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随着今年在柏林的另一個大獎,羅馬尼亞電影在電影節上的連勝勢頭沒有減弱的迹象。以下10部電影可以幫助您了解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2007年,克裡斯蒂安·蒙吉(Christian Mongi)的《四月三周零兩天》(Three Week and Two Days in April)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榈獎,給人的感覺是羅馬尼亞正在發生一些了不起的事情。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誰能宣布"新浪潮"?誰來決定它是開始還是結束?羅馬尼亞的新浪潮導演們對所謂的運動感到沖突,這種運動主要是由媒體聯系在一起的。

但是,沒有人可以忽視這個前共産主義國家的人才爆炸式增長,也不能忽視這個電影周期的共同特征,它經常以滑稽的方式諷刺齊奧塞斯庫獨裁政權的生活及其在當今自由市場羅馬尼亞的遺産。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羅馬尼亞有一個明顯的新浪潮趨勢,包括僵化,無情的黑色幽默和極簡主義,對話驅動的自然主義。這些适用于社會政治功能障礙和更親密關系中的人性弱點。

最近,一些最令人興奮和最大膽的羅馬尼亞導演轉向了更激進的實驗。他們都有一種政治緊迫感和包容性,以抵制極右翼的複蘇。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這個群體中的主要人物是 Adina Pintile 和 Radu Jude ,他們憑借電影 Don ' t Touch Me ( 2018 )和 Bad , Mad Men ( 2021 )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其他人則退回到O'Reilly和哲學的更深層次,例如Kristi Pugh的理性,極端和令人振奮的奇怪時期史詩Malmcrog Manor(2020)。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羅馬尼亞電影的品質和驚喜的能量仍然很高,可以說新浪潮還沒有結束, 這似乎是準确的。相反,它正在大膽發展。

四月三周兩天(2007)

導演: 克裡斯蒂安·芒格

新浪潮的導演們一直緻力于講述關于科斯庫上司下日常生活的屈辱的真實、人性化的故事,而不是宣傳試圖宣傳的幻想。根據他聽說的那個時代非法堕胎的轶事,克裡斯蒂安·芒格(Christian Munge)拍攝了殘酷的金棕榈獎電影"四月的三周零兩天"。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Otilia幫助她的大學宿舍室友在酒店房間裡被黑市堕胎者終止了懷孕。這是一次創傷性的經曆,使個人的情感忠誠與國家對女性身體的巨大權力相抵觸,如果她們在法律之外處理自己的事務,她們很容易受到剝削。

這段冷灰色和藍色的鏡頭再現了1987年共産主義時代的羅馬尼亞,人們排隊等候食物以換取稀缺商品。這個時代的絕望變成了一個令人生畏的懸念。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加州夢 (2007)

導演: 克裡斯蒂安·内斯梅庫

一名美國上尉和他的部隊發現自己被困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村莊裡好幾天,因為腐敗、憤世嫉俗的站長攔下了他們的北約火車,這列火車于1999年向科索沃運送軍事裝備。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對于其他當地人來說,包括站長的女兒,這些外星人的出現似乎是這個小鎮上發生過的最令人興奮的事情(無論如何,比戰争結束時俄羅斯人的到來更不痛苦)。

《加州夢》生動地諷刺了地緣政治鬧劇、玩世不恭的機會主義和年輕人的欲望,也是對羅馬尼亞曆史命運中常年存在的短闆的攻擊。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27歲的導演克裡斯蒂安·内斯梅庫(Christian Nesmeku)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場車禍中喪生。這部電影足夠長,可以在片名中加入"無盡"這個詞,以紀念一個已經去世但生活在每一幀中的才華橫溢的人。

警察,形容詞 (2009)

導演: 科内爾茨·波蘭博伊

齊奧塞斯庫政權的壓迫歲月可能已經結束,但這并不意味着腐敗的核心或腐敗官僚機構的習慣會立即改變,這些官僚機構每天都受到羞辱和不公正。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Cornelz Polanpo的諷刺喜劇《布加勒斯特東部12:08》諷刺了選擇性記憶,扭曲了羅馬尼亞革命的一些記憶。他在警匪片《警察,形容詞》中做出了巧妙的轉變,将矛頭指向執法的虛僞失敗。

卧底偵探克裡斯蒂(Cristi)正在跟蹤一名吸食大麻的高中生,當時他的良心受到幹擾,他的朋友舉報他出于自私的動機。像許多新浪潮電影一樣,對語言本身的關注是核心,是威權主義遺産的一部分。當時,該政權玩世不恭地聲稱的現實與真相之間的鴻溝,是許多創傷紮根的空間。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I'll Blow the Whistle》(2010)

導演: 弗羅林·謝爾班

在"我想吹口哨"中,監禁不僅僅是字面上的。弗洛林·謝爾班(Florin Sherban)的電影是一個關于家庭分裂和在經濟壓力下生存減少的粗略想法。它表明,對于那些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新的羅馬尼亞沒有明确的幸福結局。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18歲的西爾維即将從一個為期四年的少年犯罪設施中獲釋,對他即将到來的自由的任何喜悅都被對他有限前景的絕望和焦慮所削弱。她的母親是在歐洲富裕國家工作的移民,缺乏情感給她留下了痛苦的空虛,短暫的外表隻會讓她更加痛苦。

一位實習社會工作者激發了西爾維内心深處的某種東西,即使她的不可控性加劇了他的焦慮。這部電影使用非專業人士,手持錄影機和通過勞動環境進行真正的再教育,以實作其粗糙,赤裸裸的自然主義。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聖誕節後的星期二 (2010)

