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上個月,在美國電影學院晚宴上,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和海莉·比伯(Hailey Bieber)曝出世紀同框照,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妻子和前女友的組合,讓大家吃了一口大瓜。

緊接着,賽琳娜個人紀錄片上映,沒想到卻牽扯出了更多風波。

過命的交情,隻是塑膠姐妹花?

在上周上映的紀錄片My Mind & Me中,賽琳娜面向鏡頭講述了她從萬衆矚目的明星到身體和精神狀态跌落谷底的經曆。

但是,有觀衆發現這部以她的身心為主題的紀錄片中,賽琳娜卻沒有提及當年為她捐腎的朋友弗蘭西娅·萊莎(Francia Raisa)。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接着,在接受《滾石》雜志采訪的時候,賽琳娜說自己從來沒有融入過那些酷酷的名人姐妹團體,“我在這個行業中唯一的真朋友隻有Taylor Swift”。

《滾石》把這句話highlight後發了出來,其他娛樂媒體也紛紛轉載賽琳娜和泰勒的貼臉照。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弗蘭西娅雖然算不上什麼著名的演員,但也在娛樂圈中出演過不少劇集。更何況,她和賽琳娜從小就認識,在大家眼中是十幾年的老友,更别提幾年前“舍腎救閨蜜”的事感動了多少粉絲。

是以在一條娛樂媒體轉發采訪的ins下,捐腎的弗蘭西娅評論了一句“Interesting”時,事情的走向開始詭異起來。目前這條文章已被删除,也有人認為這個回複的截圖是僞造的。

不過,弗蘭西娅确實已經在好友清單裡取關了賽琳娜,粉絲們又開始在具體什麼時間點取關這個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

火上澆油的是,賽琳娜在輿論發酵後公開回複了一句,“對不起,我沒有提到我認識的每個人。”這句話瞬間點燃了國内外網友,有人覺得賽琳娜忘恩負義,捐了一顆腎來救自己命的人,轉眼就成了“認識的人”。

要知道,2017年夏天弗蘭西娅為賽琳娜捐腎的時候,賽琳娜還在一篇文章中表達過感激之情:“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來感謝我美麗的朋友弗蘭西娅。她犧牲自己捐給了我一個腎髒,這是最好的禮物。我感到非常幸福,我愛你姐妹。”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甜心頂流的另一面

如果沒有後邊這一系列戲劇性故事,賽琳娜的紀錄片本身應該會打動不少人。

在這部紀錄片中,賽琳娜非常誠實地自我剖析了一番,從外形、到表演、再到自己的社會地位。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紀錄片花了大量篇幅展示過去六年間賽琳娜如何與身體和精神問題作鬥争。在精神崩潰後她被送到治療機構,診斷出抑郁症和雙向情感障礙(躁郁症),不得不服用大量藥物,身材也曾走形。

她描述自己對抗精神問題時的感受:“我不想和任何人說話,會在床上躺幾個星期,走下樓都會讓我喘不過氣。”

賽琳娜與朋友激烈争吵的畫面也被記錄了下來。在鏡頭中,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急躁、焦慮、甚至偏執。2020年,她的舊疾狼瘡再次發作,痛苦的表情在鏡頭下被無限放大。

即使沒有與賈斯汀·比伯分分合合,賽琳娜本人早就已經是流量話題制造機。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6歲出道,12歲簽約迪士尼,17歲組建自己的樂隊,成為火遍全球的歌手、明星。2020年,她創立了個人美妝品牌Rare Beauty,還曾嘗試參演劇集,跨界體驗演員和制片人的身份。

如今,賽琳娜在Instagram上有超過3億粉絲,身價8500萬美元。今年她更是憑借第一張全西班牙語的專輯獲得格萊美提名,因主演的系列劇Only Murders in the Building中的角色獲得艾美獎提名。

當然,在紀錄片中,賽琳娜也提到了自己作為“迪士尼童星”的感受。她覺得自己爆火之後反而被忽視了,成為人們眼中可以交易的“産品”。

比起她過去兩天在網際網路上掀起的波瀾,這部紀錄片沒有太多的音樂或表演,而是展現了許多賽琳娜私人的部分,更像是記錄一個普通女孩在遭受身體、精神的雙重折磨下是如何重生的。

