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萬代

作者:光明網

【保護曆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⑦】

這4處新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盡顯綿延千年的中華治水智慧——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萬代

編者按

灌溉對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陸是灌溉文明古國,是灌溉工程遺産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近日,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松古灌區、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成功入選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大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已達30處,其背後獨具特色的治水理念和高超的工程技術再次赢得世界關注。

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承”作出重要部署。如何利用好申遺成功契機,更好保護利用這些寶貴遺産?我們邀請四位相關工作者,講述古老灌溉工程的舊貌與新生,并請專家分析建言。

【一線講述】

通濟堰——守護灌區百姓豐收夢

講述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通濟堰管理處黨委書記、處長 白文斌

“東來六月井無水,仰看古堰橫奔牛。”這是蘇東坡對家鄉四川眉山古堰通濟堰的描寫。公元前141年,西漢時期,通濟堰由時任蜀郡守文翁率衆建造,是岷江中遊的一座大型綜合水利工程。

通濟堰借用彎道環流的特性、西高東低的地勢,興水利,除水害,展現出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彰顯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智慧。

在水量控制上,通濟堰在成都平原灌溉工程中首創以竹籠壘石為堤的“活動壩”,既充分利用了水資源,又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對自然河道的影響,到了現代,才逐漸被樁夾混凝土包殼壩和攔河閘壩替代。在工程選址上,通濟堰進水口選在成都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彙處,充沛的水源滿足了灌區農業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覺山腳下,為耐沖刷的堅硬砂岩。其攔河壩與南河斜交,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黃金角”,即137.5度。

通濟堰渠系呈辮狀布置,這樣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來時拓寬河床,迅速降低水位,減少損失。灌區分段排洩,溢流面大都采用台階式布置,有利于提升防汛功能。

在長期的治水探索中,先輩們秉持“冬閉春開,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則,總結出“歲修準則”“定點飛沙”等治水經驗,創造了“大自然黃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簍易石”“鐵壁筒”等工程技術。他們還設立專門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堰工局,實行堰長制、采取輪灌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利管理體制。在今天的治水實踐中,這些管理經驗仍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曆史上,通濟堰發揮了灌溉、防汛、航運等多種功能,對灌區農業生産貢獻卓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對通濟堰進行了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使幹渠輸水損失由30%降到5%,渠系水利用系數從0.41提升到0.65。如今,通濟堰已發展成為灌排相容、功能全面的大型綜合水利工程,汩汩灌溉着成都、眉山兩市新津、彭山、東坡、青神4縣(區)的52萬畝農田,惠及灌區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8月的極端高溫幹旱天氣裡,通濟堰源源不斷輸送的清水,為灌區稻谷解了渴,讓農民安了心,保障了糧食豐收。很多灌區百姓都說:通濟堰就是這樣一直默默守護在身邊,今後要更加用心保護好它,讓它發揮更大的價值。

通過此次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我們系統梳理了通濟堰灌溉文明發展脈絡,獲益良多。今後,我們會倍加珍惜,讓古老工程繼續造福灌區人民、助力地方發展。

興化垛田——千“垛”萬“垛”,幸福盛開

講述人:江蘇省興化市水利局原局長 劉文鳳

“萬畝荷塘綠,千島菜花黃,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鄉……”每次聽到這首《夢水鄉》,我的心裡都會特别感動。歌曲吟唱的興化垛田,總面積約52.88平方公裡,是蘇北裡下河地區曆史悠久、類型獨特、文化内涵豐富的灌溉排水工程體系。我退休後一直研究水文化,近三年來受邀參與興化垛田灌溉工程申報世界遺産的全過程,對興化垛田之“奇”深有體會。

興化垛田朱春雷攝/光明圖檔

興化垛田從唐代開始出現,明清時形成規模。那時,一批批移民或擇高而居,或以船為家,利用枯水季節在沼澤湖灘上開河造田、壘土築垛,漸漸形成一片片四面環水、五面種植的垛田,大的占地幾畝,小的隻有幾分地,形似一個個“水中小島”。勤勞的先民們一年幾次往垛上澆泥漿、堆泥渣,既當肥料又保濕,使得垛田年年增高,垛面一直高于最高洪水位,有效防禦了洪澇災害。

新中國成立初期,興化人民在黨的上司下,加強了裡運河大堤,新築了蘇北灌溉總渠大堤,結束了裡下河地區飽受淮河洪泛之苦的曆史。同時,建立了江都翻水站和高港水利樞紐,使裡下河地區從此遇旱引水、遇澇排水、洪澇無憂。20世紀70年代起,圩口閘、排澇站的建立,第二級防洪排澇控制系統的啟用,使興化的農田和村莊得到了更周全的保護。

