
有時候有些電影總會朝着一個好的結局去發展劇情,讓人看穿,他們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因為每個人都想擁有更美好的明天,但現實總是殘酷的,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曆風雨,能看到彩虹。
餘生是悠長、理想豐滿、逼真的骨感,而我,總是在路上,不自我放縱,也不自我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