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作者:鬼谷子思維

2009年3月的一天,靖西烈士陵園裡來了兩個老人,他們互相攙扶着,走了好幾圈才來到一個墓碑前。

“兒子,爸給你送手表來了。爸以你為榮!你沒有給黨和國家丢臉!”

“爸一生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把你調到前線;最痛苦的事,也是把你送到前線。”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老人撫去墓碑上的塵土,顫巍巍地站起來,面向兒子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老人知道,這是他們最後一次來看兒子,自己疾病纏身,時日已不長。

這個老人叫張志信,曾是54軍160師的師長,也是《高山下的花環》中雷軍長的原型。

躺在這裡的,是他的獨生子張力,犧牲前是160師478團9連的一名副班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張志信将兒子從南方調到特務連偵察排,擔任副班長,并且和張力約法三章,不能讓戰友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甚至,為了不過分張揚,他指令張力取下手表,等立功回家再帶。

這塊表是張力的寶貝,可他再也沒有機會帶上。

1979年2月,父子倆随部隊到達前線,馬上投入緊張的戰鬥,再也沒有見過面。

張力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英勇善戰,10天就立功兩次,并火線入了黨。27日,張力和戰友們在執行偵察任務時,遭到敵人暗堡襲擊,傷亡慘重。

關鍵時刻,他奮不顧身,孤身去炸暗堡,不幸後背中彈。

張力在彌留之際,才說出自己是師長的兒子:“告訴我爸,我沒有給他丢臉。”

就這樣,張力将21歲定格在了這片土地上。

師部收到張力犧牲的電報,沒有人敢告訴師長。

但是,悲傷是情不自禁的,他們神情沮喪,張志信頓感不對勁,一再質問下,得知了兒子犧牲的消息。

張志信差點昏倒,他強忍悲痛,使勁抓住桌子說:“張力犧牲地值得!”

說完,他繼續鎮定地指揮着戰鬥。

縱觀對越自衛反擊戰,50多萬解放軍入越作戰,犧牲戰士超8000名,其中像張力這樣的高幹子弟,不在少數。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他們在國家主權受到威脅時,挺身而出,揮灑熱血,将青春留在了那裡。

那麼,他們都是誰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英雄父子的輝煌人生。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耿軍、耿曉康:上場親兄弟,并肩灑熱血

他倆是親兄弟,同是50軍的戰士。

他們的父親是當時50軍150師的副參謀長耿進福,一位身經百戰的将軍。

1958年,耿進福的部隊在西藏駐防,兄弟兩人在部隊長大,耳濡目染,渴望着參軍,像父親一樣保家衛國。

1978年,耿軍和姐姐耿慶先後進了部隊,耿曉康還在上學,年齡不夠。

但是,耿曉康坐不住了,他每天跑到炊事班去打雜,趕也趕不走,部隊隻好破例收下他。

就這樣,姐弟三人都成了150師的戰士,表現優秀,迅速成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1979年,對越反擊戰爆發後,耿慶和耿軍同時遞交了參戰申請,耿慶沒有通過,耿軍如願以償。

當時,一家隻能有一個人上前線,但耿曉康堅決不幹,作為戰士,怎能不打仗。

就這樣,他們兄弟二人一起奔赴越南戰場。

當時,耿慶21歲,是8連的一個班長。耿曉康18歲,是6連的一個副班長。

他們深知戰場的殘酷,給父母留下一封遺書,裡面夾着兩人積攢的12元津貼。

此時,耿進福已轉業,他得知消息後,趕到部隊為兩個兒子壯行,臨走寫下8個字:“英勇殺敵,為國立功。”

他或許早已知道,這是與兒子們的訣别。

在前線,兄弟二個配合默契,英勇殺敵,将敵人打得節節敗退。

可就在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準備後撤時,越軍開始瘋狂報複,他們二人所在的連隊陷入越軍重重包圍中,後面是懸崖峭壁,根本無路可退。

3月15日,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我軍傷員超過大半,敵人卻是越來越多。

為了掩護傷員突圍,耿曉康不顧身負多傷,毅然承擔起火力壓制的重任。

半夜,他們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有部分戰士沖出重圍,但耿曉康不幸犧牲,留在了那裡。

3月16日,敵人沖上我軍陣地,耿軍和戰友們殊死搏鬥,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

耿軍不願成為俘虜,他緊握沖鋒槍,高喊一聲:“甯死不降,共産黨員跟我跳!”

他縱身躍入萬丈懸崖,戰友們紛紛跟他跳下。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耿進福夫妻讀着兒子們的遺書時,淚流滿面,耿母一夜白了頭發。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盡管有人惋惜,說耿進福不應該将兩個兒子都送到前線,他卻堅定地回答:

“我的孩子怎麼能搞特殊化!”

