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電影日,當我打開電腦找電影時,日本電影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裡,但我不記得名字了,我隻記得電影海報上的一棵大樹,然後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電影标題。有了這些資訊,我很快就在豆瓣裡找到了"哪裡啊,哪位神要去村子了。
當我再次看到這個名字時,我可能和我第一次看到它時一樣驚訝,想知道這個名字是什麼,但同時它非常好奇和期待它。當決定看它時,我心中開始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滿足感,也許知道好奇心和期待很快就會被填滿。而且我一點也不擔心一部高評分的日本電影會讓我失望,是以同時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光是這個名字就讓人無法猜到這部電影是關于什麼的,而一些第一批照片讓我覺得這可能是一部快節奏的電影。好在隻是一次非常簡單的鋪路,在向"神到村"的過渡上。
雖然處理的一些細節可能看起來有點僵化、毫無意義甚至荒謬,但總體上有瑕疵。故事的講述方式仍然是日本獨有的(就其風格而言,我現在隻能說出來),整部電影中隐藏着笑聲,眼淚甚至一些真相。
日野君去神村的過程,根本就不太荒謬,然後他的堅持就很難相信了。但無論他走了什麼,他都堅持了下來。他的融入和接受甚至可以讓人覺得他屬于那裡。
當我在平野的節日聚會上與Hi交談時,當平野在車上帶領唱着"伐木之歌"時,我幾乎淚流滿面。我想我喜歡日本電影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在某些情感點上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而是以點對點的方式輸出,有時甚至有點内向,但它們可以通過一點了解和共鳴來接受。
至于那一點是什麼,沒有必要總結太多,你看它,你能得到什麼,那是什麼。
電影中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日野的家人在電影節上突然打來的電話,說他的父親好像發生了什麼事。當我看到這裡時,我想,你想要上演狗血劇嗎,但想想看,這是一部日本電影,這不會發生。果然,平野去接電話的時候,什麼也沒發生,做了個烏龍。
影片結尾,日野把蛇酒放在了家門口,連門都沒有進門就回到神那裡去村子,是以影片結束了。我不得不說,我有點不死,我想繼續看下去。日野屬于神的村子,或者他屬于山林,或者,也許,他屬于直人,哈哈。
神來村是一個遠離城市的小山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林中,每年都能生産出最優越的木材,而這些都是靠代代又一代的精心呵護才能完成的。福爾曼說,林業不像農業,林業做得不好,活着的時候看不見,你做事,隻有後代才能看到做得有多好。
去神村的人對山林敬畏,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