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思考認知「技術」與「商業」的融合?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數字化技術來到我們身邊,整個營銷行業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以創意驅動,而現如今,随着技術和商業進一步融合,在營銷領域數字化技術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先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給我們分析的吧。
如何思考認知「技術」與「商業」的融合?

數字經濟時代,不知不覺數字化技術來到我們身邊,整個營銷行業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以創意驅動,而現如今,随着技術和商業進一步融合,在營銷領域數字化技術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我初步預估,5年内整個營銷行業将完成從創意驅動到技術驅動的變革。

先來看一個驚人的數字:據調查統計,就全人類的工作進行一個粗略的估計,約50%的人類工作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但并不是被完全取代,而是需要轉型,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年,至少有一半人需要關心自己的工作與人工智能的關系,需要在未來的人機協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廣告營銷行業也不例外,舉個例子,以前靠設計師做出來的圖檔,一天比如最多做100張Banner,但是你現在在計算機系統設定一個基本的設計規則,輸入必要的元素,它可以給你完成上萬張不同的Banner,大大提升了效率的同時,也可能讓做着普通簡單裁切的設計師失業。

再比如客服行業,我們現在去淘寶,京東購物,基本上一天24小時你可以和機器人溝通,商家提前設定好了常見問答資料庫,機器人客服可以第一時間回複你的問題,你的提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且得到即時的回答,對于這些常見問題,使用者感興趣的話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機器本身可以不斷學習,疊代出符合使用者需求,更加精準,可以更好服務使用者的客戶服務。

又比如在金融行業,你要是拖欠了信用卡賬單沒有支付,以前信貸員可能會給你電話催賬,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機器人,其對話的程度連你也不知道背後到底是個人還是個機器人。

這些都是數字化技術在營銷行業的一些應用,而技術提升的不僅僅是營銷的效率,還有客戶體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傳統營銷時代,我們做決策的基礎是直覺。創意總監覺得這個創意不錯,品牌方願意為之買單,我就準許上線這個廣告内容。有一些嚴謹的品牌主通常會在廣告内容上線前做一個定性測試,就是焦點小組(Focus Group),讓一群潛在的目标閱聽人組到一起,對2-3個創作的創意進行點評,選擇他們更傾向對他們産生購買決策和影響的内容,最終根據焦點小組測試的結果, 品牌主做出決策。

這個情況能部分避免品牌主由于主觀臆斷而做出錯誤決策這種情況發生,但是耗時耗力,花費調研費用和測試周期,而在廣告營銷行業,效率就是金錢,這往往是不可長期使用的一種方式。

随着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通過高效的内容管理平台和系統,可以一下子生産出成千上萬不同的創意元素組合,然後對于標明的但有着相似使用者畫像的目标客戶人群可以随機分組,将不同創意預投放至不同的人群,然後依據資料監測技術對不同創意背後的效果進行監測,如點選率如何,轉化率如何,那麼便可以輕松判斷哪組創意才是真正應該投放的。

如何思考認知「技術」與「商業」的融合?

根據統計學原理,當樣本足夠大時,則樣本的表現将接近于總體的表現。是以,在做過預投放測試後,再向更廣大的目标使用者投放同一組創意。

觀測到的結果是投放效率獲得顯而易見地提升,同時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廣告投放的準确性和有效性,最大化每一分投放預算的效果,這是每一個品牌主和CMO都希望達到的目的。

技術改變的不僅僅是營銷人員做事情的方式,行業的大局,更重要的,它能在效率和效果層面引起整個行業和商業模式的變革,是以可以認為是營銷本質的改變。

營銷體系關于4P也許不會變,但是在每一個環節,産品的研發和面對市場的推廣思路,管道營運,促銷推廣,技術已經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毛細血管裡面,從這個層面看,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結合也變得史無前例的重要。

具體在産品研發和推向市場的過程中,技術到底能夠承擔什麼樣的職責,在做營銷推廣時,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應用到何種程度,需要依據企業客戶本身的性質和商業模式進行定制。

例如在B2B以管道經銷為主的企業,廣告投放并不是主要的營銷推廣方式,而通過經銷商管道進行聯合推廣,提升經銷商的銷售能力反而成為重中之重,那麼這時,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和管道的溝通能力就成為企業的關鍵能力之一。

又比如在快消等産品标準化領域,客戶常見痛點問題通常也比較标準化,那麼推出智能客服就成為提升客戶粘性和客戶滿意度的關鍵。在金融領域,定期将其理财産品更好地推向客戶,使用營銷自動化技術就變得十分重要。

而在工業領域,通過網際網路營銷技術将企業的核心知識和價值高效精準傳達到正确的目标客戶那裡是重中之重。

不同類型的企業在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程度,深度上都不盡相同。是以現階段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對自身企業的特點,面臨的營銷痛點先做一邊梳理,根據其營銷目标重點考慮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可能性在哪裡,并根據目标重點對其重要性進行排序,然後在標明的相關領域去做相應的投入更為明智。

專欄作家

朱晶裕,微信公衆号:Jade大話數字營銷,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經濟學碩士研究所學生,現任霍尼韋爾數字營銷負責人,數字化營銷轉型戰略專家。擅長領域涵蓋媒體政策,内容營銷,營銷自動化,需求/銷售線索挖掘,電商等在内的端對端營銷解決方案。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