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作者:環球情報員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人類文明自誕生之日,從不缺乏漫長的戰争。

歐洲曆史上地位重要的三十年戰争(1618年-1648年),尼德蘭聯邦(荷蘭)反抗西班牙的80年戰争(1568年-1648年),長達117年的英法百年戰争(1337年-1453年)。

漫長的戰争摧殘着交戰國的經濟,社會與人心。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618-1648年,慘烈的30年戰争

然而,世界上最漫長的戰争長達335年,從人類駕駛着馬車的時代開始,直到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尚未結束。這就是荷蘭與英國錫利群島的335年戰争。

然而作為一場漫長的戰争,卻沒有一個人在這場戰争中受傷陣亡。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英國、荷蘭與錫利群島

這場戰争由于1651年錫利群島的英國保王黨軍隊襲擊荷蘭商船而起,引發雙方的摩擦,最終演變為戰争,然而剛剛開戰,錫利群島保王黨即滅亡,讓戰鬥還未開始就迅速結束。

随後這場戰争被埋沒進曆史,直到1986年才再次重見天日。那麼這場戰争為何會持續這麼長時間,又為何會沒有傷亡呢?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歐洲的戰争年代

一、荷蘭的獨立與崛起

尼德蘭地區位于歐洲西偏北部,中世紀時期西歐有法蘭西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兩大強國。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公元1000年左右的神聖羅馬帝國

法蘭西王國權力分散,有許多高自治度的公爵領。尼德蘭地區屬于法國的諸侯勃艮第公爵領地。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尼德蘭一直以來都是德意志和法蘭西争奪的地區

勃艮第公國由于其要沖位置被兩大強國所争奪,最終在15世紀末被兩國瓜分。尼德蘭地區被神聖羅馬帝國所吞并。

尼德蘭地區先是歸于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而後西班牙通過王室聯姻的方式獲得了尼德蘭地區的統治權,尼德蘭又被歸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尼德蘭地區

在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以後,尼德蘭地區的資本主義經濟繁榮,工商業貿易興盛,資産階級逐漸壯大。而封建專制的西班牙用苛捐雜稅壓榨尼德蘭的财富,阻礙當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西班牙通過政治聯姻,獲得了尼德蘭

同時,随着宗教改革的進行,新教傳入尼德蘭地區并逐漸發展,憤怒的天主教西班牙政府開始大肆迫害尼德蘭地區的新教徒。

尼德蘭人長期不滿于西班牙殘酷的天主教統治與橫征暴斂,最終于1568年爆發了獨立起義,開啟了長達八十年的尼德蘭獨立戰争。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荷蘭獨立英雄 奧蘭治親王拿騷的莫裡斯

戰争初期的尼德蘭實力弱小,無力抵抗西班牙軍隊,英國為了削弱當時的霸主西班牙,在八十年戰争中耗費了巨量的财力,兵力和精力支援尼德蘭的獨立運動。

在幾十年的戰鬥中,兩國将士軍民可以說是一個戰壕中的好兄弟。1581年,尼德蘭共和國正式宣告獨立,由于尼德蘭共和國中的荷蘭省影響力最大,是以尼德蘭共和國也常被外國稱作荷蘭共和國。

但是西班牙拒絕承認尼德蘭(荷蘭)獨立,雙方的戰争繼續進行,一直持續到了17世紀。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574年,慘烈的萊頓之圍

進入17世紀以後,結束了戰争初期不利态勢的荷蘭逐漸站穩腳跟。

同時荷蘭由于掌握龐大的海上貿易量而逐漸崛起,獲得了“海上馬車夫”的名号,随之荷蘭開始建造屬于自己的艦隊與商船隊,一步步增強自己的國力與影響力,西班牙逐漸在戰争中處于劣勢。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7世紀,繁榮的阿姆斯特丹港口

随着荷蘭日趨強盛,英國對于援助開始逐漸斟酌。

英國既希望八十年戰争可以拖跨強大的西班牙,又不希望看到常年援助的同盟荷蘭過度強大,與自己争奪海上霸權。逐漸的,兩國之前的親密關系漸漸疏遠,同盟逐漸有名無實,雙方開始思考如何從對方身上獲利,并暗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圍剿海盜的強大荷蘭艦隊

