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人氣最高的三種食物,三杯鴨才排第四

作者:山貓生活

每次想到基隆,就想到廟口的小吃;想到那些小吃,首先浮現的是“天婦羅”;一思及廟口第16号攤的“王”記天婦羅,唾液就充沛分泌,來不及咽口水。此攤自1956年開始營業,在廟口諸攤中時間并不算長,卻是我心目中的重要地标。

  天婦羅乃沿用日語穹邸卧芷,是一種油炸的魚漿──大抵将鲨魚肉剁成細茸,制為魚漿丸,再壓成淺碟狀,油炸至外表呈金黃色,蘸甜辣醬、佐腌小黃瓜片吃。天婦羅美味與否,關鍵在于魚漿好不好,遺憾的是現在的魚漿絕大部分都來自批發工廠,且以不新鮮的雜魚制成。基隆廟口第16号攤不随流俗,老老實實用小鲨魚和海鳗為材料,添加太白粉、糖、味噌、味素打成魚漿,現制現炸,這種照本份制作的食物焉有俗品?

天婦羅最好用花生油或混合芝麻油來炸,此物難以在家自制,蓋油炸的鍋子必須夠大,也沒有人會為了吃一次天婦羅而耗費一大桶花生油。

台灣人氣最高的三種食物,三杯鴨才排第四

天婦羅

  台灣的甜不辣是魚漿油炸後再經過煮的工序,常伴随魚丸、豬血糕、蘿蔔、高麗菜卷出現,吃時淋上醬汁,可謂目前最普遍的魚漿制品,随處可見。

台灣人氣最高的三種食物,三杯鴨才排第四

甜不辣

  台北西園路“亞東甜不辣”的高麗菜卷很贊,單純的高麗菜,清爽,甜脆,蘊含菜香;可惜店家太拘泥于特調的醬汁,用醬油、味噌調制出來的蘸醬風味甚佳,卻不宜每一種食物都淋上,否則百味無一味,形同無味。甜不辣自然是招牌,确實不錯,蘸醬用于此就準确多了。

  北部較常見天婦羅,南部則多“黑輪”,黑輪日語是牧竺邸,是以我們叫它時必須用閩南語發音才對。關西地區叫黑輪“關東煮狎(邸糾社狎)”。在台灣南北頗有差異,北部人叫它甜不辣,個頭大約隻有南部黑輪的四分之一。從前在高雄吃的黑輪還摻有白煮蛋──旗魚肉打漿後,加進白煮蛋和糖,拌勻,入鍋油炸。

台灣人氣最高的三種食物,三杯鴨才排第四

黑輪

  我還是偏愛油炸天婦羅和炭烤黑輪。屏東潮州的“廟口旗魚黑輪”用現撈旗魚制作,強調不添加硼砂;由于夠新鮮而廣受歡迎,這家黑輪的蘸醬是油膏加芥茉,口味獨特。在東港華僑市場内,有一家創立逾百年的“瑞”記旗魚黑輪,也以新鮮美味、真材實料、不摻防腐劑馳名,這家黑輪的工序跟基隆廟口的天婦羅一樣,都是即制即炸,将表皮炸至金黃即食。可見誠懇老實制作的古早味,是振興飲食文化的康莊大道。

  夜市常出現許多西洋/本土,精緻/粗野相混合的排場,呈現衆聲喧嘩的美學。台灣是一個淺碟型的社會,什麼東西的流行周期都很短──前一陣子才流行喝紅酒,大家喝起紅酒很像灌啤酒;忽然轉而流行吃葡式蛋撻,到處看到“安德魯”、“瑪嘉烈”蛋撻店;好像沒流行多久,整個社會又一窩蜂擠在面包店門口,排隊買“巨蛋面包”和甜甜圈……我們歡喜的這類魚漿食品,似乎已演變成逐漸穩定的台灣味道,族群的曆史記憶,濃縮在一碗天婦羅裡,銘刻後殖民地飲食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