“精神狀态不好”,迪士尼童星怎麼了

即使爆紅如賽琳娜,仍然甩不掉“迪士尼童星”這個标簽帶給她的包袱。

1955年至1996年,迪士尼出品的童星選秀類節目《米老鼠俱樂部》以及系列劇集Kids Incorporated、《舞動芝加哥》《漢娜·蒙塔納》捧紅了一代代童星。而如今在好萊塢最火的那批迪士尼童星大多出現在迪士尼1984年以後的節目或劇集中。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比如,瑞恩·高司令(Ryan Gosling)、凱麗·拉塞爾(Keri Russell)、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賈斯汀·汀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克裡斯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都曾在1993年左右參演了《米老鼠俱樂部》。

而麥莉·塞勒斯(Miley Cyrus)、贊達亞(Zendaya)、貝拉·索恩(Bella Thorne)、黛米·洛瓦托(Demi Lovato)等人則是在《米老鼠俱樂部》停播後,憑借迪士尼的自制劇大火。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迪士尼童星”,這個一生無法甩掉的标簽,顯然成了一把雙刃劍。公衆總是期望這些童星能夠永遠維持一個“完美榜樣”的形象。每天,都有無數童星掙紮在要滿足大衆對他們的刻闆印象,還是争取表現最真實的自己之間。

阿萊森·斯通納(Alyson Stoner)也是從1993年迪士尼的《米老鼠俱樂部》中脫穎而出的童星之一,她說自己小時候被迫在兒童表演學校學習了數百種用來應對試鏡突發情況的政策,以保證任何情況下都能專注地試鏡。

由于在早期的電影中被定型為“假小子”形象,她直到27歲都還在多數場合穿着牛仔褲,戴着棒球帽。找上她的角色都是如此相似,不是 “淫蕩的金發少女”,就是“狂躁的毒瘾女孩”。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但相比其他迪士尼童星,她已經算是毫發無損地長大了。是否要“長大成人”的掙紮在迪士尼女明星身上更加突出。

有時,人們對“女性”的狹隘比喻隻有兩極化的好女孩或壞女孩,純潔或放蕩。于是,從飽受原生家庭精神控制的小甜甜布蘭妮,到由甜美公主轉型為叛逆少女的麥莉,再到患上毒瘾和厭食症的黛米·洛瓦托等等。

無論她們在專業領域取得何等成就,都會有藥物濫用、酒精成瘾、心理疾病的問題。而人們最後對這些女星們的評價,就隻剩下“精神狀态不好”。

一夜之間,她成了娛樂圈白眼狼?

網絡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本不應被忽視的問題。黛米·洛瓦托在2021年的紀錄片《與惡魔共舞》中,講述了自己吸毒和酗酒到性侵犯和心理健康問題。她認為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被低齡化了,沒有人尊重她的個人意願。

她還聲稱在 2000 年代為迪士尼工作時,還曾被一位主演性侵,但這件醜聞卻“被有權力的人掩蓋了”。童星的父母也被好萊塢的“專業人士”警告,不要插手孩子的事業,否則會毀了他們。

如今,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像斯通納這樣的迪士尼童星緻力于推翻娛樂業長期存在的“虐待制度”,這種默許童星忍受成年人的暴力、虐待和忽視行為,早就應該停止了。

她認為,如果有未成年人參與影視劇拍攝,劇組必須要配備一位第三方心理專家,為監護人進行專業教育訓練。

雖然在充滿名利的童星造星場中,這依然可能隻是杯水車薪。但隻有老一代童星擁有了走路的自由,還在被制造的一代代新的童星才有跑起來的可能。

參考資料:

The Independent: The mice that roared: How Disney’s former child stars are fighting to change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The Glamour: Demi Lovato Wants to Speak to Former Disney Channel and Child Stars for a New Project

編輯:枳柚

部分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其餘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