時間逐漸來到英國曆史上的關鍵節點——英國内戰。英國國内支援王權的騎士黨與支援議會的圓顱黨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戰争。從1642年開始,英國陷入近十年的長期混亂狀态。英國内部的狀況引起了盟友荷蘭的注意。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英國内戰中的騎兵軍

1642年的荷蘭雖然在戰場上已取得決定性勝利,但西班牙仍然不放棄戰争,拒絕承認荷蘭獨立。是以在外交上仍然需要英國的同盟關系來威壓震懾西班牙,保證對西班牙的壓力。

如果在英國内戰中荷蘭站錯了隊,選擇了失敗的一方,新的英國政府将必定斷絕與荷蘭的同盟,西班牙面臨的壓力将瞬間減少,這對獨立事業百害而無一利。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7世紀的西班牙帝國依舊強大

而同時,荷蘭也已經與幾十年前的弱小國家不同,現在的荷蘭擁有強大的海軍與經濟,是以也成了英國内戰雙方拉攏的對象。如果選擇勝利的一方,英國新政府可能将反而欠下荷蘭人情,荷蘭更有可能是以反過來對英國施加影響力。

是以,如何下注站隊是荷蘭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問題。

在當時的社會,向王權開戰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沒有人認為封建王權勢力會被挑戰,是以荷蘭應該支援斯圖亞特王朝。

然而荷蘭在當時則做出了與時代不同的判斷,荷蘭作為當時第一個近代共和政體,在外交思路上不拘泥于封建思維,是以可以做出更為超前的判斷。

經過利弊選擇,荷蘭選擇了支援更有可能勝利的議會軍,這保證了雙方同盟關系的持續。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645年納西比戰役,議會軍大勝王軍

在荷蘭人的勝利與英國人的壓力下,1648年宗主國西班牙終于正式承認尼德蘭(荷蘭)獨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正式誕生。

此時距離尼德蘭(荷蘭)宣稱獨立已經過了67年,距離戰争開始已經過了80年。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正式确認尼德蘭獨立

二、被人遺忘的戰争

在内戰期間,議會軍的将軍克倫威爾在内戰中大放異彩,帶領議會軍大勝王軍,後來由于出色的戰功成為了總司令。

日後的克倫威爾動用武力解散議會,成為了掌握了全英國軍政大權的事實領袖。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克倫威爾,英國曆史上争議最大的人物之一

查理二世率領的保王黨軍隊無法與實力強大的克倫威爾抗衡,康沃爾成為了保王黨最後的根據地,然而時間不長,克倫威爾軍就繼續攻下了康沃爾地區。

而剩餘的保王黨軍隊隻能繼續撤離到康沃爾附近的錫利群島,這裡成為了保王黨在英國最後的控制區。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康沃爾郡,西南方向的群島為錫利群島

令荷蘭沒想到的是,忙于應付克倫威爾,已經窮途末路的保王黨,居然出動海軍突襲了大批的荷蘭商船,洗劫了荷蘭大量的财産。一直希望擷取利益的荷蘭沒有想到自己最終卻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自然不能容忍此等狀況。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荷蘭與錫利群島

根據英國文獻記載,此事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戰争:1651年,荷蘭海軍特羅普上将率領艦隊抵達錫利群島,要求保王黨賠償他們劫掠荷蘭船隻造成的損失。錫利群島拒絕進行賠償,荷蘭向錫利群島保王黨宣戰。

事後的史學界研究認為宣戰令很大可能并非荷蘭政府做出,而是特羅普将軍個人所為。

在保王黨拒絕為劫掠行為賠償負責後,特羅普将軍由于個人憤怒當場宣布荷蘭和保王黨處于戰争狀态。但目前此說法仍然隻是一種猜測。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荷蘭海軍上将特羅普

然而這場戰争在雙方并未交戰的情況下結束。即使已經宣戰,特羅普将軍與他的艦隊仍然隻是停在錫利群島而沒有與當地軍隊展開戰鬥。

僅僅過了大約三個月,克倫威爾的軍隊來到錫利群島,在大勢已去之下,保王黨決定不再抵抗,投降于克倫威爾,英國内戰至此告一段落。

荷蘭艦隊見到保王黨已經滅亡,敵人已經消失,于是便率軍而歸。如此稱不上戰争的一場戰争,自然就未簽訂正式的和平條約。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649-1651年的英國内戰第三階段中,保王黨徹底滅亡

