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作者:藥智網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來源:博藥/青梅

随着全球老齡化趨勢、電子産品使用時長不斷升高以及缺乏用眼常識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眼部疾病患者的人數将持續上升,眼科用藥的市場需求也将不斷擴大。是以,眼科領域也誕生了不少重磅新藥。其中銷售量排名第一的是再生元與拜耳合作的阿柏西普,2021年銷售94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雷珠單抗(36億美元)。

近日,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REGN)公布2022年第三季财報:營收29.36億美元,同比下降15%,但排除新冠藥物抗體雞尾酒REGEN-COV後的營收為29.30億美元,同比增長11%,業績增長主要動力是其重磅産品Eylea和Dupixent。2022年Q3 Eylea在美國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16.3億美元,同比增長11%。

EYLEA (aflibercept,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是再生元的代表作,用于治療濕性黃斑變性。自2011年底獲批上市,十幾年來其銷售額一直高速增長。

他山之石

借用抗惡性良性腫瘤明星靶點VEGF治療“黃斑”

年齡相關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導緻老年患者視力下降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成為繼青光眼、白内障之後全球第三大緻盲因素。

AMD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非新生血管、萎縮(幹)形式,另一種是新生血管(濕)形式;而大多數因AMD而導緻嚴重視力下降的人都是濕式(wet)AMD(wAMD)。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1. 年齡相關黃斑變性病例變化(來源:參考文獻1)

wAMD的特點是新的、異常的血管生成,這些血管通常來自脈絡膜血管(CNV),可以生長到視網膜下色素上皮或視網膜下空間。如果不加以治療, CNV通常會導緻中央視力的永久性喪失。

早期治療wAMD的主要政策是利用雷射光凝法、光動力療法等手術方式破壞脈絡膜新生血管。盡管這種治療方法減少了嚴重視力喪失的可能性,但有許多局限性,尤其是在治療眼窩的病變時,一個嚴重的缺點是雷射會引起永久性的光斑,而且50%以上的治療眼會出現CNV的複發。

手術治療效果不夠理想的困境一直持續到一個新的治療靶點—VEGF的出現。VEGF全名為“血管内皮生長因子”,它就像一個血管生長的開關,一旦被關閉,就能遏制惡性良性腫瘤的生長。是以,早期對于VEGF的抑制多用于治療惡性良性腫瘤。

2004年,第一個用于治療wAMD的VEGF抑制劑是培加他尼(Pegaptanib)獲得FDA準許。培加他尼是一種RNA适配體,能特異性結合人類VEGF165。但是,該藥物并不結合其他活躍的VEGF異構體,如VEGF121。是以,與光動力治療的效果相似,隻有少數患者獲益。

2006年,随着基因泰克推出雷珠單抗(Ranibizumab,Lucentis®),wAMD的CNV治療取得了最激動人心的進展。雷珠單抗是一種重組生産的人源化抗體(Fab)片段,可以結合VEGF。在為期2年的試驗中,94.5%接受雷尼單抗0.3毫克治療的患者和94.6%接受雷尼單抗0.5毫克治療的患者的視力得到了穩定或改善。雷珠單抗的成功使抗VEGF療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前的治療政策。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2. 基因泰克公司推出的雷珠單抗及其玻璃體給藥系統(來源:RRC News)。

時間來到2011年,再生元(Regeneron)與拜爾推出了重磅産品阿柏西普(Aflibercept,EyleaÒ),用于wADM治療。這是再生元自建立以來,推出的第一個大藥。阿柏西普成功之前,盡管董事會裡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坐鎮,再生元公司在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多個研發項目以失敗告終,累計損失達12億美元。但是,正如再生元創始人、執行總裁萊昂納德·施萊弗所說,“盡管我們認為好的科學會更早地勝出,但我們有耐心”。

再生元于2001年開始在癌症領域進行阿柏西普的臨床測試。2003年,再生元與安萬特(Aventis)簽署了一項重要協定,繼續在癌症領域開發阿柏西普。2004年,再生元開始在增殖性眼病中測試該化合物,局部給藥。2006年,再生元與拜耳簽署協定,開發眼部适應症。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再生元終于打開了财富之門。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3. 阿柏西普(Eylea,來源:Google)

百億市場!

