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7月14日電(記者王家成)香港工業總會14日釋出《香港制造:香港工業新篇章》研究報告。根據該報告,内地約有40,000家港資制造企業,2019年總利潤約為6800億港元。
報告稱,香港作為90%港資制造企業的總部,也可以加快發展本地生産服務,如科研、設計和銷售,這些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越來越大,從1980年的28.7%上升到2019年的42.2%。
報告還認為,香港的産業政策不應局限于本地的"再工業化",而必須正視香港産業生态的獨特性,從戰略上配置資源。
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财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當日以視訊形式在記者招待會上緻辭。他指出,内地去年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實作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市場預計今年的增長率将遠高于6%。香港工業的未來增長自然會受到内地市場的推動。
陳茂波說,國家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建構以國内、國際雙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預計該國将大幅擴大在内地的消費和投資。在這種大勢所趨下,近年來,一些港商已從關注傳統的海外出口市場轉向擴大内銷,以把握内地市場的巨大商機。
他提到,今年的财政預算案為貿易發展局提供額外資金,以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援港商擴大内銷。其中,貿發局于上月推出一站式GoGBA數位平台,并在深圳設立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為港商提供支援。貿發局亦将于今年年底舉辦粵港合作周等旗艦活動,向大灣區消費者展示香港的優秀品牌、特色産品、設計和科技,并協助港商以大灣區為切入點拓展内地市場。政府會繼續加大對港商的支援力度,幫助他們積極參與中國大循環的建設。
陳先生補充說,研究提到海外經貿合作區和「一帶一路」下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可以為香港的工業帶來的機遇。在海外合作區發展方面,政府已協助香港商人在多個方向發展業務,包括與商務部合作協助香港商人進入香港。就《協議》而言,特區政府會繼續緻力盡快成為《協議》的成員,並會利用不同的平台,在適當的時候向業界介紹《協議》的機遇,並提供適時的支援措施,幫助香港商人探索新的商機。(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