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電視劇促醒者征文在他的出色诠釋之一,不管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人物,都有心有靈魂。

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能夠拿下一般演員們拿不下的難度角色,還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

他出演的影視劇,總是透露着一種進階感。

有他的參演,似乎電視劇的品質,永遠差不到哪裡去。

随着年齡的增長,56歲的王志文,開始出演一些小配角或者是醬油角色,來捧新人。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比如《叛逆者》中的我方卧底顧慎言,戲份不多,但是都是戲眼。

而這一部《促醒者》,也有他的大名。

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都是看到他的名字進來的。

開局場三分鐘就領了飯盒?

劇方也很清楚觀衆們的喜好,在開端處,就請出了王志文的戲份。

他穿着白大褂,一臉凝重,波瀾不驚。

當觀衆們以為他要露出笑容放大招的時候,他卻給自己注射了毒藥。

留下了幾本日記給自己的愛徒,然後就自殺了。

沒有台詞,表面很平靜。

這個時候,觀衆們的彈幕,開始不安分了。

有一條評論寫的是“王志文你把流量拉來了,你自己卻溜走了。”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王志文出演的是燕京第九醫院老中醫丁學坤。

他的離世,牽扯出了幾位最重要的角色。

一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丁遠志,他是一名西醫,出國之後在瑞典也很有名氣。

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他還是很冷靜的,并沒有平常人那樣的悲痛欲絕的感受。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而另外一位,則是接收了日記的愛徒韓西林。

他人還在内蒙,也接到了醫院的通知,急忙趕了回來。

這兩個年輕醫生,也就是本劇的男主角,都和自殺的丁學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醫院内部,也是暗潮湧動。

院長,主任等人,表面客氣,實則各懷鬼胎。

葬禮上,一個個說話陰陽怪氣。

醫療劇夾雜着懸疑,這樣的設定倒是讓人耳目一新,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韓西林和丁遠志之間存在着複雜的感情,韓西林跟随師父學習中醫,而三代中醫世家的丁遠志,卻學習了西醫。

一個是師父的親生兒子,一個是受父親偏愛的徒弟。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這種關系,在生活中,太常見了。

比如我,沒少有這種争風吃醋的時刻,總會覺得爸爸媽媽更愛妹妹,可是我和妹妹又是親人,對妹妹真是又愛又“恨”。

當然他們倆的感情更複雜些,是以懸疑燒腦,想入非非的感覺,一下子就有了。

開頭的劇集,濾鏡和畫面都透着“無間道”的即視感,這讓很多網友疑問:這是否有違現實中醫院的常态?

但我卻覺得,這是屬于這部劇新型定位中的創新點之一。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韓西林的調查,還在繼續。

師父去世,曾經師父與師叔所主持的中西醫結合小組不受重視,化瘤丹的研究擱置,師叔希望韓西林留下繼續研究。

有一個畫面,特寫給到短信交流,明顯透露着,有人探究化瘤丹配方的意圖。

彈幕裡大肆談論着:誰是壞人,院長的不支援?中西醫結合小組研究化瘤丹的利益糾葛?師叔的挽留?

正常中透露着意外,意外中又存在着合理,一下子就勾起了觀衆的好奇心,忍不住想繼續探尋。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第一個患者譚淼淼,是一個名人,治療結果關乎醫院的聲譽,是以這成了韓西林能否留下來的考驗。

韓西林提議,用促醒的方式讓病人先“醒來”,再進行手術,這樣成功率會高很多。

韓西林把話說得很滿,保證兩周之内一定會醒,可是他卻遇到了不斷的阻撓,在最後一刻,才成功把譚淼淼喚醒。

韓西林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論。

韓西林是一個非常有個人特色的醫師,自以為是,高傲自大,是我對他的初印象。

網友對此角色的設定,也存在不少争議。

有人說,韓西林自以為是,作為醫生不應該如此,也有人說,并不是所有醫生都平和,不一樣的人當然會有不一樣的性格。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我們在醫院見到的醫生,基本都是溫和的形象,于是,不自覺産生了錯覺,認為醫生護士都應該是溫柔平和,謙謙有禮。

其實不然,醫生隻是一個職業,一個與死神交手,在死亡線上治病救人的職業。

他們也不過是凡人,又怎麼可能超脫世俗,永遠不食人間煙火呢?

很多人會向醫生的職業奔赴,這是共性,但每一個想當醫生的人又是不同的,這便是個性。

都說一棵樹上不會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與人也是不同的。

不過,他們治病救人的目的是不變的,醫生的一生,不過是為了多救幾個人,多治幾個病。

人設的複雜,也是懸疑劇的亮點之一,畢竟,人都是沖突的。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被議論紛紛的韓西林,并沒有停下調查的步伐。

韓西林此次成功,讓他完成了和院長的“交易”。

他拿到了師父丁學坤的病例,找到了治療師父抑郁症的醫生,又看了師父生前的最後監控視訊,果不其然,成功發現了疑點。

視訊中,實習生手上拿的書,前後不一樣,這讓他更加确定,師父的死因,不同尋常。

為什麼監控下會不一樣?是不是視訊少了什麼内容?在師叔的追問下,他回答還要再等等,這是在等大魚上鈎?

舊的疑問證明,新的疑問産生,一環扣一環,讓人欲罷不能,這大概就是懸疑劇的魅力吧。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讓人深思的中西醫碰撞!除了老戲骨的戲份,4個年輕演員的表演雖然還有些青澀,但也可圈可點。

周大為飾演的丁遠志,沉穩聰明,做事一闆一眼,有規有矩,但有點固執己見,不懂得變通。

王宥鈞飾演的韓西林,個性獨立,喜歡獨來獨往,對病人耐心關切,對自己的醫學觀念和技術也自信執着,就是有點莽撞自大不讨喜。

這兩個人,對每一個病例在治療方案上的讨論和碰撞,很有深度!

其實,中醫作為大陸老祖宗留下來的知識寶藏,在治療疑難雜症方面,有它不可磨滅的優勢和價值。

看了兩集《促醒者》,僅僅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原因——王志文

比如針灸,比如中藥調理等,它蘊含的醫學知識博大精深,已經傳到了國外。

而西醫講究快、準、狠,在手術治療惡性良性腫瘤,減少病患疼痛等方面,也有中醫無法比拟的優勢。

是以,兩個男主的觀念碰撞,正好代表了中西醫治療觀念的碰撞。

不但讓此劇在專業性方面提升一個度,也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了中醫和西醫的不同。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