導演: 杜拉·蒙特斯

在新浪潮電影中,質疑自己身份的男人經常在家庭陷入危機時出現。Radu Jude在《絕望的爸爸》(Desperate Dad,2012)中探讨了家庭功能障礙。朵拉·蒙塔安(Dora Montaan)的《聖誕節後的星期二》(Tuesday After Christmas)敏銳地審視了婚姻(和中年)危機。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銀行家保羅不得不在繼續與妻子和他們九歲的孩子住在一起,并在20多歲時公開與牙科技術人員有染之間做出選擇。這是一種抵制道德布道的自然主義。它也沒有美化不忠,無情地描繪了保羅以某種方式愚蠢地創造的情感後果的全部嚴重性。

羅馬尼亞向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過渡所承諾的比它所實作的要多,這引發了人們對自由的意義和實作個人價值觀的最佳方式的質疑。在家裡上演一場經過考驗的價值鬧劇,是引導這種更廣泛的焦慮的一種手段。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破曉 (2010)

導演: 克裡斯蒂·普約

許多人認為克裡斯蒂·普尤克(Kristi Puyuk)是新浪潮的狂熱愛好者,他曾在2001年制作了一部關于可疑私營企業的曲折道路電影"No Life Money",并在2005年講述了一個脾氣暴躁的公民被轉移到幾家醫院的故事。蒲璋的人物往往會出錯,一方面是制度的無能,另一方面是荒謬無情的命運。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他的傑作《破曉》展示了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将貫穿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因為他轉向了異化,暴力和死亡的存在主義,類似于俄羅斯思想家索洛維約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風格。

人們為什麼會殺人?維奧雷爾的行為既平庸又神秘,他是布加勒斯特的一名工程師,他掙紮着要結束他剛剛離婚的事實,離婚後,他崩潰并犯下了謀殺罪。這是對崩潰中的男性氣質的描述,以及對比我們被灌輸的信仰更脆弱的社會規範的描述。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尼古拉斯·齊奧塞斯庫自傳 (2010)

導演: 安德烈·烏日克

共産主義獨裁者尼古拉斯·齊奧塞斯庫(Nicolas Ceausescu)統治羅馬尼亞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并于1989年與妻子埃琳娜(Elena)一起被推翻并被處決。這是一個許多公民希望忘記的時代,其特點是殘酷的政治壓迫和艱難的生活。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新浪潮的電影制作人一直堅持認為,它的恐怖不應該被遺忘,也不應該聽官方的說法。當其他導演講述被國家宣傳掩蓋的日常現實時,現實生活中的紀錄片導演安德烈·烏日克(Andrei Uzhke)轉向檔案館,從一千多個小時的現有材料中挑選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自傳",為這對有權勢的夫婦創造了一幅更加讨人喜歡的肖像。

他偉大的抵抗工作指導我們在哪裡以及如何看到它,表明魔鬼在細節中,真理對那些希望看到它的人來說是不可抗拒的。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兒童姿勢 (2013)

導演: 卡琳·彼得·内爾策

卡琳·彼得·内策爾(Karin Peter Netzel)憑借《兒童姿勢》(Child Poses)赢得了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Golden Bear),這表明全球對新浪潮中社會失敗的尖銳諷刺的興趣在2010年代并沒有減弱。這部電影的背景是當代的布加勒斯特,對于精英和那些有關系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可以談判的,疏忽隻是一個可以繞過或掩蓋的情節。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可怕的專橫的母親和醫生的妻子科妮莉亞堅持認為,沒有什麼能阻止她嬌生慣養的兒子巴布過上迷人的生活,即使他喝了幾杯酒,把他的奧迪撞成一個孩子。

一個以賄賂為特征的腐敗、複雜的權力體系,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道德影響,正在開始發揮作用。科妮莉亞要求律師和醫生用新的資金和舊的恐怖方法隐藏或掩蓋證據。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别碰我 (2018)

導演: 阿迪娜·平蒂爾

阿迪娜·平蒂爾(Adina Pintile)的第一部電影《不要碰我》(Don't Touch Me)在柏林赢得金熊獎時幾乎引發了醜聞。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吸收一部超越他們舒适區的電影,而另一些人則歡迎它的情感風險和激進主義。人們一緻認為,這與近年來以家庭沖突為主題的羅馬尼亞電影中占主導地位的男性電影相去甚遠。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它結合了紀錄片和小說,與其說是一部戲劇,不如說是一個實驗空間——一個治療實驗室。勞拉·本森(Laura Benson)飾演一位試圖通過咨詢家庭其他成員來擺脫觸摸不适的女人,從慕尼黑的變性人到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已婚男性。

這部電影引發了羅馬尼亞保守派媒體的強烈抗議,表明新浪潮在接受邊緣化故事方面的坦率遠未耗盡其包容的潛力。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 Bad , Mad Yellow 》( 2021 )

導演: 杜拉·裘德

拉杜·裘德(Radu Jude)是新浪潮最廣泛的導演之一,他已經發展成為政治異議和曆史見證中最無畏的聲音之一。

他還提到了齊奧塞斯庫時代的暴行,但更經常地提到了羅馬尼亞在大屠殺中的共謀以及助長當今極右翼複興的種族仇恨。例如,《野生名稱的曆史》(How's the History of Wild Names,2018)通過公開複制過去暴行來展示對過去暴行的态度。

10部偉大的羅馬尼亞新浪潮電影

狂野而殘酷的"壞性愛,瘋狂的黃色"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内第三次在柏林電影節上為羅馬尼亞赢得了金熊獎。

在新加冕期間,學校教師在布加勒斯特發生網際網路醜聞後公開受到诽謗。它樂于打破社交禮儀的僞裝,揭露公民的虛僞,取笑女人的性生活,并對教會和政府手上幾十年的鮮血保持沉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