垛田的灌溉方式,令人稱奇。垛田四周的小河既是灌溉的水渠,又是水上交通的“巷道”。自古以來,菜農們用一把長柄水舀,沿着垛田一周戽水澆灌作物,高垛則采用三級或四級翻水,既友善又快捷。随着社會進步,如今的垛田灌溉已經實作機械化。

興化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地貌,保留了傳統生産方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現在,千垛菜花景區已成為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12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000萬元,推動了全市旅遊發展,拉動了三産經濟。由于土壤富含有機質及多種微量元素,且四面環水,興化垛田産出的蔬菜品質好、産量高,深受好評,為農民“富口袋”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未來,我們将加強遺産保護區生态保護,深入推進垛田研究,不斷豐富和完善垛田文化内涵,讓千年奇觀澤被後世、煥發生機。

松陽松古灌區——“活态博物館”彰顯“水智慧”

講述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工程遺産研究院副教授 王義加

2021年初,受松陽水利局邀請,我和水工程遺産研究院的幾位同僚作為申遺專家,來到位于浙江西南部的松陽。

從史料上看,松陽先民勤于治水,自漢代始,在松陰溪流域依勢築堰建渠。宋元時期,灌溉工程體系初具規模。至明末清初,境内有古堰116處,居瓯江流域各縣之首。實際上,整個松古灌區有名無名的大小古堰有上千處,現存灌溉面積千畝以上的古堰就有14處。古堰壩數量之多、工程密度之大,非常罕見。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萬代

松古灌區金梁堰姜曉東攝\光明圖檔

随着調研的深入,我們發現,松陽古代灌溉工程并不局限于古堰壩,松古灌區内還有數量龐大的古山塘、古渠和古井。其中,灌區内山塘星羅棋布,為堰渠調蓄水量,旱季補水,雨季蓄水。松陰溪兩岸,“堰渠塘井”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組織,可以做到大旱不竭、晴雨兼顧、适應環境。同一水系中,多種灌溉技術綜合應用,覆寫平原、山地,種植稻、茶、桑、煙等多種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豐富創新的治水實踐,使松古灌區成為瓯江流域最大産糧區,流傳千百年的古諺——“松陽熟,處州足”,就是松古灌區物阜民豐的真實寫照。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萬代

松古灌區的早晨光明圖檔

在調研中,松古灌區的史料之豐富翔實令人感歎。光緒版《松陽縣志》記述山系水系、勘田平役、農耕水利的賦、記、志,有近30篇之多。珍藏在松陽博物館的14位曆任縣令的告示、批文和碑記共30餘件,記錄了555年間芳溪堰修複、管理、分水、解決水利糾紛等史實,也展現了數百年來當地官民堅定執着的治水精神。《百仞堰記》記載了明代周宗邠用“七三法”選擇堰址,解決南北兩岸旱澇糾紛的故事,是曆史上第一次用定量分析方法對水利工程開展可行性研究;“汴石分水”,根據不同村落的用水需求,用标準尺寸的“汴石”規範引水管道長寬深淺,合理配置設定水量,巧妙解決了持續百年的取水糾紛……即便今天看來,這些水利管理方法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松古灌區是個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遺産“活态博物館”,保留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風格各異的傳統村落。它靜卧于山水田園之間,堰、塘、渠、井,工程遺産類型豐富多樣;從攔水、引水、蓄水、補水,到排水、灌溉,功能完備連貫;從“民辦官助”到“借地建圳”,從“牛背調水”到“分片輪灌”,治水實踐精彩紛呈。

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将激勵我們弘揚傳統治水文化,為今天的人們守護“幸福河湖”,為山區水利現代化發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上堡梯田——高山梯田水淼淼

講述人:江西省崇義縣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院長 楊金平

“成功啦!”當上堡梯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的喜訊傳來,全縣上下歡呼雀躍。這是江西贛州崇義縣上堡梯田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後獲得的第二個世界級遺産榮譽。作為這次申遺的參與者,我百感交集。從發現上堡梯田的價值,到深入調研、啟動申遺、資料歸集……往事曆曆在目、令人難忘。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萬代

上堡梯田光明圖檔

“上堡上堡,高山梯田水淼淼。”上堡梯田位于崇義縣上堡鄉、豐州鄉、思順鄉境内,分布在羅霄山脈南段諸廣山脈之間,面積約5.1萬畝,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達62梯層,被稱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