關于這場戰争是如何結束目前史學界仍有許多探讨與說法。沒有太多資料表明英國與荷蘭政府在此後對于此事做出了什麼行為。這場戰争由于其獨特的性質與微小的規模,很快被世人遺忘。因為随後不久,就發生了比這場戰争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從荷蘭貿易量超過英國開始,雖然雙方仍為同盟關系,但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的沖突逐漸不可調和,英國和荷蘭都希望自己可以壟斷更多的貿易量。而長時間的英國内戰又導緻英國的貿易競争力嚴重下降。

為打擊荷蘭商貿并增強本國貿易,英國最終采取了激進的行為。1651年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規定從任何地方運送到英國的貨物都必須由英國船隻運送,這沉重的打擊了荷蘭的商業貿易,同時英國海軍與私掠船開始扣押荷蘭商船。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在海上武裝搶劫的私掠船,用于打擊他國海上貿易

一系列行為讓荷蘭與英國長期的貿易沖突徹底激化,即使荷蘭方面盡力希望阻止戰争,但英國仍然與1652年正式宣戰,第一次英荷戰争就此爆發。

荷蘭海軍與英國海軍在廣袤的大洋上派兵列陣,無數軍艦組成的大艦隊在海上展開曠日持久的厮殺。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英荷艦隊交戰

1652年-1674年,英荷雙方進行三次大規模戰争。即使荷蘭在戰争中占優勢,尤其在第三次英荷戰争中,荷蘭取得了全部四場海戰的大勝,但連年戰争拖垮了荷蘭的國力與經濟。

最終英國在這場霸權争奪戰中勝出,“日不落帝國”結束了“海上馬車夫”的輝煌。在近二十年的亂世中,1651年那場沒人在意的小小的沖突不知何時早已不了了之。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第三次英荷戰争,四次海戰荷蘭均取得大勝

三、時隔百年的停戰

在幾百年間,英國與荷蘭雖然兵戎相見,但仍保持着獨特的關系。在三次英荷戰争之後兩國的關系也并未徹底破裂。

1649年克倫威爾處死查理一世,成立英格蘭共和國,内戰結束以後,克倫威爾武力解散議會,就任護國公,掌握共和國大權。

随着克倫威爾在1658年去世,他的兒子理查德繼承護國公之位,然而他資曆尚淺并不能掌控局勢,很快被趕下台,克倫威爾所建立的共和國随即崩塌。

1660年英國迎回了查理二世登基,斯圖亞特王朝複辟。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再度歸來的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的繼任者詹姆斯二世倒行逆施複辟天主教專制統治,導緻了1688年的光榮革命。

荷蘭在光榮革命中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幫助:議會為阻止詹姆斯二世複辟天主教統治,議會邀請詹姆斯二世女兒瑪麗與其新教徒丈夫荷蘭執政威廉三世共同成為英國國王。

威廉三世帶着百餘艘戰艦與高達兩萬餘人的荷蘭軍隊渡海前來支援革命,詹姆斯二世見大勢已去,很快放棄了抵抗。

英國人熱情歡迎這位荷蘭人成為國王,在這段時間英國與荷蘭也短暫的成為了共主邦聯。兩國在此時期再次聯合軍力對抗其他強權,但随着共主邦聯的解散,同盟再一次産生分歧。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二王共治

18世紀的荷蘭日趨衰落,由于荷蘭支援美國獨立戰争,1780年英國撕毀英荷同盟條約并向荷蘭宣戰。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争,英國徹底打垮了荷蘭,摧毀了荷蘭僅存的海上影響力與貿易控制力。

1795年荷蘭共和國被法國所滅,為了維持大陸均勢,削弱法國勢力,在拿破侖戰争時期英國大力推動荷蘭複國,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積極支援新的荷蘭王國的建構。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815年成立的荷蘭王國,包括現代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後比盧兩國獨立

英國雖然在荷蘭複國運動中做出極大貢獻,但也憑借人情向新荷蘭王國政府索要了包括殖民地等巨量的利益。

荷蘭複國後,影響力與軍事力量大幅減少的荷蘭在國際事務上偏向于中立,逐漸退出世界霸權的争奪。在殖民戰争時代,荷蘭也隻注重保有自己現有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等殖民地,而不是繼續進行擴張。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1781年的多格爾沙洲海戰

