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溪”事件後續?兩艘可疑船隻曾現身洩漏點附近

(觀察者網訊)疑雲重重的“北溪”天然氣管道洩漏事件似乎有了新進展。

據“德國編輯部網絡”(RND)13日援引美國《連線》(Wired)雜志報道,有衛星圖像顯示,在洩漏點被發現的前幾天,兩艘關閉了跟蹤系統的大型船隻曾出現在洩漏點周圍。

衛星圖像分析公司SpaceKnow并未公布相關圖像,但有不願具名的北約官員透露,北約方面已收到該公司的監測資料,這可能有助于調查。

“北溪”事件後續?兩艘可疑船隻曾現身洩漏點附近

報道截圖

報道稱,SpaceKnow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傑裡·賈沃爾尼基(Jerry Javornicky)表示,該公司在分析了來自多個衛星系統的圖像後發現,在“北溪”管道洩漏發生前的幾周時間裡,洩漏點附近數公裡範圍内累計出現了25艘船隻,包括貨船和大型多用途船隻等。

其中,有兩艘船長在95米至130米之間的大船沒有打開船舶自動識别系統(AIS),并恰巧在檢測出氣體洩漏之前的幾天經過該區域。

賈沃爾尼基将這兩艘船稱為“黑船”。他說:“它們關閉了自己的信标,這意味着沒有關于其動向的資訊,它們試圖對世界隐藏其位置資訊和一般資訊。”

報道指出,根據國際法規定,大型船舶都必須安裝和使用AIS系統,以避免與其他船隻發生碰撞。開啟後,該系統将播報船隻的名稱、位置、行駛方向、速度等資訊。

SpaceKnow則利用衛星上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檢測出關閉了AIS系統的船隻,這項技術在軍事上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通過金屬對于微波的反射探測到許多海上僞裝目标。

賈沃爾尼基與《連線》雜志分享了據稱是上述“黑船”的圖像,但補充該公司業務并非決定可能發生了什麼或誰該為此負責,而是向當局提供資料。他表示,北約方面正要求該公司提供更多資訊,一旦确認了這些船隻與圖像對應,該公司就将把其發現報告給北約。

北約發言人瓦娜·倫傑斯庫(Oana Lungescu)對此表示不做評價,但重申北約認為該事件是“蓄意和不負責任的破壞行為”。不過,一位沒有得到公開發言許可的北約官員向《連線》雜志透露,北約已經收到了SpaceKnow的資料,并表示衛星圖像可能對調查有用。

瑞典安全局(SÄPO)發言人加布裡埃爾·溫斯特(Gabriel Wernstedt)則回應稱,由于其調查行動的“保密性”,該局不能讨論其調查或透露是否正在檢視衛星資料。但溫斯特補充,瑞典安全局正在圍繞“北溪”管道事件進行“嚴重破壞行為的刑事調查”,并就現場調查所查獲的東西進行分析。

“北溪”事件後續?兩艘可疑船隻曾現身洩漏點附近

第四個洩漏點位于“北溪-2”管道,但和此前在“北溪-1”管道發現的兩個洩漏點位置十分接近,位置介于在兩者之間。 圖檔來源:英國天空新聞

不過,是否關閉了AIS系統,就代表“圖謀不軌”呢?

非政府組織波羅的海安全基金會主任奧托·塔本斯(Otto Tabuns)表示,除非船隻有機密軍事任務或秘密目标,否則關閉AIS系統“并不是常見的做法”。他指出,波羅的海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有着許多船隻通行的航道“大動脈”,經過該地區的船隻“有責任”打開AIS系統。

但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科學家安德烈·庫雷金(Andrey Kurekin)也提醒道,船上的AIS系統有時也會出現故障,其信号還可能受到天氣的影響。他說:“如果有一艘船,你可以在SAR圖像中看到它,但它沒有被AIS系統報告,這并不一定意味着這艘船有什麼問題。”報道也指出,來自AIS轉發器的信号也可以被操縱。

9月26日至28日,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發現4處洩漏點,分别位于丹麥和瑞典專屬經濟區。丹麥和瑞典地震監測機構觀測到洩漏點所在區域當天發生強烈震動,認為發生“爆炸”。兩國政府和歐盟懷疑洩漏為“蓄意破壞”所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前引述西方情報官員稱,曾發現有俄方軍艦出現在管道洩漏處附近。俄方則否認這一說法,并點名美國和英國。美國廣播公司(ABC)也指出,美國海軍兩栖攻擊艦“基薩奇山”号當時正在波羅的海參加國際軍演。

另據德媒《明鏡》周刊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事故發生幾周前,德國政府就收到了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警告,稱位于波羅的海的“北溪”管道可能會遭到襲擊。

丹麥和瑞典先前各自對管道洩漏事件啟動調查,但拒絕俄羅斯方面參與。“北溪-1”營運商稍後得到瑞典方面準許,10月底派出船隻前往瑞典水域調查,本月初通報說完成初步資料采集,并說在海底發現多個受人為因素影響形成的坑和管道碎片。據路透社13日報道,丹麥地理資料局日前也已準許“北溪-1”營運商在丹麥專屬經濟區水域進行調查。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上月底表示,俄天然氣公司已經獲準參與“北溪”管道洩漏事件的調查。11月14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表示,俄羅斯掌握對“北溪”管道實施破壞的情報。他說,俄羅斯與西方開展談判是可能的,但需要确定某些條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