失去兒子雖然痛苦,報效國家更是義不容辭,這是軍人的責任,更是首長的擔當!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曲甯江:求父親走後門上前線

1978年3月,曲甯江從學校走入部隊,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二代”,母親參加過抗美援朝。

父親是曲奎,時任41軍副參謀長,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曾立下8次大功。

剛進部隊,曲甯江最不願意聽到别人喊他“書生”,就不斷加大運動量,練體力、練槍法、練耐力,很快練成了“真正的軍人”,體格健壯,槍法精準,多次受到嘉獎。

1979年,面對越南的得寸進尺,曲江甯第一時間寫下參戰申請書:“誓死拼殺到底!”

但是,部隊拒絕了他的申請,曲江甯不服氣,一次次申請,一次次被駁回,理由隻有一個:“入伍時間不夠一年”。

曲江甯隻好求助于父親,一向堅持原則的父親竟然同意了,替兒子向部隊提出了申請。

就這樣,曲甯江和父親一起奔赴邊境,曲甯江進了41軍121師363團最危險的尖刀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在部隊向高平挺進的路上,曲甯江坐在坦克裡,看到曲奎拿着望遠鏡觀察前方地形,這是曲甯江最後一次看到父親。

1979年2月17日黎明,尖刀連作為先頭部隊,經過28小時與敵激戰,率先攻入越南境内,将我軍軍旗插上了841高地。

這裡是越軍援軍的必經之路,必須堅守。

此時,他們早已斷糧,而要尋找吃的,必須穿過越軍陣地,相當危險。

2月24日早上10點,曲甯江和戰友們尋“糧”經過雲吞地區時,被越軍發現,遭遇埋伏。

敵人火力相當猛烈,他們被逼到公路兩邊,寸步難行,排長犧牲了。

在這危急時刻,曲甯江決定獨自到另一側吸引敵軍的火力,就在他迅速向旁邊的小土堆跑去時,敵人射中了他的左腳。

曲甯江阻止了跑向他的戰友,自己做了簡單包紮,繼續向敵軍射擊。

這時,敵人又射中了他的左腳踝關節,血流如注,他根本顧不上包紮,繼續戰鬥。

敵人全力向他射擊,他的左手中彈了,無法舉槍。

他用右手掏出全家福,最後看了一眼父母,竭盡全力爬到戰友前面,撐起身體為他們抵擋子彈。

“告訴我父親,我沒有當孬種!”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就這樣,曲甯江犧牲了,這張照片,成了他唯一的遺物。

曲奎拿着被兒子鮮血染紅的全家福,他強忍着淚水,說道:“兒子,爸爸以你為榮!”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其實,曲甯江的弟弟曲甯廣也參加了對越作戰,他們一家三人奔赴前線,不愧是一個光榮的軍人之家。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甄平:高幹子弟的榜樣

1977年甄平和無數部隊子弟一樣,走進軍營,因表現突出,不但入了黨,還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

1979年,甄平已是163師487團步兵營8連一排的排長,他的父親是甄文林,時任55軍政治部副主任。

對越反擊戰開始後,甄平所在的部隊接到參戰指令,甄文林得知後,第一時間鼓勵兒子:

“不要講特殊,打仗要勇敢,不但要沖鋒在前,更要講究戰術,帶領全排完成作戰任務。”

甄平作為“高幹子弟”,有的不是優越感,而是壓力,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戰鬥打響後,甄平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2月27日下午,163師487團開始對諒山外圍發起總攻,甄平帶領突擊排沖在最前面,他指揮得當,組織有序,很快打掉了敵人的3個火力點。

甄平每打掉敵人一個火力點就發出一個信号彈,向指揮部報告位置。

他們步步為營,直逼主峰,在距離敵人的陣地僅有50米時,甄平正在全力組織着最後的沖鋒。

突然,甄平突然倒下了,他被暗堡中射出的一梭子彈打中要害。

敵人滿以為,射中指揮官,我軍的沖鋒就會陷入混亂。

但讓他們始料不及的是,8連的戰士們瞬間被激怒,他們高喊着“為連長報仇”,一鼓作氣,徹底消滅了敵人。

甄平犧牲的報告送到指揮部後,許世友将軍懷着沉重與惋惜說:“這就是高幹子弟的榜樣!”