阿柏西普開啟wAMD治療新時代

阿柏西普是一種全人類的重組融合蛋白,由VEGF受體1的第二免疫球蛋白(Ig)結合域和VEGF受體2的第三Ig結合域組成,與人類IgG1的Fc區融合。與其他的抗血管内皮生長因子療法不同,它除了和所有VEGF-A異構體、VEGF-B,還能夠與胎盤生長因子(PlGF)結合。

除此之外,阿柏西普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對VEGF顯示出非常高的親和力,親和力(Kd)達到0.5pM,強于雷珠單抗、貝伐單抗以及自身VEGF受體。這意味着阿柏西普即使在低濃度下也能有效阻斷VEGF,是以有着更長的作用時間,進而可以延長給藥間隔。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4. 阿柏西普分子(來源:西南證券)

為了确認阿柏西普的療效,主要開展了在兩項臨床研究,共涉及約2400名wAMD患者。研究結果顯示,阿柏西普在維持wAMD患者的視力方面與雷珠單抗一樣有效。将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放在一起看,維持視力的患者比例為96.1%(538人中有517人),95. 4%(559人中有533人)和95.3%(535人中有510人),分别為每四周一次的0.5毫克阿柏西普、每四周一次的2毫克阿柏西普和每八周一次的2毫克阿柏西普,而每四周一次的雷珠單抗治療患者的比例為94.4%(538人中有508人)。在治療的第二年,療效普遍得到維持,大多數患者以10周的延長用藥間隔接受注射,盡管少數患者偶爾需要更頻繁的注射(如每月一次)。

自2011年獲批用于wADM的治療後,阿柏西普其他适應症被相繼開發出來。2014年7月,阿柏西普注射液獲FDA準許用于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10月,獲FDA準許用于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RVO)後的黃斑水腫;2015年3月,獲批用于糖尿病黃斑水腫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2018年,FDA準許阿柏西普新注射劑型用于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2019年3月,獲批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除了眼科适應症, 2012年,FDA準許阿柏西普(ZaltrapÒ)用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與氟尿嘧啶、亮丙瑞林和伊立替康(Onivyde或Camptosar)聯合使用。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5. 阿柏西普獲批時間線(來源:PharmaShots)

正因為有着以上優勢,以及開發出了衆多眼科适應症,阿柏西普推出後,第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8.38億美元;到2021,全球年銷售額達更是達到94億美元,市場占比已接近50%,成為名副其實的“重磅炸彈”。同年,雷珠單抗銷售額隻有35.1億美元。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6. 2017~2021年,阿柏西普(Eylea)全球/美國銷售額(來源:PharmaShots)

值得注意的是,阿柏西普的有效成分專利已于2020年到期,即将面臨生物類似藥的沖擊。好消息是,根據今年9月再生元公布的資料,阿柏西普在高劑量8mg長間隔Q12W/Q16W治療DME和wAMD兩個試驗中,都與阿柏西普(低劑量短間隔組)展現出非劣效的視覺改善和相當的安全性。再生元計劃在今年年底送出8 mg規格治療DME和wAMD的BLA申請,并使用優先審評券。

但在wAMD領域阿柏西普未來還将面臨衆多競争者。國内外多款在研抗VEGF靶點藥物已處于III期臨床,包括艾爾建、羅氏等。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7. 美國及中國治療 wAMD的在研創新生物藥(來源:平安證券報告)

在中國,針對wAMD 患者和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患者,目前已有雷珠單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三款VEGF生物藥在中國獲批上市,2020年總銷售額超過20億人民币,展現出 VEGF 生物藥的巨大市場潛力。在中國本土市場,阿柏西普市占率盡管逐年提升,但是,成都弘康開發的康柏西普增長更快,占據了更多的份額。此外,今年4月,齊魯制藥阿柏西普生物類似藥已申報上市,未來競争将越來越激烈。

眼科之王——阿柏西普

圖8.已上市抗 VEGF 生物藥的2016-2020銷售額(來源:華安證券報告)

小結一下,十年磨一劍,阿柏西普的成功挽救了再生元,自2012年之後,再生元的淨利潤由負轉正,業績逐年升高,到2021年,營收達到160.72億美元,淨利潤超過80億美元。憑借好的科學,持久的耐心,再生元真正成長為頭部藥企。盡管抗VEGF療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由于藥物不良事件、給藥頻率等因素,wAMD 和DME患者的臨床需求尚未被滿足,需要療效更優、風險更小、更加便捷的抗VEGF藥物。

參考文獻

1. Macular Degeneration Breakthroughs.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macular-degeneration-emerging-treatments-5071096

2. RRC News: https://retinaconsultantsofaustin.com/wp-content/uploads/Summer_2018_newsletter.pdf

3.https://pharmashots.com/8141/top-performing-drug-of-2021-%E2%80%93-eylea-september-edition

4. https://www.drugs.com/history/eylea.html

5. 平安證券報告

6. 華安證券報告

7. 西南證券

8. Ohr M, Kaiser P K. Aflibercept in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 perspective review[J].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chronic disease, 2012, 3(4): 1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