接到申遺任務後,擺在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尋找和考證上堡梯田灌溉工程遺址遺存。我第一時間聯系了南昌工程學院水利專家,與他們深入上堡梯田各處開展調查。兩年時間裡,我們調查20餘次,在衆多遺址中選取了12處最具代表性的進行深入挖掘和修複。

确認梯田面積大小,是挖掘修複的第一步。我們走訪了上堡鄉周邊大多數村莊,摸清全縣上堡連片梯田共有3400公頃。挖掘遺址時,因為年代久遠,幾乎每一步進展都困難重重。修複工作更是充滿艱辛,為完整恢複一座2米多長的水陂,我們翻閱了大量典籍,訪遍周邊年長的村民,抽絲剝繭,終于弄清了石塊、泥土、竹片的混合比例及具體做法。

為了确定上堡梯田開發、建設和運作的曆史,我們檢視了很多族譜,并結合典籍、縣志、鄉志等曆史資料,在水利、水文、地質、水保專家的幫助下,反複調研考證。比如,我們從《山海經》中找到了上堡梯田的起源,找到了蓄水工程、排灌渠系工程和水量調節控制設施等遺址遺存,研究了與工程有關的非工程遺址遺存,理清了上堡梯田的曆史發展脈絡。經考證,上堡梯田早期開發曆史源于先秦,興于秦漢,成熟于宋元,完善于明清,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

上堡先民将修築梯田與治山理水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水土資源利用與管理模式:山頂蓄水,充分利用水流勢能;梯級布置,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工程消能,減輕水流沖刷;聚水沉沙,保障山地坡型。時至今日,上堡梯田自流灌溉體系的工程形式和布局仍然完整,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梯田生态系統實作蓄水、保土、增産三位一體,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而工程積澱的生态理念和建造管護經驗,為現代坡耕地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

回顧整個申遺工作,上堡梯田灌溉系統凝聚着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人水和諧”的寶貴理念,镌刻着世代先民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之光,讓人深感震撼。接下來,我們會利用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這一品牌,更好地保護和發展灌溉工程,讓上堡梯田更加長久地福澤百姓。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胡曉軍、李曉東、周洪雙、蘇雁、陸健、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楊小安

【專家學思】

作者:魏有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理論研究基地〔河海大學〕研究員)

“興水利,而後有農功;有農功,而後裕國。”水的承載空間決定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空間。大陸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是以,推進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設施建設,不僅對保障農業用水具有戰略意義,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自古以來,興修水利、防治水害就是中華民族治國安邦的大計。興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讓成都平原由“澤國”“赤盆”變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巨大效益一直延續至今。截至目前,大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已達30處。這些寶貴遺産承載着傳統治水技術、經驗和智慧,镌刻着中華文明綿延不息、永續發展的曆史軌迹,折射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智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就保障國家水安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治水興水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面對古人留下的豐厚水利遺産,我們要挖掘好、保護好和利用好,加強古灌區、古渡口等水文化遺産保護,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産活化利用和傳承創新,綜合展示其在農田水利、治河技術、建築營造等領域的文化成就,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潤澤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一方面,在治江理水的宏闊實踐中,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應充分汲取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所蘊含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順勢而為、就地取材的治水理念以及系統治理的思路與方法,把中華民族在長期治水實踐中積累的“善治國者必善治水”“上善若水”等中華優秀傳統水文化傳承好弘揚好。江河安瀾,才能保障民族永續發展。如今,全國建成各類水庫9.8萬多座,堤防長度43萬公裡,七大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以堤防、控制性樞紐、蓄滞洪區為骨幹的防洪工程體系。放眼中國,一座座水利設施巋然屹立,一條條灌溉管道密布田野,一個個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濟東西,“四橫三縱”的新水網串聯起山清水秀、雲闊天高的自然畫卷,書寫着蓬勃浩瀚、舉世矚目的綠色傳奇,映射了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美麗中國。

另一方面,應統籌做好灌溉工程遺産保護與利用,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态治理,創新方式方法,讓越來越多的遺産活起來、美起來。2018年中央一号檔案提出,保護好灌溉工程遺産。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強調,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加強城鄉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承”作出重要部署。目前,要做好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的理論與技術研究,通過編制實施保護利用專項規劃、立法等方式切實保護好灌溉工程遺産,并通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方式,讓其“扮靓”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更為重要的是,抓住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契機,向世界講好中國灌溉工程遺産的精彩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些遺産的曆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群衆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大陸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更多力量。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18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