甄文林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但依然強裝無事般指揮着戰鬥。

而在沒有人時,甄文林一遍又一遍地呼喚着“平平,平平,我的好兒子。”

在甄平遺體處理的問題上,甄文林特别交待,堅決不能搞特殊化,因為甄平生前最不喜歡搞特殊。

甄平沒有留下隻字片語,甄文林要來兒子的血衣,他要把它帶回去,交給甄平的弟弟。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這就是英雄的家庭,盡管哥哥已經犧牲,弟弟仍要接力下來,不怕犧牲,保家衛國。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曹輝:犧牲在父親眼前

1979年,曹輝還是一名新戰士,他在149師445團2營3連。

當時,他的父親曹從連,是149師446團的團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2月,對越反擊戰即将打響,149師剛接到開拔戰場的指令,就有人打電話給曹從連,提出将曹輝調往軍部。

曹從連一口回絕:“成何體統!誰家的兒子不是兒子!”

這還不算,曹從連特地找到445團團長,要求将曹輝安排在尖刀連,這等于把兒子置身于最危險的戰場前沿。

很快,149師全軍正式開拔,曹輝遠遠看見曹從連,和往常一樣沖父親扮了一個鬼臉。

那張笑臉就此定格在了曹從連的腦海裡。

2月24日,139師剛剛到達沙巴地區,就收到攻打沙巴縣的指令,父子兩人一起投入到著名的“沙巴之戰”中。

在沙巴駐守的是越南的王牌步兵師,配置的全是蘇式精良武器。

沙巴城下,更是數不清的明碉暗堡,地勢易守難攻。

3月1日淩晨,446團搶占了4号橋地區的一塊高地,并繼續向前方越軍發起進攻。

敵人火力異常猛烈,攻奪戰受到嚴重阻力,曹從連向指揮部申請坦克支援。

很快,445團3營的坦克趕到了,其中支援的一個戰士就是曹輝。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在他們的指揮下,坦克精确命中山腰間的幾個火力點,敵人的機槍聲一下子啞了。

步兵趁機發起進攻,4号橋順利攻克。

坦克繼續向前開進,曹輝經過曹從連身邊時,被警衛員叫了下來,警告他坦克上面太危險。

曹輝聞聲看到父親,他跳下來面向曹從連行了個标準的軍禮,然後笑着問:“有煙嗎?”

接過警衛員遞來的香煙,曹輝又跳上了坦克,而這竟成了這對父子的最後一面。

曹從連對着曹輝背影大喊:“不要站在坦克上!”

他隻是轉頭回了句:“這是指令!”

當時,我軍的坦克還比較落後,内部的觀察視角有死角,不能全方位觀察敵情。

曹從連比誰都明白,坦克外面的人就是”活靶子“,九死一生。

坦克在曹從連的目光中前行,在曹輝的指揮下,西南高地上數個火力點一一被擊中,啞無聲息。

突然,敵人的一個火力點死灰複燃,幾架機槍同時射向曹輝的坦克,他和其他3名戰士被擊中,三死一傷。

而這一切,曹從連看得一清二楚,他不顧一切地撲了過去,隻見兒子頭上直冒鮮血,已無半點氣息。

曹從連淚流滿面,他奪過警衛員手中的沖鋒槍,向敵人沖去,警衛員趕緊死死抱住他,勸他:“你是團長,沒有你,全團就會群龍無首!”

曹從連仿佛從夢中驚醒,他強忍悲痛,率領全團攻下了沙馬縣城。

曹輝與戰友們被安葬在南疆的烈士陵園裡,曹從連在兒子墓碑旁種下一棵小樹,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為兒子擋風遮雨。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他們都是部隊首長的孩子,他們都犧牲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文中寫的僅是其中的5位。

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高幹子弟,為了祖國的領土,為了人民的尊嚴,血染越南戰場。

趙傑昌,40師118團尖刀排排長,他的父親是趙子雄,是14軍40師的副師長。

在進行老街外圍的戰鬥中,他率領尖刀排在前面開路,沖入敵軍陣地壯烈犧牲。

趙幼林,122師364團指導員,他的父親趙力寬,是廣州軍區後勤部的政委。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在攻打南山時,他為了掩護戰友,不幸中彈犧牲。

周偉,123師英雄團,他的父親周開源,是41軍121師的政委。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他瞞着父親申請參戰,還特意申請調到123師,不幸在攻打高平的戰鬥中英勇犧牲。

姜利民,本應轉業離開部隊,卻千方百計要求參戰,擔任尖刀排排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他的父親是姜永錫,是新疆軍區五七幹校的政委,曾是41師121師363團團長。

他在戰鬥中孤身爆破了敵人3個碉堡,在爆破第4個碉堡時不幸犧牲,被軍委授予“爆破英雄”稱号。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多首長的兒子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誰

他們犧牲時僅有20歲左右,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譜寫出了無數曲感人的青春之歌。

祖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祖國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END-

作者:ZHL綏萍

編輯: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石奶引:16歲時因長得太美出現在1元紙币上,如今怎樣了?

22歲小夥因一書封神,3年賺4100萬,同僚:真沒想到他有這般能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