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經記者在進博丨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劉建斌:國内精準放療正處于發展階段,專業人才比裝置更稀缺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許立波 每經編輯:陳俊傑

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選擇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療法及免疫療法等。開源證券研報顯示,國内目前在治療手段中主要采取手術方式,占比達到41%;其次是化療,占比接近35%;放療目前僅占11.5%。但放療作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約70%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放療,市場需求巨大。

作為全球精準放療先鋒,醫科達(Elekta)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高精準度、個性化的放射治療,在中國前50頂級醫院的放療裝置中,其市場占有率超50%。

11月6日,第五屆進博會期間,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兼市場總監劉建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内精準放療正處于發展階段,這對放療裝置廠家來說是市場機遇;而國内最大的困境則是放療領域人才的不足,是以在研發裝置時,要立足本土,盡量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依靠智能化裝置滿足市場需求。”

每經記者在進博丨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劉建斌:國内精準放療正處于發展階段,專業人才比裝置更稀缺

醫科達展台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許立波 攝

精準放療是未來發展趨勢

據了解,相對于惡性良性腫瘤手術治療,現代化精準放療具有副作用更小、治療效果更好、綜合成本更低等一系列優勢。對于放療領域的行業趨勢,劉建斌表示,未來放療領域的趨勢是朝着精準治療方向發展,精準治療涉及到圖像引導,主要的手段是CT、超聲、磁共振等。“未來的裝置如果沒有搭配圖像引導技術,我認為是會被淘汰掉的。”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醫科達帶來的兩款産品Elekta Studio 近距離智慧放療中心解決方案及智能全流程自适應放療解決方案 Harmony Pro就代表了精準放療領域的最新技術。劉建斌表示,之是以選擇在進博會釋出Harmony Pro和Elekta Studio這兩款新産品,是因為公司一直鼓勵綜合治療,甚至是跨科室的方案 MDT(多學科會診)。“每個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才會得到更好的治愈率或治療效果。當選擇放射治療之後,如果把内照射、外照射結合起來(即綜合治療),治愈率可以提高 25%。”

此外,惡性良性腫瘤放射治療特性極為複雜,包括患者、治療師、劑量師、實體師、一線醫生、上級醫生六個關鍵點,裝置的品質控制、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就成為了保證療效的關鍵問題。“以前在治療時有可能把一個人的治療方案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但其實每個人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這樣治療計劃就會出錯、就做不到精準治療。這是以前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

為此,Harmony Pro 結合了中國的智能掃描技術:治療前,當裝置掃描完成,關于病人的所有資訊也會同時顯示在大屏上,包括病種有關的位置資訊、所需要重新擺位的輔助裝置以及治療規劃等,治療師據此能很快地對病人進行體位的設定。

治療時,當治療計劃和惡性良性腫瘤不比對,需要重新設定時,以往需要患者從裝置上下來,重新去 CT 室做掃描,再回來做治療切換,整個治療流程要額外花費幾天時間。Harmony Pro則能做到實時掃描,病人不需要更換科室,重新做出的計劃就能夠送達值班醫生和主任,線上就能調整對患者的治療計劃。“這就是醫科達強調的‘自适應’。病人治療完成後,以往操作是第二天重新對裝置進行品質控制,但醫科達裝置能夠實作自動化處理,這就是醫科達強調的‘全流程’”,劉建斌表示表示。

人才的缺口遠遠超過裝置的缺口

由于放療裝置價格昂貴、使用環境要求高,裝置瓶頸成為制約國内放療滲透率進一步提高的一大因素。劉建斌還發現,中國放療領域在對人才的資源配置上存在嚴重不足,因為放療需要大量擁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不是某個醫生或者護士就能完成的,技術員、劑量師、實體師都得介入。“中國市場人才的缺口遠遠超過裝置的缺口,需要以國家為機關來帶動全行業共同把人才(培養)這件事做好。”

劉建斌告訴記者,醫科達将拿出更多方案來比對中國市場和需求,包含治療的各個環節。同時,醫科達放療研究院将加大和政府、大學、國家和區域醫療中心的合作,滿足不同醫院的需求,真正實作中國放療行業水準的全面提高。“這幾年,醫科達與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合作,在教學中設定與最新技術相關的實體課程、工程課程,利用醫科達在海外的教學資源,邀請資深的講師、工程師來大學裡授課,目的是希望學生一出校門就能有能力投入工作,真正做到‘學以緻用’。”

當被問及進博會對産品引入的推動作用時,劉建斌以醫科達在第一屆進博會上展出的Elekta Unity為例表示,該産品在2018年完成首秀後,之後很快就與中國5家臨床研究中心合作開展臨床試驗工作。2020年,Elekta Unity就順利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認證。今年這款産品角色更新,展品變商品,正式作為商品展出。迄今,Elekta Unity累計治療超過1000位中國惡性良性腫瘤患者。

“從程序上來說,第一屆亮相展示,第二年獲得批複,第三年可以銷售,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進博會的加速效應。”劉建斌表示。

創新研發背後,近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外資企業在中國本土化程序也受到了一定制約。為此,醫科達采用了“鏡像工廠”戰略,即在中國和歐洲建立兩個相同的工廠,兩個工廠使用相同的原材料、技術裝置、品質标準,同步生産完全相同的産品,供應臨近地區的客戶。“歐洲有先進技術的更新,中國第一時間能夠同步更新,而中國市場上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究有新成果,國外也可以第一時間享受。”

在供應鍊之外,依托于進博會的溢出效應,醫科達也在加快新産品新技術在中國的引進速度。據劉建斌透露,“這兩年醫科達的訂單都在以兩位數增長。在醫科達的幾個區域市場中(比如歐洲區,美洲區),單單中國一個國家的加速器訂單就超過了歐洲和美洲,這三年醫科達在中國的出貨量翻了一倍,越來越多的訂單還在向海外發貨,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這個結果又會繼續反作用回醫科達市場戰略布局,也将持續加大中國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