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白鹭,腦子裡便會浮現詩人杜甫《絕句》裡“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優美畫面。
最近筆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鎮就拍到上萬隻白鹭在城子村隴山樹林裡,伴着太陽的餘晖翩翩起舞,場面極為震撼的畫面。
在這個總面積隻有23.8畝的小山上,白鹭如雪花飄灑,更像林中開滿潔白花朵,它們時而翺翔空中,時而停留在樹枝上,仿佛在排練綠水青山美好生态的大合唱,演繹出秋末初冬的壯麗美景。
隴山,林中有高大的喬木,還有過去種植的橡膠樹,林中雜密,郁郁蔥蔥。過去偶有白鹭光顧,但數量如此龐大的白鹭在這裡栖息還是這兩年才有的事。
為何有大量白鹭齊集在這裡?在河邊步道散步的居民解釋說,普文鎮主要處在壩區,生态環境好,特别經過幾年來的治理,森林、河道生态系統得到了合理儲存,特别是當地水産養殖業的發展,這些都是吸引白鹭停留在此的重要原因。
白鹭屬于珍稀鳥類,喜歡栖息在林地、湖泊、沼澤、淺灘、蘆葦塘等濕地,以捕食小魚蝦、昆蟲、軟體動物為主,喜歡結群生活。哪裡環境好、食物資源豐富,它們就會在那停留。
當地近年來大力加強林業建設與環境整治,相關部門不斷加大保護力度,是以水質優良,生态環境優美,引來大量白鹭到此築巢栖息,出現了一幅人與白鹭和諧共生的畫面。
白鹭披着潔白的羽毛,體态修長,成群地嬉戲,清晨離巢在普文河兩岸的稻田、沼澤、河道或魚塘附近覓食,捕魚時極其優雅,能長時間站在水中,密切注視水面動向,有時腳尖輕觸水面,吸引獵物,當看清獵物,頭往水裡猛地一紮,便可見它口中叼出一條小魚或者小蝦。這些白鹭與人還是好朋友,見人在田裡耕作,往往會有幾隻白鹭圍在四周,當驚起昆蟲時,聰明的白鹭便趁機捕食。有時白鹭還會站在水牛背上或頭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傍晚,它們成群結隊從不同的地點飛回樹林,叽叽喳喳,嬉鬧不停,直到夜晚才安靜下來。
白鹭是國家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很“挑剔”,既要水質好、空氣好,也要食物豐富,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家”。當地生态環境不斷改善,萬隻白鹭齊聚隴山,是實作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好的寫照。
雲南網通訊員 李文聖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