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2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

  • ​​1 系統指令​​
  • ​​2 專業軟體指令​​
  • ​​3 常見錯誤處理​​
  • ​​4 說明​​

筆者之前已經在博文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 中記錄了ubuntu上大量常見實用指令和常見異常錯誤的處理方法,但是内容較多、排版不太和諧,是以後續會在此處續更。老版本上的軟體安裝和常見問題再次出現時,将會同步更新到此處。

1 系統指令

  1. 磁盤相關指令
以下為磁盤初始化流程和涉及的指令:
parted -s /dev/sde mklabel gpt
parted -a opt /dev/sde mkpart primary ext4 1 100%
mkfs.ext4 -F /dev/sde1
tune2fs -r 5242880 /dev/sde1
#blkid确定sde UUID,更新到fstab後可以
mount -a

若想确定有哪些程序占用磁盤,然後kill掉異常經常,那麼可以使用lsof 磁盤位置
lsof      
  1. 更改系統時區方法
ln      
  1. 檢視系統硬體資訊
dmidecode 可以檢視系統硬體詳細資訊,若想檢視指定硬體資訊,那麼可以通過 grep -A10 Memory 或 CPU 的方式來檢視
dmidecode | grep -A10 "Memory Device"      

​​linux如何檢視記憶體頻率,Linux檢視記憶體資訊​​

  1. find 指令
在/ l o g s目錄中查找更改時間在7日以前的檔案并删除它們:
$ find logs/ -type f -mtime +7 -exec rm -f {} \;
在/ l o g s目錄中查找更改時間在7日以内的檔案并删除它們:
$ find logs/ -type f -mtime -7 -exec rm -f {} \;      
  1. top 指令
top      
  1. 檢視 inode 使用情況
df -i 檢視磁盤是有分區inode使用情況,
du --inodes 可以檢視指定目錄inode使用情況
du  --inodes /var/*
du --max-depth=1      

​​linux檢視inode使用情況,Linux Inode資訊及inode使用率是指什麼? - 新手站長網​​

  1. linux下常見的關機重新開機操作
poweroff 關機
reboot 重新開機
shutdown -r now  關機後重新開機
shutdown -h now  關機後不重新開機
shutdown -r +10 10分鐘後重新開機
shutdown -r 10:00 10點鐘重新開機
shutdown -h +10 10分鐘後關機
shutdown -h 10:00 10點鐘關機      
  1. bash profile介紹
.bash_profile 類似于程式設計中的構造函數,當登入shell時,shell會尋找該檔案做環境初始化。
.bashrc 是在bash環境時.bash_profile的替補。
.bash_logout 類似于程式設計中的析構函數,當登入shell退出時,shell會尋找該檔案,并按其訓示辦事。 
/etc/profile是系統檔案,對系統下全體使用者起作用      
  1. 常用文本檢視方法
tail -10 fname
head -10 fname
sed -n '5,10p'      
  1. 系統屬性檢視
(a)lsb_release -a 檢視系統版本
(b)cat /etc/issue 系統版本
(c)cat /proc/version 系統相關資訊
(d)uname -a      
  1. 檔案大小數量相關操作
ls -l filename | awk '{print $5}'
du -b filename | awk '{print $1}'
wc -c filename | awk '{print $1}'
wc -c < filename
stat -c "%s" filename
以上方法都可以檢視filename的大小,機關為bit
ls -Rl|grep '^-'|wc -l 統計目前目錄下檔案數量
ls -Rl|grep '^d'|wc      

2 專業軟體指令

  1. iftop 檢視網卡流量
apt-get install      
  1. sar 指令
apt install      
  1. Linux常見壓縮指令
01-.tar格式
解包:$ 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 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注:tar是打包,不是壓縮!)
02-.gz格式
解壓1:$ gunzip FileName.gz
解壓2:$ gzip -d FileName.gz
壓 縮:$ gzip FileName
03-.tar.gz格式
解壓:$ tar zxvf FileName.tar.gz
壓縮:$ 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04-.bz2格式
解壓1:$ bzip2 -d FileName.bz2
解壓2:$ bunzip2 FileName.bz2
壓 縮: $ bzip2 -z FileName
05-.tar.bz2格式
解壓:$ 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壓縮:$ 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06-.bz格式
解壓1:$ bzip2 -d FileName.bz
解壓2:$ bunzip2 FileName.bz
07-.tar.bz格式
解壓:$ tar jxvf FileName.tar.bz
08-.Z格式
解壓:$ uncompress FileName.Z
壓縮:$ compress FileName
09-.tar.Z格式
解壓:$ tar Zxvf FileName.tar.Z
壓縮:$ 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10-.tgz格式
解壓:$ tar zxvf FileName.tgz
11-.tar.tgz格式
解壓:$ tar zxvf FileName.tar.tgz
壓縮:$ tar zcvf FileName.tar.tgz FileName
12-.zip格式
解壓:$ unzip FileName.zip
壓縮:$ zip FileName.zip DirName
13-.lha格式
解壓:$ lha -e FileName.lha
壓縮:$ lha -a FileName.lha FileName
14-.rar格式
解壓:$ unrar x FileName.rar 其中x表示解壓到檔案夾,若用e則解藥到但前路徑下
壓縮:$ rar e FileName.rar
15-.tar.xz
解壓:
方法一:需要用到兩步指令,首先利用 xz-utils 的 xz 指令将 FileName.tar.xz 解壓為 FileName.tar,其次用 tar 指令将 FileName.tar 完全解壓。
xz -d FileName.tar.xz
tar -xf FileName.tar
方法二(推薦):tar -Jxf FileName.tar.xz
壓縮:
方法一:也是用到兩步指令,首先利用 tar 指令将 FileName 檔案夾打包成 FileName.tar,其次用 xz-utils 的 xz 指令将 FileName.tar 壓縮成 FileName.tar.xz。
tar      
  1. LVM擴容操作
lsblk
lvdisplay
lvextend -l +100%FREE /dev/ubuntu-vg/ubuntu-lv
df -h|grep -v docker|grep -v kubelet|grep      
  1. lsblk 檢視發現磁盤隻分了50%
  2.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2
  3. lvdisplay 檢視磁盤資訊
  4.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2
  5. lvextend 來擴大邏輯盤大小
  6. Ubuntu小技巧16--常見指令使用方法2
  7. resize2fs 來實際擴大磁盤大小

3 常見錯誤處理

  1. 如何開啟cron執行日志
預設情況下 cron 是沒有開啟執行日志,會導緻使用者不知道crontab 為和執行失敗;
若需要開啟 crontab 執行日志,那麼需要注釋掉 /etc/rsyslog.d/50-default.conf 中 cron* 前面的 # , 然後重新開機 rsyslog cron 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systemctl restart cron      

4 說明