二戰時期的荷蘭試圖像一戰時期一樣保持中立,但很快在納粹鐵蹄下淪陷,荷蘭王室與政府流亡至英國,與英國一起抵抗法西斯共克時艱,在共同艱苦奮戰後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

戰後随着殖民地獨立解放的浪潮,英國與荷蘭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兩國在現代社會共同轉型。随着當代曆史研究的發展,本該被埋藏進曆史的荷蘭錫利群島戰争也重見天日。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三角形現代和平之國荷蘭

現代錫利群島脫離了康沃爾郡,成為英國的一個單獨行政區,群島擁有議會并具有英國法律架構内的自治權。是一個以旅遊業為産業支柱的地區,人口僅有兩千餘人,145座島嶼中僅有五個島有人居住。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錫利群島的美景

幾百年來英國與荷蘭千絲萬縷的聯系讓兩國留下了不少傳說故事,這些往往成為兩國曆史學家調查與研究的素材。

1985年,錫利群島議會主席,同時也是曆史學家的羅伊·鄧肯決定調查在錫利群島民間流傳的一個奇怪傳說:錫利群島與荷蘭在幾百年前有一場戰争,而這場戰争至今沒有結束。

随着調查的深入,塵封的曆史重新打開,鄧肯發現了驚人的事實——根據一些古代檔案的記述,錫利群島和荷蘭确實一直處于戰争狀态,至今已經334年。

也就是說,在這三百多年間荷蘭的軍隊在任何時候進攻英國錫利群島,都不算不宣而戰。而荷蘭與錫利群島兩地的人民,則一直都處于戰争狀态。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現代錫利群島的景觀

1986年,鄧肯緻信荷蘭駐倫敦大使館,講述相關事實情況,并希望荷蘭方面也研究調查此事。使館從業人員查詢翻找了幾百年間的大量檔案,驚訝的發現雙方對此确實沒有簽訂任何和平條約。

此事一經公布,迅速震驚了英荷兩國人民。英國,荷蘭乃至全歐洲的人們都密切關注着此事的下一步進展,該如何去妥善解決古代的戰争問題。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戰争開始的時代對今人來說已經恍如隔世

英國,荷蘭乃至全歐洲的人們都密切關注着此事的下一步進展,該如何去妥善解決古代的戰争問題。

大家認為,即使這算不上一場真正的戰争,也應該尋求一個妥善正式的解決方式。對此,鄧肯邀請荷蘭大使來到錫利群島進行通路,并正式結束這場戰争。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現代英荷友好外交關系

在全歐洲的密切關注下,荷蘭大使背負着兩國人民的熱切期望,踏上了前往錫利群島的旅程,雙方在融洽的氛圍中洽談,整個群島洋溢着親切友好的氛圍。

在兩國政府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1986年4月17日,荷蘭-錫利群島戰争正式簽署停戰協定,雙方共同完成了和平條約的締結工作。

這場戰争從1651年持續到1986年,共曆時335年,在這期間沒有一人因戰争産生傷亡。自英國克倫威爾時期與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時期起始,到英國伊麗莎白二世時期與荷蘭王國時期結束。

在時光飛逝的三百多年間,歐洲與世界發生了七年戰争,拿破侖戰争,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等重大變局,在大變革的時代,唯有這場戰争一直未變,在曆史長河中默默的沉寂。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海上争霸的時代早過去

嚴格來說,三百三十五年戰争隻是一場三百年前的鬧劇。它并不能稱得上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争,但正是由于它獨特的性質,最終導緻它持續三百餘年而未有傷亡,成為人類曆史上的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血染藍海,争鋒怒濤的往事

英國與荷蘭也通過解決這次事件的機會而進一步增進雙方的關系,同時,此次事件也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小群島錫利群島登上世界頭條,極大增加了錫利群島的知名度。

此次事件的妥善解決不僅代表了現代英國與荷蘭兩國對于和平友好的追求,更是人類為過去曆史問題尋求妥善解決的一次嘗試。

世界上最長的戰争,為什麼持續三百年卻無傷亡

▲和平是人類的追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